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獅子洋再起高塔

——我國水上最高輸電鐵塔將再刷新高度

2025年01月22日18:13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春節前夕,500千伏沙獅甲乙線獅子洋大跨越改造工程如火如荼進行,圖為我國水上最高輸電鐵塔首次拆塔作業現場。陳海東攝

春節前夕,500千伏沙獅甲乙線獅子洋大跨越改造工程如火如荼進行,圖為我國水上最高輸電鐵塔首次拆塔作業現場。陳海東攝

冬日的暖陽緩緩西沉,在廣州珠江出海口,江上的電塔高聳入雲,余暉被拉長,與南沙大橋在粼粼波光之上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面。在這裡,500千伏沙獅甲乙線獅子洋大跨越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這是我參與建設最復雜、難度最高的大跨越施工。”陳勁鬆,全國勞動模范、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送電隊隊長盯著眼前的鐵塔比劃著。

據介紹,新電塔建成后,將提升輸電容量40%,高度將達到264.5米,刷新國內記錄,並增強抵御台風的能力,為粵港澳大灣區電力互聯互通提供有力保障。

高塔重立江上

“繡花”功夫“拆舊迎新”

每天清晨,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的工程項目人員登船前往珠江入海口的獅子洋大跨越改造工程現場。陳海東攝

每天清晨,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的工程項目人員登船前往珠江入海口的獅子洋大跨越改造工程現場。陳海東攝

如何在大江大河上順利作業、重立新塔?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即便陳勁鬆參與跨越江河、高速、高鐵等大大小小的電力跨越施工不下100來個,仍然感受到工程的壓力。“從拆舊,到新的基礎打樁、再到新鐵塔的組立和后續的導線展放,每一步都在考驗團隊的‘真功夫’。”陳勁鬆表示。

獅子洋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心,南沙大橋距離施工位置不到240米。“本來部分老舊鐵塔用整基倒塔法來拆非常快捷簡便,但考慮到周圍有大片經濟作物及廠房,我們沒法用傳統的外拉線抱杆來拆舊塔,附近鬆軟的地質也決定了我們無法用500噸的履帶吊車來進行施工。”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項目經理徐敏說。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公司的高空作業人員在兩百多米的高空上對舊鐵塔進行安全拆除。陳海東攝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公司的高空作業人員在兩百多米的高空上對舊鐵塔進行安全拆除。陳海東攝

面對復雜的施工環境,陳勁鬆和徐敏花了不少功夫琢磨如何“繡花”式拆塔。為盡可能降低拆除風險,項目全面使用機械化施工,在海上原有塔基平台四周搭設約8300平方米的鋼桁架平台用於施工,運用新型雙平臂落地抱杆、攀爬機等數智化手段進行海上大跨越塔的組立拆除,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風險。

數字全景監測

巧奪天工展新顏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公司的高空作業人員在兩百多米的高空上對舊鐵塔進行安全拆除。陳海東攝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公司的高空作業人員在兩百多米的高空上對舊鐵塔進行安全拆除。陳海東攝

要到獅南乙線61號塔施工作業,徐敏和陳勁鬆需要乘著快艇小船才能到達“上班地點”。遇到漲潮風大的時候,衣服全被江水打濕。

為提升效率,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創新使用“大跨越改造工程智慧管控平台”,對大跨越塔施工進行全景監測,該系統可實時監測並自適應調整抱杆底座樁基礎載荷、監測塔吊及超高鐵塔安全防墜網卷揚機拉力,顯示塔身精准定位、實時反饋天氣及風速等現場信息,無需到達現場,建設者們便能對建設進度“了若指掌”,為安全管控拆除組立海上大跨越塔提效增益。

“500千伏沙角-江門輸電線路珠江大跨越工程,是廣東第一宗500千伏輸變電項目,也是廣東省第一條引進外資、採用進口設備的50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路工程。當時從歐洲海運過來的線路器材要經過河運、陸運、人工搬抬等方式才能到達現場,運輸周期之長、難度之大遠超現在的想象。”徐敏感慨道,“可以說沙江線大跨越工程見証了廣東輸變電建設的變化。而現在,工程建設的裝備及物資實現100%的國產化替代,這些先進的國產化設備讓我們倍感自豪。”

在500千伏獅子洋大跨越改造工程現場,施工使用的落地雙平臂抱杆張開威武的“雙臂”,“繡花式”開展舊鐵塔的拆除任務。陳海東攝

在500千伏獅子洋大跨越改造工程現場,施工使用的落地雙平臂抱杆張開威武的“雙臂”,“繡花式”開展舊鐵塔的拆除任務。陳海東攝

“如今,廣東電網輸電線路總長度已達10.20萬千米,500千伏超高壓網絡覆蓋全省各個地級以上市,無論是電網規模還是社會用電量等都躍居全國第一。獅子洋大跨越工程見証了廣東電網基建技術的飛躍發展,也見証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電力行業的蓬勃興盛。未來我們會繼續加快構建安全高效的堅強網架,聚焦區域發展需求科學開展電網規劃,高質量實施各項電網建設工程。”廣東電網公司基建部副總經理孫強表示。(王雅蝶)

(責編:王雅蝶、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