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三年來牢記囑托感恩奮進 寫下出新出彩答卷
陽光下的永慶坊和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
“繡花功夫”留住鄉愁,永慶坊煥發老城新韻﹔改革激發城市活力,經濟動能澎湃萬象更新……金秋十月的羊城大地,一派生機盎然。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廣州,要求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
10月2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推進“老城市新活力”成果新聞發布活動,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推動綜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
打造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力的國際大都市
三年來,廣州市委市政府充分發揮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對標最高最好最優,把廣州放在全球城市體系中科學謀劃、建設和發展,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
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5萬億元,科技創新強市建設上新水平,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加快推進,深入實施“廣聚英才計劃”,實施支持港澳青年來穗發展行動計劃。
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位勢穩中有升,2020年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球第一,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穩居全球前列,廣州南站客流量全國第一,地鐵運營裡程全國第三。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在全國率先探索編制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復,謀劃推動珠江沿岸高質量發展,依法穩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廁所革命”、垃圾分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羊城行動深入開展,醫療中心功能進一步強化,“還綠於民、還景於民”深入推進,養老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
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城市范例
廣州是一座傳承千年的文化名城,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展示出蓬勃的精神特質。
近年來,廣州高標准打響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文化、創新文化四大品牌,紅色文化傳承弘揚示范區、嶺南文化中心區建設扎實推進,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等紅色場館完成改造提升,永慶坊挂牌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連續4屆蟬聯全國文明城市。
文化服務持續提升。省“三館合一”、市“三館一院”等項目加快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區鎮村三級全覆蓋,每萬人公共文化設施面積居全國前列,建成北京路文化核心區等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成功創建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范區。
文化實力持續增強,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增至6.3%,文交會成為“最廣州”文化名片,舞劇《醒·獅》獲“荷花獎”,《掬水月在手》《點點星光》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不斷加強,成功舉辦“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等大型國際會議,努力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灣區故事、廣東故事、廣州故事。
推動現代服務業出新出彩
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高端化加速邁進,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廣州制造“八大提質工程”,汽車年產量躍居全國城市首位,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
廣州期貨交易所正式揭牌,國家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成效、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碳配額現貨交易量均居全國第一,獲批培育建設華南地區唯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形成信息服務、金融、批發零售等增加值超千億的服務業集群。
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大力發展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
全面實施鏈長+鏈主“雙鏈式”“鏈長制”,粵芯芯片、華為研發中心等重大項目落地投產,“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充分彰顯,2020年民營經濟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元。
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
營商環境4.0改革吹響號角
隨著《廣州市用繡花功夫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營商環境若干措施》的發布,廣州營商環境4.0改革吹響號角。廣州全方位貫徹“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處處優化營商環境”理念,圍繞“國家試點、灣區示范、指標攻堅、涉企服務、數字賦能、智慧監管”六大方面總體布局。
作為首批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之一,廣州打造“一網通辦、全市通辦”的“穗好辦”政務服務品牌,建成“一網統管、全城統管”的“穗智管”城市運行管理中樞。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創新廣交會線上線下融合舉辦模式,推動打造成為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促進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平台。
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全面提速,成功舉辦從都國際論壇、中國法治國際論壇等高端國際會議,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國際金融論壇等永久落戶。“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城市和國際商貿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
據介紹,下一步,廣州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對標對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高質量推進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出新出彩,努力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出廣州貢獻。
暨南大學:
培養學生成為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火種”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在會上表示,三年來,暨南大學黨委堅持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暨南大學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中央統戰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制定並實施24條專項行動計劃,全校上下凝心聚力、聚焦用力、持續發力,奮力將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落細落小落實。
三年來,暨南大學搭建文化傳播優質平台,打造中華文化海內外傳播的“孵化器”,新增了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省部協同創新中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兩個國家級文科平台。
同時,暨南大學注重傳統文化教育,多措並舉增強文化認同,致力於構建中華文化傳播的“大平台”。在線下課堂教學中,構建了以中華傳統文化、文化與人生、文化與中國發展和文化與世界為主要內容的課程板塊,如今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3門課程成為港澳台僑學生通識必修的標杆“金課”。
為了讓港澳台僑學生感知祖國的蓬勃發展,學校還開展了港澳台僑學生領袖研習營、“百企千人”港澳台僑學生暑期實習計劃等活動。與深圳前海自貿區、珠海橫琴自貿區和廣州南沙自貿區等大灣區橋頭堡開展合作,建立港澳學生實習基地147個,每年接受港澳實習生人數超過2700人,成為國內港澳學生參與人數最多的課外實習與文化體驗項目。
“暨南大學始終把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學校辦學的使命。每一位學生在國際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一個火種”。林如鵬說,下一步,暨南大學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及暨南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將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落到實處、結出豐碩成果,加快“雙一流”和高水平大學建設,進一步提升辦學質量,擦亮百年僑校金字招牌,把“三類學生”培養成才,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遠播至五洲四海。(記者 方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