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
胡定旭:加強互聯互通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辦醫再上新台階

原香港醫管局董事會主席胡定旭。人民網 朴馨語攝
“這次參會帶給我的感受很好,大家都是老朋友了,關於社會辦醫的相關情況,我們通過本次峰會可以面對面進行深入交流,探討經驗,為更多群眾帶來健康關懷。”近日,以“規范保質量,交流促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社會辦醫發展峰會在廣州市增城區召開。原香港醫管局董事會主席胡定旭受邀出席峰會,“我非常贊同峰會以共識向全體社會辦醫療機構重申的倡議,尤其是社會辦醫將始終以人民健康為主旨,以病人為中心,這可以說是社會辦醫的‘初心’。”他說。
在胡定旭看來,近年來,醫療行業發展迅速,診療方法持續完善,新藥品源源不斷進入市場,不同地區的醫療衛生水平各有差異。在這種背景下,支持社會辦醫至關重要,這也是香港醫管局一直秉持的理念——“patient-centered care”。“我在香港醫管局就職的時候,常常告訴管理層,要從病人走進醫院的第一步開始考慮,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流程如何,能否給病人帶來便利、安全、舒心的就醫體驗。”
胡定旭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民營醫院,都要及時更新完善醫療服務和技術設備,為病人提供良好的醫療環境。“在醫院,醫護人員雖然都很忙,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能夠陪伴病人聊聊天也是可以的,要去了解病人的心情和需求,多一點關心和解釋,努力為病人提供全過程的醫療服務。”
對於“加強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社會辦醫的交流合作,建立緊密溝通交流平台、技術合作平台,推動海峽兩岸社會辦醫療事業協同健康發展”的峰會倡議,胡定旭深有感觸。他分享了自己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調研經歷,認為該院的智慧醫療建設值得借鑒。他說:“在醫療領域,交流非常重要,不同地區的群眾的體質不同,對一些藥品的不良反應也不同,導致療法不一樣,我們同根同源,能夠助力提升中華民族健康素質。”
香港將為粵港澳大灣區醫療水平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哪些力量?胡定旭表示,一方面,全球幾所頂尖大學位於香港,香港在基礎研究領域有堅實的基礎,在推進產學研合作上有豐富案例﹔另一方面,香港的醫院管理有先進經驗,與國際接軌,例如對於病人的就診情況可以追溯到20年前,具有健康醫療數據運用的優勢。“現在是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我常常來到廣東走訪各類醫院,期待未來能在深圳坪山建成一個國際化的醫療中心,為提升海內外群眾的健康福祉貢獻力量。”他說。
胡定旭表示,“港澳藥械通”政策實施以來,讓大灣區有了更多享受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受益者,期待“港澳藥械通”政策不斷走深走實,為大灣區社會辦醫發展添磚加瓦。
制圖:實習生 劉盈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