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廣州白雲:加快構建“6+6”現代產業集群

奮力建設高質量發展中心城區

2022年08月10日11:28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白雲新城。

廣州設計之都。

王庄,鐘落潭鎮五龍崗村黨委第一書記。

從經濟總量過千億元到突破2500億元,從謀劃發展定位到建設高質量發展中心城區,從城鄉建設管理取得新突破到建設高品質美麗白雲……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州市白雲區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綜合實力、文化建設、民生福祉、社會治理、生態環境等各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親和力、創新力。

踔厲奮發,乘勢而上!白雲區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的殷殷囑托,打造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6+6”現代產業集群,全面做強經濟增長引擎,提升城市品質能級……奮力譜寫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廣東、廣州新一輪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跨越

區域綜合實力持續增強

石井河水質持續向好,成群白鷺飛來翩躚起舞﹔城市角落陸續被“小而美”的口袋公園取而代之﹔20多棟總部經濟大樓拔地而起,不斷刷新白雲新城的天際線﹔地鐵實現鎮街全覆蓋網絡編織,運營裡程數全市第一……生活在白雲的街坊們不禁感嘆:“這十年,變化真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質量發展理念為白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白雲區充分發揮地處中心城區、坐擁空鐵樞紐、山水林田城俱備、人流物流信息流匯聚的區位、空間、資源、市場優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促進內涵式集約發展。

2012年前沒有出讓過一塊工業用地的廣州民營科技園,目前規劃面積已拓展至38平方公裡,形成“一核三園”發展格局,並被授予“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首次邁入千億級園區行列﹔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強勢崛起,已收儲產業用地約9000畝、簽約落地項目總投資額超500億元……“一園一城一示范區”等重要產業平台成為發展主引擎。

十年來,白雲堅持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區域綜合實力持續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從2011年的1066.39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551億元,年均增長7.8%,高於全市平均水平,三次產業的比例由2012年的2.2︰24.4︰73.4調整為2021年的1.3︰23.2︰75.5。投資競爭力排名穩居全國百強區第七,經濟發展實現量質齊升,一座宜居宜業的現代新城完成蛻變、躍入眼帘。

“6+6”現代產業加速集聚

白雲聚焦產業發展新生態,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全面構建包括夯實美麗健康、現代都市農業、航空運輸與現代物流、現代都市消費、軌道交通、建筑業六大千億級支柱型優勢產業集群,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激光及等離子體、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設計、文化旅游創意六大百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6+6”現代產業集群,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創新驅動提高創新活力。十年來,白雲區市場主體增長3.5倍,達到51.12萬戶。大力引進重大科創項目,人才總量達88.3萬、增長2倍,全區規上軟件信息服務行業企業已由2012年的10家增加到68家,增長超過5.8倍,規上工業企業也從原來的468家增至1058家。

去年3月,擬投資超1100億元的數字經濟產業航母——白雲湖數字科技城開工建設﹔年營收預計達千億級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交易中心簽約落地﹔廣州設計之都核心區即將於今年8月底投入運營……

白雲區正持續發揮“一園一城一示范區”重大發展平台的帶動作用,堅持產城融合發展思路,推進各級特色產業園區擴容提質、優化調整,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動力源和增長極。

將深入實施“七好民生工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白雲區城市面貌“一年一變樣、五年大變樣”,城鄉融合發展展現新圖景﹔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超八成,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民生事業實現新發展,社會救助、基本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各鎮街頤康中心順利建成。

十年來,白雲區不斷完善優質教育資源布局,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新增中小學學位超4萬個、公辦學前學位約5.44萬個﹔新增區屬三級醫院5家、醫療機構472個,建成胸痛中心等45個專科聯盟,新增床位數全市第一。

面向未來,白雲區將全面建設美麗白雲,打造綠色低碳環保示范區、美麗宜居生態示范區、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引入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臨床研究院等優質資源,推進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等創建三甲綜合醫院。新增幼兒園學位1萬個、優質中小學學位5萬個以上,打造廣州市創建全國智慧教育示范支撐區樣板。

聚焦促進共同富裕,用心用情惠民生,白雲區還將深入實施“七好民生工程”,扎實辦好四級十件民生實事,打造全國基本養老服務先行示范區,爭創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區,讓民生福祉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最厚重的底色。

矗立時代潮頭,再啟時代新篇。白雲區將搶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以“一園一城一示范區”等重大平台為牽引,以“6+6”現代產業集群為支撐,力爭經濟總量進入全市前列,建設活力白雲、美麗白雲、平安白雲、法治白雲、幸福白雲。

變遷

廣州設計之都:村級工業園蝶變設計產業高地

炎炎盛夏,廣州設計之都建設現場一片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目前,廣州設計之都核心區已有21棟大樓封頂,並陸續交付使用。地標商業建筑時光匯透著一派創意風情,頂流設計建筑紅點藝術廣場初綻新顏……今年8月底,該項目核心區集體地塊將全面投入運營。廣州白雲設計產業發展新引擎全面啟動在即。

廣州設計之都項目地處廣州市白雲區中央商務區,白雲山西麓,白雲湖東岸,位於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龍頭,是中心城區面向空港的橋頭堡和白雲新城CBD港城中軸線交會區域的重要城市節點,是廣州市推動設計產業集聚發展,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深度實踐。

高樓拔地而起,景象日新月異﹔項目尚未達產,分紅連年上漲……這幾年家鄉的加速蝶變,讓黃邊村的村民感慨萬千。21世紀前10年,鞋業、制衣廠房等“小散亂污”扎堆的村級工業園曾經佔了黃邊村工業用地的九成,年產值僅約5000萬元,每年稅收不足百萬元。不僅經濟效益低下,治安、消防、環保等問題也比較突出。

必須發展高端產業,才有出路。2015年,鶴龍街黨工委率先在白雲區探索經濟社社長由聯社黨組織任命制,大力支持黃邊經聯社黨總支創新實施土地、物業、管理、分配“四統一”的治理模式,最終贏得廣州設計之都這一大項目落戶。

2019年6月,廣州設計之都核心區全面動工建設。作為復合功能型的城市綜合體,廣州設計之都充分發揮土地連片開發的優勢,構筑合理的規劃布局、復合式路網建設、多元化產業載體,形成超塔-獨棟-Mall-酒店-公園組合的城市中心格局,通過雙層地下環隧、空中漫步連廊、地下商業動線,實現場景式、開放式、生態化、休閑式的城市功能空間。項目核心綠軸帶的雲谷公園,打造景觀綠化廣場和水景,將與何鏡堂團隊設計的設計殿堂、大師工作室等重要設計文化建筑融為一體,滿足商務休閑需求。

廣州設計之都一經推出便吸引全球設計界的目光,成為設計企業和各類英才向往的創新沃土。目前,該項目一期15宗國有地塊已出讓13宗,引進中交四航局、省交研院、香港思城(梁黃顧設計)、四開花園、廣聯達、洪興集團、歐派、阿道夫、雲創谷等優質總部企業,其余地塊近期將挂牌。廣州設計之都項目整體投入運營后,預計年產值將達300億—500億元,稅收超過20億元。

城市有機更新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更是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實現基層社會善治的方法。鶴龍街堅持黨建引領,在項目連片謀劃、推進中,創新運用“村級工業園改造+政府收儲+城中村改造+微改造+留用地開發”政策組合拳,使原低端落后的黃邊村級工業園區成功蝶變為設計產業高地,帶動周邊連片城市更新。不僅實現政府、村集體、企業、村民發展共贏,更實現產業升級迭代、城市品質提升、城市治理有序、產城融合發展。

成長

第一書記:為群眾謀福祉 為村社謀發展

“真沒想到能幫我們追回欠了13年的租金,這個區裡派來的女書記真的在為大家做事情。”盡管已經結束派駐“第一書記”工作近一年,說起梁莎,白雲區園夏村第一經濟社社員們仍然記得,三年前他們給園夏村黨總支送去的那面致謝錦旗。

近五年來,白雲區在全區業務骨干中精挑細選,分三批派出共50余名優秀黨員干部全脫產到“后進村”任“第一書記”,助力建強基層黨組織。從村民家中到建設現場,從田間地頭到大街小巷,第一書記們深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為群眾謀利益謀福祉,為村社謀發展謀未來,在“頭雁”的強力帶動下,昔日“后進村”破繭重生,煥發出新活力。

強筋健骨帶好班子

鍛造堅強戰斗堡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第一書記在幫助村社干部們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加強自身黨風、政風、鄉風建設的同時,做好制度建設,協助理清思路,制定村庄發展規劃、完善村級治理,帶領村民群眾開創更美好的生活。

2021年8月,郭佳儀受派駐到均禾街任清湖聯社第一書記,他把選優配強干部隊伍作為首要職責,通過深入群眾家中家訪,召開大學生懇談會,建立大學生獎勵基金等辦法,鼓勵“五強”型大學生回村工作,為培養優秀后備干部做儲備。

截至目前,第一書記們進駐的村社,年輕黨員比例、學歷明顯上升﹔換屆選舉后,村、聯社黨組織班子成員學歷、年齡實現“一升一降”,班子年齡結構和能力結構明顯改善,隊伍綜合素質和戰斗力明顯提升。在各種突發事件應對和重點任務攻堅過程中,特別是疫情防控工作中,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基層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為民辦事振興鄉村

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除了干部隊伍建設問題,第一書記們到任后還發現,由於黨建引領作用發揮不足,基層社會管理、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等各類問題也較突出。大家紛紛從提高村民收入,解決細節點滴需求入手,細細梳理出村級十件民生實事和若干項民心服務項目,創新工作方法,進而快速打開工作局面,在辦好一件件村民操心事、煩心事中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龍崗村第一書記王庄抓住村庄轄內產業園區大建設的契機,編制村庄三年發展規劃,與轄內20余家重要企業實施深度融合發展,與國企合作改造五龍崗村級工業園,建成后將新增集體收入超過1300萬,未來20萬平方米的村級留用地開發也蓄勢待發,將黨建引領實效真正落實到“富民,惠企,強村”上來。

第一書記在駐村工作中不斷增強鄉村治理和服務群眾的能力,對黨建賦能解決基層治理難題有了切身體會。駐村工作開展以來,多條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戰斗力也得到明顯提升。一個個擔當作為、團結奮進的過硬班子破繭成蝶,“后進村”煥發出新活力。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湯南 庄小龍

通訊員 雲宣 吳一癸

(責編:王雅蝶、涂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