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隽:把香港电影人吸引到大湾区拍本土题材

2020年01月19日08:34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把香港电影人吸引到大湾区拍本土题材

  文隽携其孩子参加戛纳电影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已过60岁的文隽头发掺着不少银丝,微微发红的脸庞透出些许“孩童气”,在回答每个问题前,他都会微微点下头。日前,文隽应邀来广州作客“珠江电影大讲堂”,畅谈关于粤港电影发展的话题。

  文隽是香港知名的电影人,曾任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主席、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会长等职。他的编剧作品《靚妹仔》及《停不了的爱》曾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监制、制作的代表作品包括《阳光灿烂的日子》《风云》《人在囧途》等。作为著名电影人,文隽多年来保持了编剧出身的特质,喜欢观察人、结交人,体会生活的烟火气。

  上世纪90年代初,他离港北漂,去探索内地的人情故事,经历了内地与香港电影合作推进的历程。他感慨道:“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是难得的机遇,大湾区里不乏可以挖掘的素材,但如何把电影拍出人情味,却值得拿出来讨论。”

  近30年“北漂”到内地寻找题材

  文隽成长于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

  香港著名导演、编剧陈嘉上把文隽当作自己的老师,他曾在采访中说:“通过对文隽创作的经验以及角度的了解,很可能找到自己怎么走进这个行业的可能性。”

  文隽在上世纪70年代末步入香港电影圈,监制、编剧、导演或出演的电影超过一百部。他的电影里带着港片辉煌时期的印记,他从困于社会底层的边缘人物里寻找故事,又把这个故事描绘成层层构筑的社会形态,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和紧凑的故事节奏为他的电影世界添砖加瓦。从《中华英雄》《百分百感觉》到《风云》等电影,都是植根在一代人心中的港片记忆。

  电影的好坏从剧本开始。“一直到现在,我都是以作为编剧为荣,写剧本最关键都是写人,所以我们去观察人,结交人,讲人的故事才会令人产生共鸣。”

  上世纪90年代,文隽北上拍电影。彼时,香港电影正处于黄金时代的末端,繁花落定。文隽说,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在85年至95年期间,后来他与王晶、刘伟强成立最佳拍档电影公司,创制出《古惑仔》《风云》等经典影视作品,但是仍未扭转香港电影的颓势。“那两三年是香港电影最后的回光返照,也是香港电影最后辉煌的时光。”

  一晃已经过去了29年,近乎占据了文隽63岁的一半人生。

  29年的时间里,文隽的电影越来越“地道”,越来越接内地地气。他坚持对人物的雕刻和细节的把控,不管是《我的兄弟姐妹》这部讲述亲情纠葛的“催泪瓦斯”,还是《人在囧途》以春运为切入点的社会特写,文隽尝试了多种类型片的制作,两个小时的电影,处处都是社会百态。

  粤港电影生产可以再融合一点

  2002年,文隽在广州拍了《我的美丽乡愁》,相比《我的兄弟姐妹》的大卖,这部电影并未取得理想票房。那一年,票房冠军张艺谋导演的《英雄》成了票房黑马,收割2.5个亿。文隽说,从那一年开始,国产片起飞的时候到了。

  《英雄》之后,许多香港电影人选择北上。2008年之后,随着《画皮》《投名状》《十月围城》等各种类型片出现,内地国产片的探索渐显成效。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香港导演+内地题材”的融合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红海行动》《智取威虎山》等主旋律商业大片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香港和内地在电影产业上的合作共赢,如今是大势所趋。数据显示,2018年香港全年放映电影总数为353部,其中仅有53部为香港电影。“过去港片一年产出两三百部,近年来只有50来部。”文隽谈到,香港电影市场堪忧,而内地市场广阔。“近年来,香港电影人对于类型片的拍摄经验给内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内地为香港导演提供了再次发挥的空间,两边可以再融合一点。”文隽期待。

  近年来,在许多粤港澳大湾区电影的活动中,都有文隽的身影。他助力打造粤港澳影视制作产业基地,给南方影视中心的发展出谋献策,为粤港澳三地电影人搭建影视工业化大平台而奔波。文隽感慨,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为电影发展提供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发展既有政策利好,将大湾区里的城市凝聚成一股力量,每个城市都有很多故事可以讲。”

  1月12日,作为政协委员的周星驰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中透露,在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电影产业合作中,他将有一系列创意人才培养计划,希望能在大湾区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影人才。这一点与文隽的想法不谋而合。“广东连续18年蝉联国内票房地区冠军,动画制作能力强,但确实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现在中国电影产业的中心还是北京和上海,本土的电影院校为电影产业提供了人才储备,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北上的香港电影人吸引到大湾区和打造本土电影人才,这样南方影视中心才会走得更好。”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万璇 记者 毕嘉琪

(责编:陈育柱、胡苇杭)

关注我们

  •  
  •  
人民广东人民广东 粤港澳大湾区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