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程”架起粤港澳“连心桥”
“我现在就在黄茅海跨海通道,大约还有半个小时就可以到台山,中午约了朋友吃开年饭。”大年初二上午,江门台山乡亲、香港关怀联会会长余保儿在电话里告诉笔者,她特意叮嘱司机开慢点,“这样才能更好欣赏大桥两侧的海景”。
黄茅海跨海通道去年12月开通后,香港、澳门、珠海和江门4地可以通过桥梁实现陆路相连,车程大幅缩短,港澳居民返乡探亲之路更近、更顺了。广东省交通集团黄茅海中心收费站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黄茅海跨海通道的车流量逐渐增加,高峰日往返车辆接近3万辆(次)。
上午在港澳购物、“叹”早茶,下午自驾回江门探亲、吃海鲜……“超级工程”架起“连心桥”,让粤港澳共享优质生活从梦想走向现实,也让春节的年味愈发浓郁。
自驾返乡更加便捷
“无论忙到多晚,年夜饭一定要赶上。”除夕19时许,澳门台山青年会副会长罗宇聪才从澳门自驾赶回江门台山。
由于工作原因,罗宇聪经常往返澳门、江门,“以往我返乡一般经过西部沿海高速或中阳高速,黄茅海大桥开通后除了路程更短,客观上也分流了车辆,节假日路况更加畅通”。
香港乡亲朱伟深在年前约一周就返乡过年了,此前同样多次往返黄茅海跨海通道。对他来说,这条新通道除了缩短返乡的车程,还让旅途拥有了更多的乐趣。“驱车经黄茅海跨海通道时,我可以近距离欣赏沿途风景,特别是靠近台山一侧的山海相接处,风光无限。听说今年很多港澳朋友返乡过年,都特意过来这里‘打卡’。”
“春节期间,我们通过直播,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国家级非遗台山浮石飘色、侨乡年俗小吃等,年味拉满。”台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港澳乡亲除了能体验缤纷非遗迎新春活动,还可以在服务区买到各种侨乡特色产品。
通道沿线文旅火热
当前,江门正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黄茅海跨海通道对沿线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显现。
春节假期,通道效应带来的旅游热潮尤为显著,特别是台山海鲜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台山青蟹、台山蚝、台山川岛小青龙、皮皮虾……在江门台山都斛海鲜街,各类海鲜活蹦乱跳,吸引了不少客人询价挑选。
都斛海鲜街距离赤溪东高速收费站仅15分钟车程,如今已成为不少港澳游客品尝江门海鲜的首选之地。“这几天,我们的生意特别火爆,甚至晚上10点都还在营业。”李裕华是台山一餐厅的负责人,这几天忙得“连喝水都没时间”,“不少港澳顾客驱车经过黄茅海跨海通道时,会专门过来”。
除了文旅火热,黄茅海跨海通道对沿线产业经济也有拉动作用。在占地3800多亩的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江门台山)斗山园区里,机器轰鸣,鳗鱼、丝苗米、麻黄鸡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吸引22家企业落户,其中10家已建成投产。
邻近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区位优势,让台山斗山镇镇长李伟宏信心满满:“我们正在与多家龙头企业接洽,引入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加工和水产品加工项目。”
南方日报记者 董有逸
通讯员 梁园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