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
——寫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
推出“秦漢文明”系列展覽,舉辦“從長安出發:絲路申遺成功十周年主題展”,開展“千年秦漢 博物古今”博物館之夜活動……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陝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全新亮相,吸引著慕名而來的觀眾。
“要把博物館事業搞好。博物館建設要更完善、更成體系,同時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祖先的成就和光榮、增強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時,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
“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博物館事業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為新時代博物館事業發展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方寸之間,一覽千年。近年來,參觀博物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博物館已成為人們文化休閑的重要場所、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印記。我國各類博物館不斷加強文物價值挖掘闡釋,展現源遠流長的文明歷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研究、展示、教育、交流等作用,增進文明交流互鑒。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西安博物院考察時強調:“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激勵著各類博物館不斷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我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分享了3個小故事,分別是六朝博物館的建設故事、‘最美落地窗’的走紅故事和小小講解員的志願故事。”江蘇南京市博物總館副館長宋燕一邊帶領著南京市赤壁路小學的少先隊員參觀,一邊向他們介紹。
“‘最美落地窗’裡有什麼故事?”“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文明傳承者?”面對學生們的提問,宋燕詳細地一一回答。
“位於博物館三樓的落地窗,可以遠眺新街口、鼓樓,是觀賞南京城市美景、感受歷史文化的窗口,吸引很多人不遠千裡而來。”宋燕說,“一扇落地窗的走紅,也啟示我們,博物館要建好和公眾溝通的紐帶橋梁,成為公眾感知文化遺產的重要載體,讓文化得以傳承、創新得以激發。”
博物館,是一部跨越時空的歷史長卷、一座文明交融的文化橋梁、一本翻不盡的未來之書。
洹河之畔,位於河南安陽市的殷墟博物館新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隔河相望。2月26日,殷墟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在這座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考古類博物館中,近4000件套文物集中公開展示,其中3/4以上文物首次亮相。
集中展示23輛出土馬車,展現著當年“車轔轔,馬蕭蕭”的景象﹔觚爵鼎尊、鉞刀戈矛等亞長墓出土的文物,記錄著3000多年前商代將軍的戎馬一生﹔110余片精選的刻辭甲骨,傳遞著卜辭中蘊藏的珍貴歷史信息……“這個博物館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說,考古類博物館能夠更好地傳播考古工作和價值,彰顯了多元一體、兼容並蓄、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為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提供了堅強的支撐。
從大中型博物館到小型博物館,從國有博物館到民間博物館,我國博物館的種類不斷豐富。博物館,是文化的“存儲卡”,更是歷史的“解碼器”、精神的“助推器”。
據統計,“十三五”時期,全國博物館數量由4692家增長至5788家,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家博物館建成開放﹔全國博物館年度參觀人數由7億人次增長至12億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億人次。
仿漢石闕大門、漢墓保護展示廳、文物陳列廳……位於廣西合浦縣中山公園內的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迎接著來自各地的熱情觀眾。
“這件出土於合浦漢墓的東漢波斯陶壺,無論造型、做工還是釉色,都與我國漢代綠釉陶壺風格明顯不同,而與幼發拉底河畔的塞琉西亞遺址所出土的同類器物極其相似,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通商貿易的重要物証,也是我們的鎮館之寶。”在“珠光帆影——合浦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80后講解員王冬琳熱情地講解著,一旁的游客細細觀察眼前的文物,聽得十分專注。
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林娟說:“這些年我們不斷完善展陳、豐富活動,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讓更多人感受到中華民族和平發展、開放包容的文化精神。”
精美的文物、宏闊的展館,展示歷史的波瀾壯闊、文明的博大精深。多元的展覽、豐富的活動,呈現著博物館銳意進取、蓬勃發展。
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承德博物館基本陳列展覽“望長城內外——清盛世民族團結實錄”中,《避暑山庄全圖》被放置在展廳顯著位置,這是一幅描繪避暑山庄和周圍寺廟鼎盛時期的全貌圖。
“避暑山庄文化的精髓就是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有所創新,將農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漁獵文化、儒釋道文化等不同文化融合發展,這對當下都有啟示意義。”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院長孫繼新說。
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各類博物館在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基礎上,注重文物價值挖掘、文化遺產活化。
走入廣東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仿佛置身細致精巧的嶺南園林,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緊湊地布局在方寸之間。時時有悠揚的曲聲入耳,循聲兜到園子中央,飛檐脊頂的廣福台上,一對盛裝的男女演員,唱著粵劇經典選段《花田錯會》。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張勝說,廣福台的演出面向社會“張榜招賢”,調動民間的力量,更好地傳承發展粵劇藝術。
置身於“活化”的歷史中,人們總能得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啟迪,從“不忘本來”中獲得“開辟未來”的力量。博物館的發展,正不斷賦彩社會經濟,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治國理政理念和思維的寶庫。
依托三蘇祠三蘇家風文化和展陳資源,四川眉山開展了“三蘇家風進萬家”巡展活動。巡展以流動展館的形式,配套開展三蘇家風家教講座、三蘇文化有獎問答等活動,讓三蘇優良家風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企業。
全面挖掘三蘇家教家風、家國情懷等精神內核,推出舞台劇、講座、紀錄片、短視頻、詩詞會、文創產品、研學課程……如今,蘇門“讀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的好家風代代傳承,蘇軾母親程夫人“不發宿藏、不殘鳥雀”的家教典故口口相傳。
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館長陳仲文說:“我們將大力傳承和弘揚三蘇文化,大力推動三蘇祠的保護利用,在文化傳承發展上繼續探索,出新出彩。”
在博物館,歷史文物並不只是時間的沉澱、歲月的陳釀,更傳承著文化血脈,和我們身處的時代緊密相連。
鳴沙山下、宕泉河邊,甘肅敦煌莫高窟靜靜佇立。黃沙漫天、駝鈴聲聲,敦煌文化凝結著古代絲綢之路的文化精粹,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識。
運營國內首座文物保護領域多場耦合實驗室、成立國內目前唯一的國家古代壁畫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初步建成具有行業示范和影響力的“安全管理平台及安全應急指揮中心”……保護好敦煌這座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樣本,幾代敦煌人嘔心瀝血、接續堅守。這顆“大漠明珠”歷經千年,依然熠熠生輝。
“敦煌研究院將為所有洞窟、壁畫、彩塑建立數字檔案,實現‘永久保存、永續利用’,傳承傳播中華燦爛文化。”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說。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
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曾侯乙編鐘復制件以展覽、展演和藝術交流等形式,頻頻現身國際,成為世界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
珍貴的館陳文物,無聲地展示著荊楚文化的風韻魅力。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錠……文明古國的厚重歷史,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中西文化交流,在一件件文物身上留下痕跡。將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編磬、建鼓等數十種古樂器復制件同台演奏,以八音和鳴演繹古代楚國文化藝術、風俗民情,首演於1983年的《編鐘樂舞》,近年來一次次回響在國外舞台。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方勤說:“作為文化遺產工作者,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互鑒,我們使命在肩、責無旁貸。”
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博物館,是增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場所。
據陝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透露,中法將聯合開展巴黎聖母院與秦始皇帝陵木質遺存和土遺址保護科學研究。這也意味著,中國秦始皇帝陵與法國巴黎聖母院,在文化遺產領域有了很好的聯動。
雙方將開展包括木材樹種鑒定、保存狀態評估、劣化機理、保護技術與方法的研究,同時開展土遺址耐久性和穩定性、制作工藝、病害識別評估及損害機理等研究。雙方還將利用本次合作,共同培養文化遺產科技保護的青年人才。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通過藏品保護、陳列展示、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教育、宣傳推廣、合作出版等,中國博物館和國外開展深入交流合作。“十三五”時期,全國共舉辦近300個文物進出境展覽,“中國青銅時代藝術展”“古埃及文明大展”“中國與西亞古代文明交流展”等展覽引發國際社會熱議。博物館,成為我國文化外交的“金色名片”。
這是龍和百合花的相遇。一塊入藏北京故宮博物院300多年的法國懷表,靜靜躺在故宮文華殿展廳,成為中法交往交流歷史的見証。懷表表盤中心金色百合花圖案為法國王室標志,表殼中央開光處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像,機芯內擺輪保護罩鏤雕一條中式五爪龍。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紫禁城與凡爾賽宮——17、18世紀的中法交往”展,通過約200件文物精品,向觀眾訴說著百年間雙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賞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鑒、相互學習的文化交流史。
通過合作辦展、國際論壇、人才交流等與各國文博界不斷加深交往,是故宮博物院建成國際一流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和文明交流互鑒的中華文化會客廳的有效方式。據介紹,故宮博物院將持續深入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合作,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拓寬中國聲音的音域,推動中華文明與各國文明美美與共、和合共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博物洽聞、融古通今,中國各類博物館不僅是中國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也是當代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見証者和參與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8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