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湛江雷州黑糯稻試驗秋稻春種

2024年03月25日08:50 |
小字號

3月24日上午,位於湛江雷州市楊家鎮吳劃村的廣東凱越農科水稻基地數十畝試驗田裡,20天前春耕撒播的黑糯稻種已冒出約5厘米高的嫩綠秧苗。農技統計員小心翼翼地用尺子測量苗高后攝影存檔。

“這是黑糯稻史無前例的春種!”“凱越”負責人唐銘凱告訴記者,此前,國內的黑糯稻都是晚造種植的。20天前,當一顆顆經12小時浸泡出芽的黑糯稻種,撒向沃土時,這場春種黑糯的實驗甚至引起了農技專家的濃重興趣。

農技統計員的記錄顯示,目前黑糯稻苗的長勢和其他稻種大致相同,長苗階段問題不大,能否實現秋稻春種,關鍵在揚花后的灌漿環節。

為挖掘志書裡記載的“赤穬烏稉”的雷州黑糯稻品種。8年前,唐銘凱在紅土鄉村間驅車數百公裡,搜集散落民間的黑糯,幾年后終令雷州黑糯重現百畝規模種植。

盡管通過電商助力實現雷州黑糯優價旺銷,年僅一造,但平均300多斤的畝產限制了這一特產供給。唐銘凱為此決定實施“雷州黑糯2.0”工程,秋稻春種。在大量試驗的基礎上,以創新謀求單產突圍之路。在試驗前,他委托農業農村部食品質量檢測中心對土壤水質做檢測,精心選擇了試驗田址,並建立數據指標記錄制度。在他看來,雷州東西洋田產糧,既要傳承傳統優質品種,又要依托科技創新。

“雷州市20多萬畝連片的東西洋田號稱‘廣東糧倉’,僅有面積是不夠的,必須有新的突破。”廣東海洋大學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員一行來到黑糯稻春種試驗田旁,“海紅香米”研發團隊成員莫俊杰博士翻看著黑糯稻種,並不斷提問。他對這一地方特色稻種的試驗播種表示肯定,“隻有依托科學試驗,不斷創新,向新質生產力要增產新動能。”據他介紹,黑糯稻,春種的難點在於稻種的感光性(日照時間對其生長周期的影響)。試驗如獲成功,優價的黑糯供應量將成倍增收。

(責編:寧玉瑛、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