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6所高校斩获110项广东科技奖

2020年03月26日08:46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26所高校斩获110项广东科技奖

  高校作为广东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共173项中,26所高校摘得110项,占获奖总数63.9%;更有17所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68项,占获奖总数39.3%,再创历年新高。

  华工、中大、广工获奖数居前三

  此次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3所高校在总数榜和第一完成单位榜都领跑前三,成绩优异。其中,华工获26个项目奖,数量全省高校最多;中大获24项紧随其后,广工摘得13项为全省高校第3位。此外,暨南大学(9)、南方医科大学(7)、华南农业大学(6)、深圳大学(5)都获得5个以上奖项。

  从高校第一完成单位来看,广工、深大、广大等一批地方高校成果突出,展现了广东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优异成绩。

  继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取得历史性突破,以第一完成单位摘得2个奖项后,广工开足马力在广东科技奖高校总数榜和第一完成单位榜都获得第3名的战绩。广工项目紧密与企业深度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广东和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先进技术支撑。

  例如由广工副校长章云教授领衔的《不确定性任务驱动的高性能执行器控制理论与方法》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团队10年磨一剑,紧密围绕国家和广东省战略需求,探索不确定性任务驱动的高性能执行器控制理论和方法,为加快高端核心技术装备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深圳大学5个获奖项目均以第一单位完成。其中,深大校长李清泉教授团队《重大基础设施结构形变精密三维测量技术与装备》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李清泉介绍,该研究项目面向基础设施结构形变测量新技术和新装备。建立了动态精密工程测量“精确定位—精准获取—高效处理”的关键技术体系,发明研制我国首台隧道检测装备和三维路面检测装备,高精度管道变形测量机器人系统和流体驱动的地下管网快速检测胶囊等,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广到国际市场应用。

  广州大学的4个奖项也均为第一完成单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周福霖团队完成的《港珠澳大桥隔减震(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广州大学、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等9家单位历时10年联合攻关下,他们创建了超长复杂跨海桥梁隔减震新体系,成功应用于世界最长(55公里)最复杂的跨海桥梁,抗震性能从抗7度提高到抗9度。并且使得港珠澳大桥仅桩基数量就减少1/3,直接节省投资5亿元,也培育了我国隔减震装置产业链,形成了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市场潜能巨大,已在10多个工程中推广应用。

  深职院成唯一获奖高职院校

  广东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以来,带动了一批高校科研水平快速提升。

  在此次获奖名单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均有1项二等奖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推动地方创新发展。肇庆学院、惠州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五邑大学等也有参与项目获奖,取得新突破。

  例如《卫生洁具高效生产的机器人集成智能产线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与佛山卫生洁具行业紧密协同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一批深圳高校也展示出强劲实力。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3项获奖,其中2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成绩亮眼。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获奖名单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参与完成2个项目获奖,展现了广东职业教育发展科研的“新势力”,例如深职院与创维合作《远场语音交互及OLED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直接指导行业实际应用,成为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记者 姚瑶 吴少敏 杜玮淦)

(责编:李语、陈育柱)

关注我们

  •  
  •  
人民广东人民广东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