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王衛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需家庭學校社會聯合發力

李語 李申
2021年11月09日15:57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海關技術中心研究員王衛芳。人民網 馬曉楠攝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關系著祖國的未來,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並在家庭關懷、學校教育、早期干預等方面聯合發力。”日前,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海關技術中心研究員王衛芳做客人民網廣東頻道《界別圓桌匯》時表示。

  近年來,未成年人自殺現象時有發生,自殺者呈現低齡化趨勢,已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我經常聽見這種言論:現在孩子生活條件好了,被寵壞了,心理太脆弱,或者太矯情。實際上,未成年人有自殺傾向不能隻歸咎於孩子本身,而是社會、家庭、學校等綜合因素導致。”

  她分析,至少有5個外因導致青少年有自殺傾向。其一,是幼年成長環境問題。我國托育機構數量有限,收費較高,加上父母忙於事業,可能導致半歲到3歲的幼兒與雙親接觸時間少。如果幼兒與其他孩子的接觸少,或者受隔代養育溺愛,可能導致孩子性格孤僻、自閉,或過分任性等情況,降低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人際交往能力。

  第二,則是青春期的煩惱。王衛芳說,青春期往往是未成年人自殺高峰時期,若性格叛逆或產生早戀問題,則容易情緒波動,學習成績下降,進而受到更多批評和責罵。

  “另一個外因,是學習成績和父母期望的綜合壓力。有的孩子可能還是公認的好孩子,父母的期望值會更高,當考試成績不理想,受到責備,就會情緒低落,沉默寡言,產生過重的心理負擔,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

  第四,則是家長對孩子的極端態度,表現包括但不限於過度溺愛、過度保護、控制欲強等。如果家長總是拒絕或否認孩子,也會引發自殺傾向。

  “最后的原因,就是學校的管理方式和老師的信任度。舉個例子,去年12月底,某初中生考了年級第一,被老師當眾懷疑作弊。經歷了一系列調查、補考,孩子心態出現問題,走向極端,跳水塘自殺了。也就是說,學校和老師的態度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非常大。”

  針對以上問題,王衛芳認為,必須從源頭解決問題。在家庭方面,探索實施父母育兒假,陪伴幼兒度過性格成長的關鍵期,為培育陽光幼兒青少年奠定基礎。

  同時,政府也要主導托育機構的建設。政府與民間資本雙管齊下,提供數量充足、價格實惠的托育服務,讓半歲到三歲的孩子多與同齡孩子交往,形成健康的性格。

  “學校建設方面,希望能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教師崗前培訓,打造心理健全的教師隊伍﹔心理健康體檢也要列入學生常規體檢,建立心理檔案,盡早預防、預警、干預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王衛芳說。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