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龍眼洞林場一片4000畝茂林的掩映中,有一座小屋,49歲的護林員張來仔在這裡一待就是26年。[詳細]
26年來,他守護的4000多畝林區,從未發生過火災和林木偷盜行為,他被評為“全國優秀護林員”、“國土綠化突出貢獻人物”,獲得過“全國綠化獎章”。[詳細]
長期生活在森林裡,他早已練得一身“飛檐走壁”功,走山路比普通人走平地還快,巡山裡程累計已超過4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一圈多。[詳細]
廣州天河區龍眼洞。清晨6時多,在廣東省森林公安局龍眼洞派出所草塘執勤點裡,張來仔推開房門走出來,拿起他的三樣必備工具:砍柴刀、防蚊帽和綁腿沙袋,走向晨光中的密林。
這是他一天工作的開始。早上走不遠,就要回來做飯。做飯就用撿來的干柴,煮一碗米飯,用青菜加點豬肉炒一個菜。吃完飯約8時,他又走向深山,直到12時再回來做飯,14時又走進山林。
“節假日會有人進山玩,平時一天都見不到一個人。”張來仔直言這樣的生活很枯燥,但他已經習慣了。即便是大年初一也是這樣,除夕夜他會下山回家一趟,陪妻子兒女吃一頓年夜飯,年初一一早他又出現在山裡。
[詳細]
張來仔每次巡山都會將兩件法寶帶在身上,一件是上面帶有小鉤的鐵鍬,另一件是自制的防虫面罩。他形容鐵鍬是“樵夫的砍柴刀”,“可當武器,可開路,可及時隔斷火源”。巡山過程中常有成群的蚊虫沖進鼻子和嘴巴,他有一次在看軍事節目時發現了對抗蚊虫的好方法,自己用窗紗制作了一個防蚊面罩縫在帽子裡,戴上帽子就可以防蚊。
今年廣州雷雨天氣特別多。張來仔對雷雨天愛恨交加,“好處是下雨能澆熄火種,山火發生的幾率又降低了,不好是行雷,這裡是雷區,幾乎無處可躲!”
張來仔說,以前每次打雷,屋內的家電都會被燒。有一次,雷電劈中家裡的擴音器,轟的一聲成了一個火球。后來,林場在附近安裝了避雷針,家電雖得以幸免,但每逢雷雨天家裡仍能看到電光。
[詳細]
山裡的生活非常枯寂,見動物的時間可能比人還多,張來仔的“徒弟”剛上山兩年就覺得難以忍受,但張來仔已經找到許多排遣孤獨的方式。晚上他會一個人在小屋裡練字、寫寫小詩。
張來仔的妻子梁全娣是林場的臨時工,兩人的家就安在山下。張來仔一般每半個月下山回家吃一次晚飯,吃完后又回到山上繼續守林,逢年過節也是如此。雖然每月工資隻有2000多元,但張來仔覺得挺滿足。
每天巡山登到高處,繁華的廣州城盡收眼底,但26年來,張來仔隻進過市區一次,是去接受表彰。“可能在山上住習慣了,心裡也淡泊了,對外面的世界也不是那麼好奇,覺得在這裡也很好。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
[詳細]
26年、日行5公裡、累計4萬多公裡、巡山超2.5萬小時、清查人員9萬多、森林價值億萬……當記者看到這些數據,對這位山林衛士不禁贊嘆。多少個日夜,他獨自一人,與山為伴。多少個日夜,他守望住寂寞,長駐山林。
當別人問他工作累不累時,他說:“不苦不累那是假的,但是既然選擇了來林場,爬山鑽林就是我的工作,就應該盡職盡責。看到林場的山青了,草綠了,樹高了,野生動物也多起來,這就証明我沒有白干。”
26年來,張來仔和林區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說:“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我的子女,我對它們比對自己的孩子還要熟悉。”他最喜歡的是一張自己寫的“淡泊寧靜”的條幅,“這就是我的心態,我所做的一切隻不過是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好自己的本份而已。”(林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