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東莞首個科學公園!鬆山湖科學公園首開區開園

2024年01月10日14:09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致敬科學家,彰顯人文關懷。近日,鬆山湖科學公園首開區開園活動——“雲上科技生活節”舉辦。這標志著鬆山湖科學城再添一處新地標,作為鬆山湖科學城城市品質提升的生動詮釋,鬆山湖科學公園成為東莞首個科學公園。

鬆山湖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介紹,未來,隨著鬆山湖科學公園的加快建設,這一定位為“國際化濱水科學公園”的科學公園,將持續打造律動鬆湖、綠野九境、鬆湖灣畔、鬆風原嶺、尋香識莞等五大分區,拉近公眾與科學之間的距離,加大對人才的吸引力度。

自2020年鬆山湖科學城正式納入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以來,鬆山湖緊緊圍繞鬆山湖科學城這一國家戰略的中心工作,加快提供高品質城市配套,為廣大市民提供高水平文化供給,以文化助力鬆山湖科學城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為東莞“文化強市”建設增添新動力。

處處見科學

建設國際化濱水科學公園

步入鬆山湖科學公園,處處可見科學的元素。游客服務中心的建筑以源自拓扑學數理符號的莫比烏斯環為原型設計而成,其充滿張力、循環往復的造型象征科學的無限循環和永恆魅力﹔科學家長廊,展現世界上對科技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致敬前輩,激勵后人﹔鬆山湖科學城奠基石,這一鬆山湖科學城的起點保留了原有場地的記憶,更成為鬆山湖科學城的科學展示之窗,以滿滿的科技元素,致敬奮斗在鬆山湖科學城的科學家們。

鬆山湖融媒體中心供圖

當天傍晚時分,在多種科技元素的環繞之下,在動人的音樂聲中,鬆山湖科學公園首開區開園活動——“雲上科技生活節”正式舉辦。鬆山湖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方永超在致辭中表示,鬆山湖科學公園的謀劃和建設始終秉持鬆山湖“科技共山水一色”的發展理念,注重生態、人文與科普元素的有機結合,為市民打造一個集生態休閑、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理想場所,為鬆山湖再增添一張獨特而靚麗的城市名片。

方永超表示,接下來,鬆山湖科學公園將加快建設原子主題兒童樂園、落日平台等更多主題區域,更多更精彩的亮點將在今年陸續呈現。

鬆山湖科學公園坐落在鬆山湖南側,南依巍峨山森林公園,北面鬆山湖,總用地面積96.81萬平方米,其中一期面積為34.45萬平方米,二期面積為62.36萬平方米。該項目整體以打造國際化濱水科學公園為目標,圍繞“自然+科學+藝術”的總定位,致力於建成一座具有生態保育、科學展示、山林休閑、健康康養、濱水休閑等功能的城市綜合公園。

據了解,本項目融合鬆山湖的山林、草甸、濕塘、湖泊等自然生態特色,借鑒其獨有的景觀特性,打造五大分區,從而高標准建設國際化濱水科學公園,在增強科學家歸屬感的同時,將充分彰顯科技感,進一步拉近公眾與科學之間的距離,使其成為鬆山湖科學城“精彩之地”。

其中,律動鬆湖以城市休閑運動為主題,綠野九境以鬆山湖九大自然生境為主題,鬆湖灣畔以濱水自然風光為核心,鬆風原嶺以登山自然觀光為核心,尋香識莞則展示東莞特有的莞香地方文化。

鬆山湖融媒體中心供圖

鬆山湖科學公園的設計核心圍繞“科學”主題展開。一方面,鬆山湖科學公園周圍具有中國散裂中子源、鬆山湖材料實驗室、華為等世界級科技創新資源,公園將通過科學轉譯的方式,以通俗易懂的科技互動平台,讓人們在濱水游憩中體驗科學的魅力,拉近公眾與科學的距離。另一方面,鬆山湖科學公園充分利用魚蝦貝、兩棲、鳥、昆虫等本地特色生物,打造科普教育場地,人們不僅可以在此感受重返自然、探索自然的樂趣,更能從科普自然中收獲科學知識。

打造新地標

城市辨識度再上台階

雲上市集、飛行器工坊、巨型太空人、落日打卡點、“雲上星空”音樂會……當天傍晚舉行的“雲上科技生活節”上,在各種科技元素的環繞之下,各種最新“黑科技”、美麗景觀引起眾多市民拍照“打卡”。

根據2021年發布的《鬆山湖科學城發展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要求,高品質城市配套是鬆山湖科學城“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是邁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這一目標的重要支撐,更是滿足高層次人才聚集發展的重要條件。

進入2024年,鬆山湖科學城高品質生活配套建設將迎來“收獲季”,步入發展快速期。據悉,鬆山湖科學公園將通過持續舉辦各類與科學相關的主題活動,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為鬆山湖“生態+科技”的城市名片提供更好的展示平台。

鬆山湖融媒體中心供圖

隨著鬆山湖科學公園、鬆月文化廣場、鬆山湖文化藝術街區、鬆山湖展演中心等一座座高品質城市配套建筑的相繼啟用,將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日益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提供高品質的文化供給。

未來,鬆山湖將全力推進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的科技創新體系,延續“科技共山水一色”的綠色發展理念,持續加快建設地標性建筑,為各類人才提供集學術、社交、休閑等功能於一體的高品質生活空間,打造宜居宜業宜創的科技創新之城,打造“詩意的棲居”的理想家園。(王雅蝶)

(責編:王雅蝶、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