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粤味“村晚”端出新春文旅大餐

2025年02月01日10:58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开栏语:当榕树下的潮州大锣鼓震落星子、客家山歌的尾音掠过围屋飞檐、畲族青年在竹竿跳动间旋转舞蹈……这片岭南大地的年味,正在乡野间升腾起炽热的烟火气。

新春伊始,我们循着石板路与稻花香,走进那些被“村晚”点亮的村庄,见证鲜活可感的非遗、别具一格的民俗在广袤乡间拔节生长。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粤动‘村晚’——记录广东火热乡村文化生活”系列报道,邀您来到村民们自导自演的“大地舞台”旁,触摸“百千万工程”催生出的文旅新脉搏。敬请垂注。

“咚!咚咚!”清脆的鼓声划破夜空,彩灯闪耀、乐声涌来。1月29日正月初一晚上,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西山村“村晚”在村中心广场火热开演。潮州大锣鼓、广场舞、潮剧、独唱等节目轮番登场,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春节期间,广东各地精心策划了多场民俗特色浓厚、年味十足的“村晚”,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村消费潜力,成为文旅“吸睛”新热点。据悉,全省将举办春节及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23场,其中,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西山村、韶关市始兴县太平镇白石坪村、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嶂背畲族村入选2025年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三地将陆续为村民游客带来既接地气又显品位的文化盛宴。

秀出地方特色文化

搭建展示群众才艺的大舞台

1月29日晚,西山村“村晚”现场,舞台被五彩斑斓的灯光装点得如梦如幻,村庄里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悦与活力。台上载歌载舞,台下喝彩声、欢呼声不绝于耳,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摄,定格精彩瞬间。

“小小‘村晚’,调动了全村1900多人热情参与。”新圩镇文化站站长陈宋明告诉记者,自1月初宣布举办“村晚”起,全村男女老少便开始摩拳擦掌,积极策划、排练节目。

村民高涨的参与热情,成为西山村幸福的“烦恼”。“报名的节目实在太多了,为让村民都能上台展现才艺,我们通过彩排的方式进行海选。”西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翁贤龙笑着说。

“村晚”已然成为乡村百姓“新年俗”。进入腊月,西山村的夜晚总是回荡着歌声。“锣鼓队、广场舞队轮流演练,大伙在家也都会练习。”村民郑成才告诉记者,为准备今年的“村晚”节目,他已经练唱了很久。

演出前三天,位于村中心广场的舞台搭建完毕。彩排从傍晚持续到深夜,热闹程度不亚于正式演出。今年9岁的黄诗涵是报名参加“村晚”年龄最小的选手之一,为赶上彩排,父母带着她从广西南宁驱车十几个小时返乡,刚下车就开始为上台做准备。

一曲《祖国不会忘记》唱罢,“西山半边天舞蹈队”带来广场舞《苹果香》。台上灯光璀璨,村里的左邻右舍犹如舞台明星,随着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动作尽显欢快与自信。

台上台下年轻面孔并不少。刚上大学的郑栅妮,寒假回乡后就和弟弟妹妹一起加入了锣鼓队,带头组织训练。“我们尝试融入流行音乐元素,还买了更潮的服装,让锣鼓表演更新颖!”她说。

“从上世纪90年代的简陋设备,到如今专业大气的舞台、乡亲的踊跃参与,‘村晚’的变迁是乡村风貌变迁的写照。”晚会执行导演、新圩镇美术老师郑明亮深有感触,“‘村晚’搭建了群众当主角、展示才艺的大舞台,秀出地方特色文化,乡村的文化生活愈发红火了”。

丰富乡村文旅体验

助力经济效益文化传承双赢

“村晚”不仅仅是村民比拼才艺的舞台,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下,还发挥了撬动文旅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

“好看又好买,不虚此行!”在近日举行的东莞市厚街镇涌口社区“村晚”现场,台上的表演热闹非凡,台下开展的“线上年货节+线下非遗市集”同样人流如织。

厚街特色非遗如莞草编织、厚街腊肠制作技艺、厚街濑粉制作技艺、厚街什锦菜头制作技艺等一一亮相,让村民和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线上年货节更让非遗产品走入千家万户,助推厚街文旅出圈出彩。

广东以“村晚”为契机,整合乡村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特色农产品等资源,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文旅活动,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连日来,“广东年例村晚”系列活动正在湛江如火如荼地开展。活动以广东特色年例风俗为特色,通过举办“花车巡游”、广东年例村晚暨首届广东年例村晚美食文化节等活动,打造有年味、乡土味和文化味的文旅盛宴,吸引了许多游客走进湛江。

“锣鼓声一响,醒狮一舞,年味就来了!”在第二届湛江乡村春节联欢晚会现场,不少游客举起手机拍摄独具特色的醒狮表演。活动还在线上平台全程直播,有网友在直播间留言:“我看到了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精彩,舞鹰雄、龙狮团让我进一步深入了解湛江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

在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沙蚝社区,“村晚”则联动金蚝美食非遗民俗文化活动,举办“蚝乡一日游”旅游活动,设立沙井风味美食街、沙井蚝展销区等,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乡村体验,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助力广东文旅出新

去年服务近2098万人次

广东“村晚”活动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乡村文化振兴、文旅融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据悉,省文旅厅自2024年起在广东广泛开展“四季村晚”活动,持续擦亮“村晚”品牌。数据显示,2024年共举办“四季村晚”活动1708场,累计服务近2098万人次。纵观全年,广东“村晚”活动如火如荼、精彩纷呈。各地以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为抓手,打造精品“村晚”活动,助力广东文旅出新、出彩。

今年,广东将持续开展“四季村晚”活动,以春节、春、夏、秋、冬“村晚”示范展示活动为重点,带动“村晚”活动常态化开展。据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确定“村晚”示范展示活动15个及90个活动点,支持“村晚”进街区、进景区,打造扎根乡土、承载乡音、凝聚乡情的广东省“四季村晚”品牌,展示各地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生活风貌。其中韶关南雄市珠玑镇珠玑村还将承办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秋季主场活动。

今年春节期间,还有一系列“村晚”活动值得期待:韶关始兴县太平镇白石坪村计划在2月12日元宵节举办“在始兴——2025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暨‘我们的节日·元宵’文艺晚会”。晚会将突出展示韶关特色的客家民俗表演、山歌表演唱、舞龙舞狮、龟蚌舞、客家婚嫁习俗、始兴原创歌曲等,为村民和游客带来一场独具韶关本土民俗特色的节日文化盛宴。全国“四季村晚”惠州博罗嶂背村示范点晚会计划于2月11日举行,将展示畲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如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语言、服饰以及习俗等。

南方日报记者 徐子茗 见习记者 黄品

统筹:李培

策划:伍青 何雪峰

(责编:宁玉瑛、张永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