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我國首艘大洋鑽探船正式命名試航

王雅蝶 周睿 朴馨語
2023年12月18日14:33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據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消息,12月18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正式命名為“夢想”號,在廣州南沙下水啟動試航。此舉標志著我國深海探測能力建設和裝備現代化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夢想”號啟動試航現場。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供圖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聚焦自主設計建造國際領先大洋鑽探船的目標,堅持自主創新與集成創新,與150余家參研參建單位密切協同,於2021年11月30日開工建造大洋鑽探船,2022年12月18日實現船舶主船體貫通,2023年12月18日正式命名“夢想”號並啟動試航,預計2024年全面建成。建成后,“夢想”號主要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國際大洋科學鑽探任務。

據介紹,“夢想”號由中國船舶集團承擔設計建造任務,總噸約33000,總長179.8米、型寬32.8米,續航力15000海裡,自持力120天,穩性和結構強度按16級台風海況安全要求設計,具備全球海域無限航區作業能力和海域11000米的鑽探能力。

此次試航的主要目標是驗証動力系統功能。“夢想”號配置了最新一代30兆瓦閉環環網電站,全球首次同時將蓄能技術和閉環電網應用於DP-3級動力定位系統,船舶經濟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節約能耗超過15%。

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供圖

據了解,“夢想”號配套的鑽探保障船、碼頭、岩心庫等已全部投入使用。鑽探保障船“海洋地質二號”作為國內首艘由海工船改造的科考船,具備伴隨“夢想”號進行全球航行作業能力,還可獨立開展海工作業和海洋科考,曾完成我國首套海洋漂浮式溫差能裝置海試等多項重要任務,海上工作近500天。南部碼頭、北部碼頭是我國首次建成的深水科考碼頭,可為“夢想”號運營提供強大岸基支持。世界一流大洋鑽探岩心庫設置常溫、4℃、-20℃、-80℃和-196℃五級不同溫度存儲條件,可滿足不同樣品儲存需求,可儲存累計長度45萬米的岩心樣品,是全球儲存能力最大的大洋鑽探岩心庫。

大洋科學鑽探被譽為海洋科技領域的“皇冠”。“夢想”號具有國際領先的大洋科學鑽探能力,建成后將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國之重器”、支撐海洋強國建設的“核心利器”,為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提供重要裝備保障,有力支撐我國實施大洋鑽探國際大科學計劃,提升“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能力,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助力實現全球科學家“打穿莫霍面、進入上地幔”的科學夢想。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