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红色引擎新动力”品牌活动七年累计吸引超1300人次党员参与

为非公经济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2025年07月28日15:32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盛夏七月,夏花绚烂。7月3日,“红色引擎新动力,聚力智造赢未来”东莞非公经济领域党组织党建共建主题活动如期举行。这已是东莞市工商联、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连续举办此类党建共建活动的第七年,活动累计吸引超1300人次党员踊跃参与,成为东莞非公党建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红色引擎新动力”,作为近年来东莞倾力塑造的非公党建特色品牌,如同一股强劲的引擎,为非公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从星火燎原到组织扎根,东莞非公经济领域党建工作正经历深刻嬗变,以党组织聚人心、党建激活力、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公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着力将“红色引擎新动力”品牌打造成全国非公党建的标杆典范。

在党建引领下,东莞非公经济党建工作成绩斐然。如今,32个镇(街道)工商联(商会)100%建立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全面覆盖。近三年来,各镇(街道)工商联(商会)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逾500次,其中与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的党建共建活动逾300次。这些活动如同一座座桥梁,连接起不同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走深走实

在“先锋书记宣讲会”明亮的会场内,聚光灯照在钟辉身上,作为身兼企业家、市“两新”党组织“先锋书记”,以及东莞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委员等多重身份的他稳步登台,目光坚定。“创建新型民营企业,必须政治引领,强化党建先行,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台下,民营企业家们专注聆听,频频颔首——这正是东莞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打造的“先锋书记工作室”所期望的写照:陈浪舟、钟辉、沈双、邵立红等38名党组织书记开展先锋宣讲会。为了传播更多的“先锋经验”,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扎实推动实施东莞两新党建“先锋领航”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市非公党委委员中“先锋书记”的头雁作用,助力将“先锋书记工作室”打造成党建经验交流、人才培育、品牌孵化的“强磁场”。

除了“先锋书记宣讲会”外,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还持续为非公经济人士创新学习方式。一方面打造莞商学院大讲堂品牌,邀请黄奇帆、周其仁、吴晓波、王志纲等大咖来授课,助力民营企业家提升经营能力和发展信心;另一方面,创新“基地+讲师团”模式,把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可波罗控股”)、广东三正集团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变成教学现场,超百场案例经验分享在全市工商联系统、商会协会和企业中流动起来。

加强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关键在于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育。过去两年,东莞市工商联(总商会)、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将红菁学员纳入青年企业家培养计划,累计培训140多名红菁学员,目前已有32名学员成长为预备党员或正式党员。

党建引领商会前行

在东莞这片活力奔涌、生机盎然的热土上,各镇(街道)工商联(商会)、协会组织恰似一条条坚韧且富有弹性的纽带,将政府与企业紧密相连。在党建引领这一强劲动力的驱动下,它们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鲜活实践,书写一页页温暖人心的篇章。

近日,洪梅镇工商联和侨联党支部把党建的课堂搬进退役老兵家中,为老兵们送上慰问品,他们围坐在一起促膝长谈,一声“老班长”唤回峥嵘岁月,也搭起薪火相传的桥梁。洪梅镇党委委员、洪梅镇工商联和侨联党支部书记李玉森说:“我们还会常来敲门,把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做成日常,让老兵的荣誉感永远在线。”

在望牛墩镇横沥村的街头小巷里,当一盏盏路灯亮起,照亮了村民夜间的出行路,也点亮了乡村的夜晚。这份“光亮”源自望牛墩镇工商联(商会)党支部的功劳。当得知横沥村亟须路灯升级,望牛墩镇工商联(商会)党支部为其送来一批路灯核心材料。望牛墩镇统战办主任、党支部负责人杜伟勤表示:“一盏灯虽小,却能照见民心。我们以党建为旗,打造党建引领特色品牌,让‘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在东莞照得更远、更亮。”

背靠广袤田野的直播间中,南城街道工商联(商会)积极助力非公企业创新实践“党建领航+公益直播”模式,让山里的好货搭乘起“直播快车”走出大山。南城统战办主任、南城工商联和侨联联合党支部副书记张润华表示:“党员主播们不仅帮农户卖好货,更把党的温暖送进大山,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田间地头熠熠生辉,实现产业增效与党员示范‘双提升’。”

从温馨小家到都市街巷,从乡村田野到云端直播间,处处跃动着东莞市工商联系统党员们奔赴的身影,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红色动能”融入产业脉动

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拓斯达”)伺服系统实验室里,博士党员王志成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波形,屏息凝神。他和团队正在进行一项关键测试,目标清晰而艰巨:实现“伺服技术从0到1的突破”。

在拓斯达,这样的硬骨头,正是由党员科技攻关队来“啃”。“在研发关键岗位,我们设立‘党员先锋岗’,”拓斯达党总支书记梁振锋介绍,“这不仅是传统的‘传帮带’,更是技术攻坚的‘桥头堡’。更关键的是,党员代表的声音直达企业决策核心。”

走进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汇兴智造”)车间,“党员先锋岗”标牌旁的任务表与安全指标紧密挂钩。在这里,“党建+”是看得见的生产力。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这句话,常被东莞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委员、东莞市江西商会党支部书记、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辉挂在嘴边。

“在关键岗位以及关键节点上,党员的担当作为让人感动。”钟辉说,近年来,汇兴智造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技术攻关突击队,实施“双培”工程,着力打造“又红又专又精”的骨干队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创新发展。

拓斯达、汇兴智造等一大批非公企业党组织勇立潮头、锐意创新,探索形成了许多富有成效、可学可鉴的“东莞经验”,让党建真正下沉到研发一线、生产一线、决策一线,让“红色动能”看得见、摸得着,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竞争力和凝聚力。

数读

东莞市工商联系统连续七年围绕市委、市政府“党建助力高质量发展”等中心任务,联合四个街道党工委等党组织举办党建共建活动,累计参与党员超1300人次。

东莞推动全市非公经济领域基层党组织合作共建,据不完全统计,各镇(街道)工商联(商会)党组织近三年开展党建共建活动逾500次,其中与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次数逾300次。

32个镇(街道)工商联(商会)100%建立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在基层的全面覆盖。

样本

望牛墩镇工商联(商会):

把“村民车间”开在家门口

早晨的阳光刚掠过屋脊,时钟的指针悄然指向九点,望牛墩镇横沥村的“众创振兴村民车间”便热闹起来,工人们陆续抵达,即将迎来一天的忙碌。

车间内,20多名工人围坐在几张大桌前,指尖翻飞,或专注地组装零件,或仔细地筛选物料,动作娴熟得像在自家灶台上择菜。工人们边干活,边轻声交谈,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画卷。不一会儿,桌上堆积的半成品便在工人们的巧手下组装完成,整齐地码放在一起。

仔细观察会发现车间的工人大多是赋闲在家的村民。对他们而言,车间里这些简单手工不仅轻松上手,更让日子有了盼头、手里有了温度。望牛墩镇工商联(商会)秘书长杜汉杰向记者介绍村民车间的情况。“这些村民不愿整日闲在家里,就盼着能靠双手挣点钱补贴家用。”村民车间的设立,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村民们如愿以偿。

2025年3月,在望牛墩镇工商联与侨联联合党支部的牵头下,东莞科创集团和横沥村,依托“百企百社助百村”结对工作,筹备建设的“众创振兴村民车间”正式投入运营,该车间面积达110平方米。车间运营后,东莞科创集团积极响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这一举措推动村民“家门口就业”,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与产业下沉。

村民车间的建立,让整个村子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实践,望牛墩镇工商联(商会)将党建工作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了同频共振,切实解决了横沥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提升、就业增收等实际问题。

撰文:叶永茵 张铭芝 蔡子航 黄欢

(责编:朴馨语、张永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