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公交游
廣東省中山市深中通道起點處風光迷人。 |
一場大雨洗過,伶仃洋上一碧萬頃。
沖著好景色前來“嘗鮮”深中通道的人愈發多了。在廣東省中山市博覽中心跨市公交站,一輛輛公交車次第開出,候車長隊打了好幾個彎。
“隻要18元,就能跨越珠江口,到對岸逛一圈,還能在公交車上觀賞風光,這個旅游項目實在太劃算了。”隊伍中,64歲的深圳市民劉廣安說。同伴打趣:“以后這就是咱周末旅游的固定線路啦!”
按照乘車指示牌,記者打開微信小程序,順利買票上了公交車。
車是全新的純電動大巴,車身藍白涂裝,繪有深中通道連通深圳、中山兩地地標的圖案。行駛在藍天白雲下的深中大橋上,車與景格外相宜。
有別於普通市內公交,深中跨市公交是一人一座位,沒有站票,乘客必須系好安全帶,否則提示音會持續鳴叫。類似於長途大巴,乘客可以將行李放置在行李艙內。
“新車新路,最近一天跑3個來回,都很順暢!”這班車的司機是有16年公交車駕齡的曾雲華。被選為首批跨市公交的司機后,他很自豪:“這條線路的駕駛員都經過嚴格篩選,需要10年以上駕齡,駕車安全平穩,還要先進行集中培訓,才能正式上崗。”
過了收費站,隨著跨市公交駛入深中通道,窗外景色從鱗次櫛比的高樓,轉換成珠江口的萬裡碧波。寬敞的雙向八車道上,車輛有序通行。短短15分鐘,深中大橋高聳入雲的主塔已在眼前。曾雲華握著方向盤的手緊了緊,速度也有所放緩。
“深中大橋通航淨高76.5米,容易遇到橫風,我們要求跨市公交在中間兩車道行駛,行駛速度不超過每小時80公裡,如果天氣不好,電子路牌也會提醒大巴減速。”隨行的深圳巴士集團第五分公司媽灣車隊隊長田傳金說,為確保行駛安全,車上還配備了監控及預警系統,一旦發現駕駛員有操作不規范或者狀態異樣,指揮中心就會喊話提醒,發出相應指令。
眺望窗外,深中大橋如巨龍臥波,深圳前海的高樓清晰可見。乘客們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下眼前美麗的風景。
不多時,車已抵達橋梁隧道交通轉換的重要樞紐——造型如海上“風箏”的西人工島。說話間,車輛已駛入全長6.8公裡的深中隧道。隧道裡的燈光明亮又不刺眼,速度、方向等標識清晰明確。這些可智能調節的全彩景觀燈帶,可以根據環境溫度、車流狀況變色。“在節假日,隧道頂上的發光板還會顯示出藍色的圖案,營造出被海洋包圍的浪漫氛圍。”乘客張一博興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紹,他幾乎每天都會乘坐跨市公交。
從東人工島駛出海面,眼前便是深圳,記者看了一下時間,穿行深中通道全程不到半小時。
到達終點站前海夢工場北區站,在候車處,又見等待乘車前往中山的長隊。“跨市公交原計劃10到20分鐘一趟,因為需求量太大,我們增加了很多班次,現在大約3分鐘開行一班車,每天運送5000人次。”田傳金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