广州街坊热议民法典草案 

2020年05月26日10:58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民事权利宣言书 全面保障你我他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保障民事权利的宣言书”。24日、2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各代表团分组审议民法典草案,代表们就草案规定展开讨论,发表意见建议。

  在广州,市民群众对民法典同样高度关注,引发热议。疫情防控中的基层角色、高空抛物治理、离婚冷静期、个人隐私保护、防止性骚扰、虚拟财产继承等,每一项都与街坊的生活息息相关。民法典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带来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市民群众对此充满期待。

  李立 荔湾区站前街流花社区富力君湖华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

  “赋权”基层抗疫 相关保障也要跟进

  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物权编草案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制度。在征用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的事由中增加“疫情防控”;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相关责任和义务,增加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执行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我认为民法典草案针对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相关责任和义务方面作出新的修改是与时俱进的做法,明确物业的应急处置责任并规定了业主依法做好配合的义务,有利于小区的和谐稳定,也保障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在荔湾区站前街流花社区富力君湖华庭小区物业工作人员李立看来,物业和业主之间是互利的关系,服务好业主是物业的职责所在。

  “疫情期间,物业开展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一段时间后,资金耗费大、人力也紧缺,希望政府能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物业服务企业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李立认为,在应急处置事件中,维护好社区的和谐安定既需要物业和业主双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在宏观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曾伟业 南石头街居民

  治理高空抛物 要明确主体监管到位

  民法典草案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并明确各方责任,强调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抛物坠物情形的发生。

  记者走访发现,群众对此项条例呼声很高。家住南石头街的街坊曾伟业认为,法律法规从源头监管高空抛物行为,相信会大量减少此类伤害事件发生。“做好高空抛物行为的监管,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的方法非常有效,即可以起到震慑的作用,又可以有效监管,但谁才是安装高空抛物摄像头的主体?”曾伟业说,如果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责任主体,相信相关监管措施将会快速而有效地实施。

  曾伟业还认为,高空抛物的发生,很多时候不是居民“故意而为之”,而是缺乏对高空抛物的认识。当监管到位,责任细化,也能有效提高居民对高空抛物危害的认识,从而会主动排查隐患,减少高空坠物的发生。

  “因窗框飞脱而发生的高空坠物意外时有发生,如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手段,居民就会有意识去检查自家窗框;台风时节居民也会留意自家阳台的物品是否已经完全固定或搬离至安全地方。”曾伟业说,还有些是由于家中儿童贪玩抛出杂物而造成伤害的案例,有监管后,家长就会重视对小孩安全教育,甚至为家中的窗户安装防护网,防止儿童向窗外抛物。

  罗廷贤 黄埔区文冲街社工站负责人

  设离婚冷静期 给冲动夫妻“踩刹车”

  2019年,我国登记离婚达415.4万对,其中不乏轻率离婚、冲动离婚现象。针对轻率离婚的问题,民法典草案设立了“离婚冷静期”制度。罗廷贤是黄埔区文冲街社工站负责人,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她认为,对冲动离婚的夫妇而言,拟推出的离婚冷静期不失为挽回婚姻的一剂良方。

  “离婚冷静期明确冷静的期限,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申请满后三十日内的,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罗廷贤认为,三十日冷静期,给不愿离婚一方一个诚意表达珍惜婚姻的机会,也给冲动离婚的一方一个很好的台阶下。

  罗廷贤建议,今后若正式启动离婚冷静期程序,民政部门可适当在服务窗口配套婚姻家庭心理咨询,为申请离婚的夫妇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冷静期内,如果有渠道得到专业人士的开解,既能帮助双方打开心结,也能缓和双方关系。”

  不过,罗廷贤认为,当婚姻遭遇家暴问题时,离婚冷静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双方因为家庭暴力而提出离婚的,民政部门在办理离婚程序时需了解清楚情况,做好评估。若一方在婚姻中受到人身伤害,分开是最好的办法。”

  陈博齐 北京市炜衡(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

  保护虚拟财产 游戏装备也能继承

  家住番禺区洛浦街的陈博齐是北京市炜衡(广州)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民法典草案有关虚拟财产保护的规定让他眼前一亮。陈博齐说,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了网络虚拟财产,如手机号、微信QQ号、视频会员号、游戏账号等,但这些虚拟财产能不能被继承,在实践中存在争议。

  2017年起施行的《民法总则》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条虽然明确虚拟财产受保护,但虚拟财产能否继承并没有具体说法。“2018年,江苏一父亲意外去世,其生前用来经营企业的手机号,儿子想继承到自己名下,运营商认为这不是遗产范围,双方争议较大,维权过程曲折。”陈博齐说,关于遗产的范围,此前继承法采用列举的方式,列举了收入、房屋、林木、文物、著作权等几项,而民法典继承编草案,则修改为“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遗产的包含范围明显扩大,虚拟财产也纳入其中。

  陈博齐认为,民法典既带着互联网时代的光芒,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前瞻性。民法典颁布后,此前网友在热议调侃的“继承游戏装备”将不再是玩笑。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会出现我们目前无法预判的多种类型的财产,关于继承的条文能最大限度地进行保护,更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莫妙珍 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律师

  向性骚扰说不 女性权益更有保障

  民法典草案细化了防止性骚扰相关条款。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律师莫妙珍认为,“这一法条考虑到了司法实践的现状,同时也兼顾到这类纠纷的客观情况,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我认为这有利于切实保护女性权益。”

  莫妙珍表示,现行法律规定对于性骚扰受害者的保护程度不足。就诉讼程序而言,目前我国《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与“性骚扰”直接相关的民事案由,只有第348条“教育机构责任纠纷”中规定的“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但只限定于“教育机构”,明显范围过窄。就实体法而言,我国现行法律中与“性骚扰”相关的条款主要体现在《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条、《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但这些规定均比较笼统,在法律适用中有一定障碍。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个人隐私或人格权受到侵害,受害人可以以侵权为由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法院一般不予支持。

  莫妙珍分析,民法典草案第一千零一十条把“违背他人意愿”作为性骚扰的一个基本构成要件,并规定不仅是行为,言语上的性骚扰也构成性骚扰,且规定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同时该规定明确了“单位”的范围,不仅限于教育机构,还包括机关、企业等单位,兜底的“等”字更是体现了其他类别的单位(例如社团组织等)也应遵守该规定。她说:“这会让女性权益更有保障。”

  谢盛安 在北京街工作的市民

  保护个人隐私 让骚扰电话不再任性

  在北京街工作的市民谢盛安,关注到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首次对“隐私”进行了明确界定,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我个人觉得这样明确界定是好的,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体现。”谢盛安说,现在个人隐私被泄露和被侵犯的情况屡屡发生,如买房买车之后就会不断收到是否需要贷款、是否出售的广告骚扰电话,市民苦于无法取证或相关法律不完善而不了了之。如果对隐私进行明确界定,相信这些情况将会得到改善。

  “草案增加了‘私人生活安宁’这几个字,我相信这也是界定哪些信息适宜公开的一个明确界限。” 谢盛安说,如疫情期间,很多确诊病人以所谓的私人信息不便透露为由,没有及时交代和公布他们的行动轨迹,导致未能及时找到密切接触者,导致疫情扩散。如果对隐私的定义明确界定后,已经影响公共安全的市民就不能阻拦相关部门获取信息。

  “专家提出维护私人生活安宁、排除他人非法侵扰是隐私权的一项重要内容,那‘狗仔队’跟踪明星并将别人的事情公开,这个是否属于侵犯隐私权?” 谢盛安认为,还是要明确界限。同时,如果市民隐私被侵犯,如何追责索赔,也需要加大宣传,让老百姓更加清楚。

  在应急处置事件中,维护好社区的和谐安定既需要物业和业主双方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在宏观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李 立

  很多时候不是居民“故意而为之”,而是缺乏对高空抛物的认识,当监管到位,责任细化,居民就会主动排查隐患。

  ——曾伟业

  三十日冷静期,给不愿离婚一方一个诚意表达珍惜婚姻的机会,也给冲动离婚的一方一个很好的台阶下。

  ——罗廷贤

  民法典既带着互联网时代的光芒,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前瞻性。民法典颁布后,“继承游戏装备”将不再是玩笑。

  ——陈博齐

  防止性骚扰相关条款考虑到了司法实践的现状,也兼顾到这类纠纷的客观情况,有利于切实保护女性权益。

  ——莫妙珍

  现在个人隐私被泄露和被侵犯的情况屡屡发生,如果对隐私进行明确界定,相信这些情况将会得到改善。

  ——谢盛安

  (记者何小敏、崔小远、郭仲然、林茹彬、焦何结、陈丹婷)

(责编:李语、陈育柱)

关注我们

  •  
  •  
人民广东人民广东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