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中山大學極地”號科考船將於春節出征

2024年12月30日08:51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珠海市南水鎮高欄港區,“珠海雲”號科考船停泊在海波之上。就在一個星期前,這艘全球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科考母船完成了對附近海域的觀測任務。

“珠海雲”由中山大學參與共建的南方海洋實驗室主持建造。“目前已實行21次航次,累計航行超1.5萬海裡。”實驗室船舶運行管理中心主任張小波透露,團隊正在攻堅立體海洋觀測系統技術,屆時該科考船將能夠同步進行對天空與海洋快速、敏捷的組網觀測,高效探究星辰大海的奧秘。

7月26日至10月7日,“中山大學極地”號順利完成2024年北冰洋科學考察,這是我國高校自主組織的首次北冰洋科考活動。

今年是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建設25周年。這所依山傍海的校區,為何始終堅持開展一項項“上天入海”的事業,又取得了哪些新進展?日前,中大舉行珠海校區開放日活動,記者實地探訪。

“極地雖然很遙遠,但和人類社會的幸福、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開放日活動現場,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大樓裡,中大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趙羲說。

據中山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模型預測,北冰洋大面積的海冰正在快速消融,若不加干預,5年之后北極將會迎來“無冰之夏”,破壞北極氣候的穩定性,讓北半球經歷更加極端的寒潮和酷暑。

據介紹,2025年春節,“中山大學極地”號將繼續出征,在渤海冬季海冰區開展海冰—海洋—生態綜合調查,研究北極氣候對我國冰區的影響及開展科研設備海試,服務遼東灣生態環境建設。

南方日報記者 陳伊純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