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做活水文章 奏响城乡协调最强音

茂名水系发达、河湖众多,集雨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有84条、2750公里,水利现代化是茂名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茂名认真落实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锚定“一河一网一中心”路径,以创建幸福河湖为重点,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持续提升生态质量水平,探索发展水经济新业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聚焦水安全抓巡查整治,打造江河安澜长效机制。茂名“以巡治乱”作为河湖治理管护的重要手段,率先在全省实行河湖保洁县级统管机制,探索形成“查、认、改、责”闭环管理的河湖长监督检查机制,推行“第三方+河湖管护员”“每年两次专项行动+常态化保洁清漂”模式河道管理全覆盖,像管街道一样管河道,实现“四乱”问题“一月一监测、一整改”。截至目前,市县镇村四级河长累计开展巡河13.2万次,巡查发现并整改侵占岸线、乱丢乱倒等问题800余个,累计清理违建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侵占河湖、阻碍行洪、破坏河势稳定的行为。
聚焦水环境抓系统治理,打造秀水长清现代水网。茂名编制全市水网规划,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流域为治理基本单元,将全市划分为鉴江、西江、袂花江、小东江等4个一级流域和23个二级流域片区,通过流域统筹、单元控制、系统均衡全面增强治理合力。发起“大兵团”治水行动,全域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整治,补齐防洪及水资源利用短板,完成治理河长约1300公里、完成总规划任务80%。实施水系连通建设,以水系为脉络、村庄为节点,结合碧带、绿道、特色公园建设和小型水库、山塘、水池清淤及加固,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其中,投资约5.67亿元实施的根子河综合治理及茂南区水系连通、水美乡村项目,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打造了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县域综合治水样板,高州市以全国县级排名第一成功入选第一批县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名单。
聚焦水生态抓统筹融合,打造宜居宜业水美乡村。茂名率先在全省启动幸福河湖创建,出台创建实施方案、技术指南、评价办法等“1+2”文件,分期分批推进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84条河流创建,打造河湖生态“升级版”。截至目前,累计清理河流2500多公里,首批11条幸福河湖已经专家验收合格进行了挂牌。按照“七水共治”目标任务,统筹实施水域治理、岸线整治等工作,重点拓展岸线绿化空间,恢复和增加两岸绿色植被,推进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今年完成生态岸线长度25.5公里,新增碧道绿化面积5.15万平方米。茂名“精彩100里”碧道高州段西线源头,分界镇储良杏花村生态碧道统筹“河、桥、岸、村”建设,显著改善了水环境,带动了周边美丽乡村建设。
聚焦水经济抓文旅赋能,打造增收致富强力引擎。茂名把幸福河湖建设融入县域振兴大局,以高州水库玉湖风景区、小良水土保持生态景观风景区为样板,建设具有特色的水文化景观驿道和水利风光带,打造全域乡村旅游的亮点和名片。围绕万里碧道建设的水生态、水景观,因地制宜探索“水+农文旅”等项目,积极建设乡村文化特色夜市及乡村夜经济示范带,把河湖优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水经济”,引领沿线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打造绿色新业态。如信宜锦江画廊碧道沿线村民办起了民宿、农家乐、农业采摘园等,建成以来,沿线景点日均游客量同比增长30%以上,带动沿线10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