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突出”赋能“我在贵州有个园” 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惠东望谟东西部协作的深入推进,两地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引导支持结对村因地制宜建设“我在贵州有个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经济收益反哺美丽园区的良性循环,助力望谟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突出结对帮扶,赋能“我在贵州有个园”发展新力量
在东西部协作帮扶机遇下,惠东县村、企业、社会组织与望谟42个原深度贫困村结对全覆盖和32个原贫困村结对,在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中明确每年度不少于1万元的捐赠资金的投入。依托村结对的契机和“我在贵州有个园”活动,鼓励和引导农户特别是脱贫人口利用自有院落空间及资源资产发展“四小园”经济,是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来源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我在贵州有个园”活动,广泛动员企业和社会组织捐款认建,实现73个“我在贵州有个园”成功投用。众多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加持,有效促进了村级投入持续增加,帮扶方式更灵活,由过去单一给钱给物向产业、劳务、消费帮扶拓展,为结对村发展经济注入新的力量。
突出特色亮点,赋能“我在贵州有个园”发展新动力
东西部协作,产业先行。惠东望谟结对协作以来,惠东结对协作资金重点打造望谟特色产业,抓好项目建设,壮大园区生存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如投入600万元在蔗香镇建设“柠檬园”,通过“我在贵州有个柠檬园”活动的契机,惠东望谟两地共同协作,给予柠檬产业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围绕产业整体良好发展的前端、终端给予扶持,牵线搭桥王老吉等企业与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为刺柠吉等一批畅销饮品提供优质的原材料,也为青柠檬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助力。现在,青柠檬园每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以上,带动300余人次就近就业,助力当地脱贫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突出以大带小,赋能“我在贵州有个园”发展新模式
围绕东西部协作共建“一县一园”紫茶产业园,采取“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配置、全利益链联结、全生态链建设、全责任链落实”方式,累计投入1300万元资金支持园区发展壮大紫茶产业。坚持“以大带小”模式,引入郊纳八步农业综合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产业发展思路建立“大紫茶园”,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郊纳镇11个村级合作社建成11个村级“小紫茶园”,有力有效带动脱贫户参与茶产业发展,涉及农户2157户、9706人,其中脱贫户1166户、5247人。
突出消费帮扶,赋能“我在贵州有个园”发展新优势
充分利用广东消费市场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的优势,结合“我在贵州有个园”活动,惠东望谟协作在资金支持、技术推广和市场推广方面下功夫,引进望谟县易丰供应链有限公司,采用“以销定产”订单式销售模式,保障销售问题。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230万元,用于实施2023年“黔货出山”农特产品销售奖补项目,充分用好政策,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兑现相关补助,为解决庭院特色农产品规模小、流通少的问题。借助惠州帮扶契机,组织望谟县20家企业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贸流通企业、“832”平台等多渠道、多途径销售农副产品。目前,广东采购贵州农副产品金额为7700万元,以“黔货出山”消费帮扶赋能“我在贵州有个园”发展新优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