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中山构建线上生态环境局 实现数字精准治污

李佳颖 朴馨语
2023年06月18日11:24 |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为提升环保监管水平,实现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可控,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依托信创国产化技术,打造中山智慧环保平台,构建数字化业务体系和线上生态环境局。这一举措为实现科学、依法、精准治污提供有力保障;为环保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为持续改善中山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奠定基础,提升整体环保工作效能。

自主可控,广东首个市级信创智慧环保平台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及软件应用,打造广东首个依托信创技术实现的智慧环保平台,具有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等优势,有效保障环保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信创国产化替代后的可用性与稳定性、适配性、系统性能等难题,项目团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决,攻克了信创技术集成难、标准高的难关,完成了信创落地的实践,展示了信创技术的成熟和可靠。

信创技术架构图。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数据大汇聚,打造最全市级生态环境数据集

智慧环保系统实现了环保数据的汇聚、标准化、共享和应用。通过打通环保专网、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互联网等网络,实现了国、省、市三级超70个业务系统,近三十亿条数据的汇聚,覆盖了水、气、土、固废、环评、排污许可等环境业务数据,以及气象、水务、电力、国土等与污染源相关的数据,实现信息统一汇集。同时,项目打造了中山市生态环境专题库,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统一标准、统一汇聚、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共享出口,确保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可信。依托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中山市大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编目挂接,实现省、市、局横纵双向共享体系,推动数据面向政府机构、企业、群众等群体进行共享,切实发挥数据应用价值。

系统大集成,全面统一平滑演进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推进系统的全面集成,建设了双中台、服务化的策略,数据中台负责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和分析,为业务中台提供数据支撑和智能决策。业务中台负责业务的协同、流程和监管,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菜单式集成、统一任务待办、统一消息提醒、统一调度。同时通过与粤政易的统一认证对接,实现了一码登录的功能,提高了账户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形成方便管理、易于运维、平滑演进的生态系统。

业务大协同,大小闭环智慧管控

中山生态环境局通过业务梳理,设计了两个数字化闭环流程:一个是涵盖隐患发现、信息推送、现场处置和效果确认的企业服务小闭环流程;另一个是涵盖问题线索产生、现场执法、执法监测、问题整改和问题关闭的环境执法大闭环流程。

项目采用“智慧调度”模块来承载小闭环流程,助力企业及时改正问题和提升企业环保意识。运用分布式线索生成机制承载大闭环流程,在各业务系统中嵌入数字化线索生产点,在执法系统建立“线索归集器”,方便统一处置和自动闭环。数字化闭环流程使环境管理全流程可跟踪、可观察、可度量、可回溯,支撑城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决策一站式,全景指挥效能提升

“全要素一张图”,是项目将看数、告警、指挥调度深度集成在一起而打造成的一站式决策指挥作战图。任务通过智慧环保平台的“智能调度”工具推送到相关业务系统,办理结果反馈回“全要素一张图”,完成告警事件的闭环。

全要素一张图。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全要素一张图”支持市局和23个镇街分级视图,一次建设多个单位使用。统一梳理水、气、土、固废、执法等各方面的业务规则和数据,制定分级告警规则和统一上报规则,“全要素一张图”主页面展示重大告警事件,方便领导关注重点;分要素视图展示所有告警,由业务科室负责处理。告警事件和环境现状信息实时展现在一个屏幕上,实现中山市生态环境整体态势的全面掌握,快速锁定最新的“热点”告警事件,实现问题的无死角发现和自动推送;领导和管理人员可根据告警信息发起一键调度,统筹指挥,提高决策效能。各部门根据线上调度任务,快速联动,实现线上业务协同闭环。

信创技术先行先试:让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更安全

在国产核心技术应用上先行先试,从基础硬件到环境业务应用层,主要涉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防风险能力。项目系统自上线以来,已平稳运行超过一年的时间,未出现网络安全重大隐患,总体信息化系统呈稳定、可控态势;通过项目的实践探索,总结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信创项目建设成果经验,可为省内其他后续的信创项目建设提供可参照的信创经验。

数据汇聚与资产化:实现数据高效共享和二次增值利用

项目回流了国垂、省垂23个系统数据,同时通过汇聚全市涉环保类数据,实现了数据大汇聚与资产化。自2022年以来,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在省、市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编目资源目录总数已超过300个,目录挂接率、推数率均达到100%。2022年至2023年审核对外共享的目录数量超过150个,共享数据量达上千万条。

企业画像(企业特征截图)。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项目基于汇聚的数据,形成了“一源一档”“企业画像”“智能报表”等数据应用,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 “一源一档”解决了过去信息分散的问题,平均完整地检索一个企业的信息从过去传统方式的几小时以上缩短到了几分钟。 “企业画像”解决了过去执法人员检查企业事前无法掌握企业的风险信息的问题,执法人员前往执法检查时可通过APP即时获取到“企业画像”推送的企业风险信息。 “智能报表”解决了过去找数据难的问题,基于汇聚的大量数据,平台目前形成了涉及空气质量、污染源、执法等,共计15类常用报表,业务工作人员只需在系统按需订阅,系统将定期自动推送最新报表。

系统大集成:实现新旧系统“五统一”

通过实施系统大集成策略,项目平台实现了新旧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菜单式集成、统一任务待办、统一消息提醒、统一调度。

通过省统一身份认证集成20多个自建系统,外链集成130多个非自建系统,实现减负增效;通过统一消息和待办集成将所有自建系统的政务侧消息、待办统一通过粤政易进行推送,实现了消息接收途径的统一、线上信息的“0”漏接。

规范系统演进。项目平台通过省统一身份认证,已实现20多个自建系统的菜单式、单点登录集成。项目建成以来,已有中山市无废城市管理平台、智能执法系统等新建系统通过该方式进行开发建设,实现深度集成。同时,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在2022年先后印发了《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信息化系统建设管理办法》《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度文件。

业务串联大协同:政企事务一网通办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通过信息化手段,在线上打通了各个系统的对接壁垒,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构,推动各部门的业务联动,实现了线上企业管理小闭环和执法大闭环。

在企业管理小闭环的应用上,2022年下半年至今,项目通过自建的公众侧平台和粤商通平台,向公众推送政策法规230多条,政策解答超100条,完成线上工单处理近100单;向智慧园区自检自查试点企业推送整改问题并完成申报反馈超300次,整改完成100余次,帮助企业对发现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提高企业环保自主管理意识与水平。

在执法大闭环的应用上,项目通过对接所有自建系统信息,实现违法线索的线上移交,2022年下半年至今,全局已有近20类线索实现了线索的移交、办理、反馈的一整套闭环处理流程。自项目运行以来,每类线索的移交处理时间较过去线下方式节省5个小时以上。

智慧调度模块截图。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助力智慧决策:一图看数、一网告警、一键调度

项目平台通过环境质量数据、污染源数据和报警信息的高度集成,以业务链条的重构汇聚所有业务系统,实现了要素总览、问题总览、根因筛查、调度指挥的一站式决策管理,助力环境管理工作高效、高水平开展。

一图看数,总览态势:水、气、土、污染源、固废、执法、视频监控等数十万条全要素数据一图展示,实现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全市环境状况的全面掌握。

一网告警,锁定重点:污染源超标、空气质量超标、水质超标、AI智能抓拍等多个系统产生的报警、预警信息自动实时推送到全要素一张图上,实现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一图可实时掌握全市环境警报,进行环境问题的实时分析研判。

一键调度,敏捷行动:对产生的报警信息可根据规则自动发起调度和人工一键发起调度,协调相关部门快速联动,实现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线上实时跟踪和进度督办,提高管理效能。

(责编:朴馨语、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