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我們的春節

2024年12月07日10: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達到44項,為世界第一。 中國人圍繞春節的豐富社會實踐,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可感、可知、可行、可觀、可品,承載著中國人精神家園的深刻記憶。本版邀請學者、藝術家講述春節申遺成功的重要意義,他們與春節的故事、對“年”的感悟,與讀者分享。

中國畫 《歲朝歡慶圖》(局部),作者為清代姚文翰。

中國畫 《歲朝歡慶圖》(局部),作者為清代姚文翰。

人類共享的文化禮物

蕭  放

仲冬時節,從南半球的巴拉圭首都亞鬆森傳來喜訊,“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長期從事春節文化研究與教學的從業者,我參加了春節申遺過程。對於春節終於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我感到自豪與驕傲。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大節,春節文化底蘊深厚,春節歷史源遠流長。今天的春節雖然得名於1914年,但作為歲首的中國新年,它在中國走過了3000年。歷法歲首在古代名稱不一,有正日、正旦、元日、元旦,其時間基礎是新的年度周期的開始,即一年的元月首日。由於夏商周秦漢王朝歷法不同,所以歲首日也有不同。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才將歲首確定在夏歷正月初一,此后無論立法有多大幅度修訂,歲首都固定在夏歷正月初一。

春節本是立春之節,由於夏歷歲首總是在立春附近,因此新年常常有迎春的節俗,這就為民國初年將元旦改名春節提供了實踐依據。自1949年起,春節被確定為法定假日,我們都享受春節的歡樂。2006年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后在春節類別下持續擴充。到2021年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公布時,據不完全的寬口徑統計,國家級非遺中與春節元宵有關的各類非遺項目有400多項,省級項目有800余項。

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春節文化遺產琳琅滿目、異彩紛呈。春節非遺有四大類別:

一是年俗飲食非遺。年節美食,是新年最令人期盼的享受,中國南北地區都有不同的年節食品,這些食品的制作技藝、口味與飲食方式,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情感與倫理。如北方地區的面食制作技藝,霍州年饃、聞喜花饃都是年節的美食非遺。國家級非遺稷山傳統面點制作技藝中最負盛名的是慶祝新年的稷山麻花,因其獨特的口感、精美的外觀,更因其寓意著吉祥、團圓和幸福,受到人們喜愛。南方地區的麻糍、年糕是不可或缺的新年美食,如國家級非遺衢州邵永豐麻餅等是春節期間餐桌上的“常客”。

二是春節藝術。春節是盛大的傳統藝術節,藝術類春節非遺有數百項。我們進入春節就是進入了藝術時空,大紅的春聯,喜慶熱鬧的年畫,鑼鼓喧天的年戲,高聳的台閣,詭異奇幻的臉譜,翻騰的龍獅舞,美妙的管樂與弦樂等等,讓人沉醉。如木版年畫是春節的傳統美術,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四川綿竹、河北武強是四大非遺木版年畫產地,都以精美的色彩構圖與吉祥寓意烘托了春節的紅火氣氛。元宵的燈會燈彩是春節藝術最后的精彩展示,如秦淮燈彩、洛陽宮燈、北京燈彩都是國家級非遺。

三是春節娛樂。春節娛樂主要是群體活動,如逛廟會、耍社火、游燈會、行花街等,春節娛樂性非遺大多是為放鬆身心、增進社會活力而進行的文化設計。北京地壇廟會、廠甸廟會,漢陽歸元廟會,秦淮燈會,長治社火,寧夏六盤山區春官送福,廣州越秀行花街都是人氣興旺的節日項目,人們在春節娛樂中獲得滿滿的幸福感。

四是春節禮俗儀式。春節是年度循環周期的重要節點,是辭舊迎新、祈福求祥的重要節日。人們充分運用這一特殊時空,以實現人與自然、人與歷史、人與社會的溝通與互動,在歷史社會發明了種種禮俗儀式,它們構成春節非遺的重要內容。雖然我們在春節申遺時,隻列了江蘇省無錫市吳氏宗族、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劉氏宗族、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桃園村陳氏宗族等宗族祭祀儀式活動,但更普遍的是中國人在春節例行的祖宗祭祀禮俗。我們過年回家的重要動力,除了與親人聚會外,表達慎終追遠的緬懷同樣必不可少。春節禮俗在辭年禮俗、團年禮俗與拜年禮俗的操演習練中,創造了人際關系的連接,為人們的情感與精神聯系提供了互動的中介,為家庭社會的和睦和諧作出了文化貢獻。

對春節文化與風俗進行解讀與藝術性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能夠為春節增添更多光彩與魅力。其中的民間文學部分,如年節神話、年節民謠、年節故事、諺語等,都是我們在傳承保護春節非遺項目時應當特別關注的對象。

龍年歲末,我們的春節成功進入人類非遺行列,這是中國人的榮光,也是中國人奉獻給世界的禮物。春節所擁有的和平理念、家庭觀念與期盼未來豐年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都是我們中國與人類共享的價值觀念與精神財富。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春節是內涵最豐富、影響最廣泛的非遺

對話人:劉魁立(民俗學家)  周飛亞(本報記者)

春節對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意義。春節的申遺成功,也受到人們特殊的關注。

喜訊傳來以后,本報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著名民俗學家劉魁立。劉魁立多年來持續參與國家級非遺的評審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對春節申遺的重要意義,他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

記者:作為專家組成員,您參與了多次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論証過程。在您看來,春節申遺與其他項目相比,有何特殊之處?

劉魁立:在中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的44個項目中,春節是內涵最豐富、影響最廣泛的項目之一。這一點,從它的子項目之多就能得到充分彰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把非遺分為五大類,即: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春節最符合的是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這一類別,但其他四大類的文化元素,在春節中都能找到。

春節也是擁有最多傳承人的非遺項目。每一個子項目背后,都有一個世代傳承的群體。春節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密切相關,因此也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春節各種習俗和活動的參與者、體驗者、傳承者、創造者。

記者:申遺成功是一個起點,而不是終點。您認為,接下來該如何更好地傳承發揚春節文化?

劉魁立:傳承發揚春節文化,首先要對它的文化內涵有更深的理解。其實,我更願意用“年文化”來代替“春節文化”。“春節”這個詞是1914年才開始使用的,自古以來,我們過的一直是“年”。對一個中國人來說,“年”意味著什麼呢?

“年”是總結昨天,在此畫下一條線,邁入一個新的時間周期,許下對未來最美好的希冀。在這個特殊時刻,人們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在共同的節慶儀式中,產生更多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人們通過登門拜年讓人際關系重啟,於是,一年中鬧過的不愉快、因長久未見產生的疏離,都在這樣的場合煙消雲散,感情變得更加融洽﹔人們在過年時約束自己的言行,展示出最可親近的一面……沒有哪個節日像“年”這樣,包含了人和環境、自然的關系,人和國家、民族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人和自己內心的關系。

記者:近年來,春節民俗發生了不少變化,如微信紅包、短視頻拜年、“逆向”過年、旅游過年,等等。您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劉魁立:微信紅包、短視頻拜年這類現象,是隨著現代生活方式變化自然興起的,是傳統民俗的延續,並沒有本質區別。我幼年生活在小城市,過年時,人們會挨家挨戶去送拜年名帖,家家戶戶大門上都有信箱,每天早上起來去信箱找拜年名帖來讀,是讓我感到特別快樂的事。現在的微信拜年、短視頻拜年,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名帖嗎?我認為,不能因為強調原汁原味的民俗傳統就一成不變。至於“逆向”過年、旅游過年,仍然是一種團聚。無論過年的方式如何變化,由人和人之間關系而產生的幸福感,這個內核沒有變。

記者:面臨這些變化,也有不少人指出,現在“年味兒”似乎變淡了,春節的“假日”屬性越來越濃。

劉魁立:的確,過年需要更多儀式感,一些年俗是我們應該努力去恢復的。但就我個人的體會而言,年味兒不僅僅是在餃子和壓歲錢裡,年味兒在人們心裡。

記得有一年我在上海,有事耽誤不能回家過年,大年初一那天,走在大街上,我見到每一個路人都想問候一聲“過年好”。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在那個特殊的時刻,親戚、朋友、同事甚至快遞小哥、出租車司機等每一個相遇的陌生人,都會讓你產生不一樣的感受。

這就是年味兒。隻要我們內心還會產生這樣的情感,年味兒就永遠不會消失。

記者:那我們應該如何去恢復和增加“過年”的儀式感?對此,您有什麼建議?

劉魁立:可以從最簡單的一些小處著手。比如,更加強調過年的時候要穿新衣。現在大家的日子好了,一年當中隨時在買新衣,過年穿新衣好像就沒什麼特別了。但我們應該意識到過年穿新衣背后的文化內涵,修邊幅、整儀容,代表著萬象更新之際,人們對更美好自我的追求。大城市可以更多恢復“走街”的傳統,比如跑旱船、行花街、踩高蹺等。此外,更好地發揮社區在過年活動中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通過這些行動,把一些式微的傳統重新栽種到每個人的心田,讓它生根發芽。

中國畫 《歲朝歡慶圖》(局部),作者為清代姚文翰。

中國畫 《歲朝歡慶圖》(局部),作者為清代姚文翰。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劉大先

那些經歷了長久歷史積澱的節日,因為年深日久、代代傳承,人們身處其中、習以為常,往往對其隱藏著的文化密碼日用而不覺。春節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

童年的時候,家在鄉村,每當年到如期,人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要返回家鄉。上墳祭祖、洒掃庭除,除夕之日要貼上春聯,燃放鞭炮,叩謝長輩,一家人再團團圓圓地吃個年夜飯。守歲過后的大年初一,小伙伴們成群結伴,挨家挨戶地登門拜年。成年后到城裡生活,許多習俗慢慢淡化,再回想起來,不免有些鄉愁般的悵惘。

記得我見過的最多的一副春聯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橫批是“普天同慶”。當時不覺得什麼,后來偶爾讀《春秋》,才發現這副在中國老百姓中可能流傳最廣的對聯其實有著極為深厚的底蘊。它來自《春秋》中的“元年,春,王正月”。

《公羊傳》解釋這段經文說:“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元”是君王登基的開始,春是一年的開始,那麼為什麼要將“王正月”解釋為“大一統”呢?漢代學者何休注釋說,“統”就是“始”,“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於天下,自公侯至於庶人,自山川至於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於正月,故雲政教之始。”這一說法被廣為接受,就是說,接受天命的王者,要將政教通行天下,最重要的就是重新確立正月初一,給天地、百姓、萬物一個全新的至正的開端,開辟歷史的新時期和天地的新紀元,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和諧。

時間在這裡統攝了空間,或者說,隻有當時間的標准確立之后,社會才獲得穩定秩序,天下才得以統一。這並不是全然人為的結果,而是順應自然的產物。春節是人們從狩獵採集轉到農耕之后的一個節點性時間,秋收冬藏、谷糧歸倉,階段性的收獲結束了,即將迎來新一輪的運作。春節表征了“辭舊”與“迎新”的雙重含義,從農事的自然時序推衍到社會的節令,進而成為生命的韻律和生活的節奏,自然時間、社會時間與人文時間融合為一,已經是內含於中國文化基底的思維和語法。人們經過一年的勞作,在春節得以休養生息,同時為新的開始蓄積著身體與精神能量。

這是一種源於古老文明的智慧,和合著人與天地萬物相協調的生態意識。工業化社會的來臨,當然部分地打破了農耕社會的許多時間秩序,但是它不會消逝。作為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內核,盡管春節的外部形式可能有所改變,但是其內部的精神觀念,如敬老愛幼、闔家團圓、祈福憧憬等,依然生生不息。盡管我童年時代的許多春節儀式發生了變化,但是人們適應社會的發展創造出了各種新的形式,尤其是新媒體、數字化的過節方式,繼續傳承著這一文明的果實。

春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正好証明了這一點——它為人類整體性文明貢獻了中國的人文智慧,並且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當春節序曲響起

郎  朗

春節申遺成功!在奔赴法國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儀式音樂會的途中,我看到手機上的新聞推送,感到開心又自豪。

春節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目前,世界上有近20個國家將農歷新年定為法定節假日,全球有約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農歷新年,2023年春節成為聯合國假日。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春節,將傳播到世界上更多的角落,迎來更多朋友的喜愛。

春節是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符號。不論海內外,一談到“過年”,就會喚起我們的共同記憶,激活我們血脈裡的文化基因。我的春節記憶一半在國內、一半在國外。春節是春天的旋律、希望的旋律。小時候,春節的前奏從臘月二十三響起,高潮段落是除夕守歲,這旋律會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鬧花燈。在我的老家沈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叔叔舅舅、姑姑姨媽,一大家人要圍爐守歲。熱炕、堆雪人、放鞭炮、抽冰嘎、吃酸菜餡餃子,可太熱鬧了!大年夜還有一個固定節目,無論大人還是小孩,每個人都要回憶自己在過去一年的收獲,並對未來一年許下願望。后來出國留學,過年更像是過中秋,舉家團圓的時刻,也是思鄉情切的時刻。最近幾年,我更喜歡回國過年,因為這裡有我的根。過年是團聚也是再出發,過完年,過去的一年才算畫上圓滿句號,才有更多能量奔赴未來。

春節是世界感知中國的一個窗口,激發著中國人的文化創造力。有人說,《春節序曲》一響,就感到年來了,年味兒飄香四溢。作為流動的藝術,音樂抒發我們的情感、引發我們的共情,是人類共通的語言。我曾擔任2023“歡樂春節”文化大使,我的春節記憶寫滿大大小小的演出,與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一起辭舊迎新的時刻。在華盛頓、布魯塞爾、東京等地的春節演出,我會演奏《搖籃曲》《雪花》《春舞》等看似不太有年味兒的作品。在我看來,春節是絢麗多彩的,我們講述春節的音樂也應該多元。

美食也是向世界推介春節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國外演出后,我們總會選一家當地的中國餐館共度新年。席間,有中國朋友,也有外國朋友,大家分享各自國家迎接新年的故事。世界各地都有慶祝新年的方式,談到中國春節,外國朋友最感興趣的往往是從火鍋到水餃、從湯圓到年糕,花樣繁多的中國美食承載著中國文化中的和合共生、周而復始。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不同地域、不同民族迎接新年的儀式各有特色。傳統年俗在傳承中煥新,一些新年俗也不斷加入。我曾登上西安古城牆觀賞自貢花燈展,傳統非遺融入西北風情的新式花燈,讓我印象深刻。

春節最是年味兒濃。這味道,是全家團圓的熱鬧喜慶,是晚輩孝敬長輩桌前敬的一杯酒,是長輩勉勵晚輩祝福的一個紅包,是盤坐熱炕共吃一盤剛出鍋的餃子,是傳統文化融入現代中國的滋味綿長……這年味兒裡,有滿滿煙火氣,有濃濃人情味。

(作者為著名鋼琴演奏家)

版式設計:汪哲平

(責編:王雅蝶、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