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跟随重症医学专家邹旭教授查房:针药除病魔 白衣秉丹心

2020年03月02日13:59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心血管科医生陈亚辉。

  时间:2020年2月28日

  地点:武汉雷神山医院

  记录人:陈亚辉(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心血管科医生)

  2月28日,武汉。连续几天都阴雨绵绵,但在雷神山医院的C6病区里,发生的事情却如阳光般温暖。

  从20日正式投入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开始,每次穿好防护装备,准备进入隔离病区时,我的心情总是既激动又紧张,觉得自己像个身着铠甲准备出征的战士,颇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壮志。

  今天我继续陪病区的主任,也是我们医院重症医学专家邹旭教授一起查房。他在我的隔离服上写下我的名字,还写下“中医加油”四个字。

  在广州,邹旭教授每周都会来我们科室查房。跟着他查房会有两种感觉——安全感:他会与患者耐心地交流,叮嘱患者要注意些什么,患者基本上都会露出满意和信任的目光;奇妙感:他会为患者制定详细而周密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执行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明显好转,更为奇妙的是,他经常带着针灸针查房,患者如果有特别不舒服的地方,他会马上进行针灸治疗,效果立竿见影,让人感叹中医真的太奇妙了。

  我们先去探望33床的老爷爷。一开始,老爷爷还没认出我们。我向他介绍:“老爷爷,您好!这是前天来查房的上级医师邹旭主任,您今天感觉怎么样呀?有没有吃药?”老爷爷眼睛马上亮了起来,连忙双手合十不停地说:“谢谢你们,我喝了中药,确实舒服很多,胃口也好了,有力气了。”

  前天,我们查房时,老爷爷因为年纪大,精神较差,情绪低落,不思饮食。他说,自己状态很差,实在没有力气服用中药。当时,邹旭教授马上帮患者把中药颗粒剂用温开水冲好,亲自喂他服下,一边还不停地嘱咐患者要多吃饭,坚持吃药,病才能好起来。患者喝的速度较慢,邹旭教授就一直站在床边躬着腰、举着杯子。

  这在平常也许只是个简单的动作,但在隔离病区中,厚重的防护服下,以及他来武汉后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我这七尺男儿不禁眼睛有些模糊。患者服完药,邹旭教授协助他躺下后,再耐心地把脉诊治,开出新处方。当天晚上11点多,邹旭教授还在群里问值班的护理人员:“33床老人喝药了吗?记得提醒他。”

邹旭教授亲自喂药。

  今天,老爷爷的气色比之前好了,精神状态有所恢复,咳嗽也没那么严重了。关键是他相信我们中医了。我内心很欣喜,相信邹旭教授也有同样的感觉吧。其实,患者的好转对于医生来说是最大的成就感;而患者对中医的信任更是我们这些中医人最强的工作动力。

  入职以来,我一直受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文化氛围熏陶。在这高风险的隔离病房里,看到德高望重的前辈还一直将“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践行到底,我们这些后辈更应待病人如亲人。

  随后,我们查看几位患者,他们均表示症状有所改善,向我们投来以前日常上班时经常能看到的满意和信任的目光。不同的是,口罩下的他们和防护面罩下的我们互相看不清对方的样子。但隔离病区内,我们的爱从不隔离。

  接着,我们去到1床和2床的病房。刚打开门,就听到1床的老奶奶在痛苦地呻吟。我的心马上为之一紧,眉头皱了起来,我以为她病情加重了,迅速回忆她服用过的药方。可转念一想,之前这位72岁的患者是从外院转来的,尽管已不再发热,但入院时呼吸困难,气喘、气促得厉害,说话都听不清。当时,我们为她制定纯中医的治疗方案。她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的基础疾病用药外,就只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变更过一次处方。

  今天她的声音穿透力很强,不像病重的样子。我打开她最新的病历记录,映入眼帘的是一串显示她好转的数据:呼吸频率由原来的每分钟30多次降为20多次了;心率已降为每分钟70次,之前都是90多次,稍微动一动就过百;面罩给氧也改为鼻导管吸氧了。

  邹旭教授走过去温柔地问:“阿姨,您怎么啦?”老奶奶答:“腰痛,痛得厉害,我都不敢动了。”原来该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旧疾发作,每次改变体位都痛苦难堪。

  邹旭教授系统地了解完老奶奶的病情后,通过四诊合参,更改中药的处方。我也把了一下老奶奶的脉,尽管隔着两层医用橡胶手套,但仍能感受到老奶奶脉象的改变,原来微弱的脉搏变得有力起来,脉象显示其气血畅通了不少,难怪她的声音这么中气十足。

  就在我以为邹旭教授准备查看2床患者时,他掏出针灸针,用棉签蘸消毒液,对1床的老奶奶说:“来,我们给您治疗一下腰痛。”老奶奶疑惑地说:“你们不是治疗新冠肺炎的吗?还治腰痛?”邹旭教授笑着回答:“我们中医不仅治病也治人。人好了,病才能退。您腰痛没法动,也不利于疾病康复呀。治疗腰痛的针灸穴位还可以帮您补补肾气,对您的肺炎有帮助的。放心吧!”

  邹旭教授随即便针刺患者左脚踝的太溪穴。这个穴位针感一般都会比较强烈,老奶奶一直“哎哟哟”地喊着疼。然后,邹旭教授又在前额正中处的平衡针灸穴位向下平刺,上下提插,患者反应有酸麻胀的针感后便出针了。

  邹旭教授叫老奶奶起来感觉一下,腰有没有好些。老奶奶半信半疑地缓慢移动身体,生怕腰部又产生剧烈的疼痛感。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从躺位到坐位,再到站位,都没有明显的痛感,腰部不适症状好转了八成!老奶奶兴奋得不得了,开心地说:“我的腰强多了!医生,我好感谢你咧!”在场的人都笑了。后来,邹旭教授还针刺了患者的止喘穴,可以达到平定喘息的功用。

  太溪属足少阴肾经,为肾经的腧穴、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具有滋肾纳气的作用,有强腰膝的功效。古人称之为“回阳九穴之一”,因其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素有“人体第一大补穴”之称。因此,针刺太溪穴,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腰部疼痛,还能扶助元气,通过扶正以祛邪,进而救肺,阻断疫毒犯肺后引起逆转心包的趋势。邹旭教授专门告诉老奶奶太溪穴如何定位,嘱咐她每天可以用拇指指端用力按揉太溪穴100~200次,以穴位处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度,能有效改善各种由于肾虚引起的症状。

  平衡针灸则是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激发调动病人的自身防卫系统依靠病人自己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目的。每一个疾病都有一个特定穴位。我们通常以治疗某种疾病的方式命名这个穴位,腰痛即称为腰痛穴,在印堂上1.5寸左右的位置。

  这些天,只要跟着邹旭教授查房,他都会对一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这些患者咳喘气促、缺氧引起的头晕、失眠难安、恐惧焦虑、心悸心慌、胃肠功能紊乱、全身乏力等现象均得到改善,有的患者夜尿的次数也减少了。

  走出病房,尽管我们都汗流浃背,消耗不少体力,但内心是非常开心的。针灸当场见效,患者马上好转的感觉真好。邹旭教授不忘对我强调:“针灸可以使患者供氧和耗氧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即可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进而可以救肺。我们中医不是去打病毒,是调节人体状态,让病毒无法生存。”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刺法论》里用十六个字解释人生病的原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是不得病的根本所在。邪就是邪气,指的是致病原因、条件等。人之所以会得病,就是因为身体的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邪气乘虚而入发病。因此,我们针对患者不同的病因病机,采取不同的针药并用方案,同时辅以八段锦、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传统疗法和外治法。一套中医“组合拳”下来,有助患者补益正气。人强壮了,就可以靠他自己的力量祛邪,最终战胜疾病。

  此刻,我写完今天的日记,仍十分振奋。中医真的不是“慢郎中”,这次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上得到充分的体现。病区内多位患者用纯中医的治疗方案,症状减轻,其中有几位核酸检测转阴。针灸的效果非常好,以“调虚实,平阴阳”为本,激发或诱导机体自主调节系统,调节阴阳偏倚,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临床效果。无论是短暂的即时疗效,还是几天下来的积累功效,都有眼见为实的病例。

  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医人而自豪,为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陈育柱、宋莉平整理)

【专题聚焦】战“疫”日记——“我们一定能赢!”

(责编:陈育柱、胡苇杭)

关注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