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兩會“粵”觀察︱盧一先代表:陽江將進一步打造綠能之都、建設海絲名城

2025年01月17日21:07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廣州1月17日電 (王雅蝶)廣東兩會進行時,兩會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2025年廣東各地高質量發展怎麼干?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陽江市代表團團組開放活動期間,廣東省人大代表、陽江市委書記盧一先圍繞陽江更好承接大灣區輻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點,進一步推動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接受人民網採訪。

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陽江市代表團團組開放活動現場。張令攝

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陽江市代表團團組開放活動現場。張令攝

盧一先表示,去年7月,廣東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在陽江調研時,要求陽江“更好承接大灣區輻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點,推動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這是省委立足全省發展大局和陽江發展實際,賦予陽江的全新戰略定位,既是對陽江未來發展的殷切希望,也是對陽江更好服務全省發展的具體要求。我們要牢牢把握、全面做實省委賦予陽江的戰略定位,在服從服務重大國家戰略、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中作出更大貢獻,不辜負省委的厚望重托。

盧一先介紹,去年以來,陽江市經濟社會發展整體保持穩中有進態勢:首先是“穩”——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預計達到全省平均線以上,一二三產均保持平穩增長,糧食總產量、單產分別創近18年、21年新高,社會大局總體平安穩定。

從“進”的層面來看:一是多個主要指標和先行指標表現突出,比如固定資產投資、外貿進出口、工業用電量、存貸款余額等均保持雙位數增長,增速居全省前列﹔

二是“4+4+X”產業實現重大突破,各類電力能源建成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居全省第一,海上風電建成600萬千瓦、居全國前列,在全省率先建設綠能示范產業園,陽江列入省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支點城市,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建成“粉末鋼”生產線,調味品產能突破170萬噸,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2.5倍﹔

三是科技創新有新成效,引進2個院士工作站,數量居粵東西北前列,成功舉辦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綠能產業科技創新分論壇﹔

四是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發展后勁更加充沛,“融灣入圈”取得實質性進展,陽江機場選址獲批,廣湛高鐵陽江段進展全線最快﹔開展“營商環境年”建設,《陽江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頒布實施﹔招商引資、企業籌建、企業服務“三支隊伍”高效運行,簽約協議項目數、總投資額實現同比翻一番﹔

五是“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建立“基層日”制度,開展“綠美陽江、宜居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和風貌管控提升行動,高標准打造了32條風貌示范帶,一村一策推動所有行政村2024年集體經濟年收入突破20萬元﹔

六是民生事業穩步提升,新增公辦學位超1.2萬個,陽西縣緊密型醫共體成為全國縣域醫共體建設典型案例,“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入選省工作機制及典型經驗,陽江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評為“國際花園城市”。

陽江海上風電項目。梁文棟攝

陽江海上風電項目。梁文棟攝

盧一先表示,新的一年,陽江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和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錨定“更好承接大灣區輻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點”戰略定位,以“提升落實年”為主線,更加積極有為深化市委“433”工作安排,打造綠能之都、建設海絲名城,奮力推動陽江綜合實力加快實現新躍升,努力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具體要做到四個“進一步加快”和一個“加強”:

一是進一步加快“融灣入圈”進程。通過加強“軟硬聯通”,推動陽江深度融入大灣區產業分工體系,更好承接大灣區輻射,加快建設深度融灣先行區。今年我們將重點依托海陵灣發展灣區經濟、海洋經濟,促進“灣灣聯動”“灣帶聯動”﹔完善“機場+雙高鐵+高快速路網+億噸大港”大交通格局,打造西海岸的物流樞紐節點城市﹔深化“營商環境年”建設,著力打造與大灣區同標高的營商環境。

二是進一步加快推進“百千萬工程”。在縣域經濟、鎮村建設、人居環境、體制機制、社會力量等方面持續用力,加快補短板、鍛長板,激發縣鎮村發展潛力和內生動力,全面完成“三年初見成效”目標任務,為全省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貢獻力量。

三是進一步加快打造“綠能之都”。圍繞打造“4+4+X”產業體系,發揮陽江的“綠色”(綠能、生態)、“藍色”(海洋、空天)優勢,促進“四鏈融合”,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強西海岸產業支點功能。重點是加快建設綠能示范產業園,助力大灣區綠色轉型﹔扎實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積極培育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推動先進材料、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促進五金刀剪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千億級現代農業產業集群,推進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

四是進一步加快“幸福平安”建設。全面加強漠陽文化整理推介,傳承發展陽江海絲文化、高涼文化、冼太文化、古城文化、宋文化等,打響“海絲名城”品牌,建設文化強市。拿出更多暖民心、惠民生的舉措,用心用情發展好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養老托育等民生事業,加快空鐵新城建設,深入推進綠美陽江生態建設,打造高品質生活圈。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基層社會治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五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續加強理論武裝,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入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基工程”,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實施干部梯隊建設計劃,出台干部合規履職免責清單,大力開展“提升落實年”建設,推動精神提振、能力提升、標准提高、服務提級、發展提速,全面提升抓工作落實的質量和效能,堅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責編:王雅蝶、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