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产业链 创新推动阳江海上风电产业蓬勃发展
人民网广东3月30日电 (朴馨语)3月29日,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2023)在阳江海陵岛开幕。本次大会以“御风逐海 赋能未来”为主题,以推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应用创新为主要内容,搭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内外政商人士、专家学者、行业领袖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协作机制,汇聚优势资源,孵化创新成果,推动海上风电产业蓬勃发展。

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2023)开幕式现场。梁文栋 摄
据了解,近年来,阳江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基本构建起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体系。全市规划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第一批1000万千瓦共18个海上风电项目已全部核准,总投资约1742亿元。
此外,阳江正在全力推进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建设。《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规划》于2022年6月28日印发实施,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由阳江港、长洲、金朗岛三个片区组成,形成“一港一城”两大功能板块总体空间布局,生产核心区规划建设7.4平方公里的广东(阳江)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基地。
阳江市委副书记、市长余金富表示,阳江是国家新能源基地、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阳江绿色能源产业飞速发展,“风光水火气核储”多能齐发,海上风电产业在短短五年多时间,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蝶变,具有资源规模大、产业链条全、配套服务优、市场条件好、发展前景广等优势。
开幕会上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签约项目共12个,投资总额695.8亿元,涉及抽水蓄能、动力电池、共享储能、运维中心建设、“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智能电机生产等项目。

企业专家对话现场。朴馨语 摄
开幕会后,还举行了院士专家高峰论坛、海上风电创新技术论坛、海上风电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论坛、海上风电安全管理论坛和海上风电产业链金融服务论坛,同时还围绕深远海开发、融合协同、持续降本、技术创新等相关话题,邀请多位企业专家展开对话,探寻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能源转型的新路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接受记者采访。朴馨语 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表示,气象问题对于海上风电产业非常重要,要着力培养气象人才,与风电专家一起合力解决海上风电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他相信,多方合力一定能够把阳江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风能示范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侯保荣认为,海洋腐蚀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做好腐蚀防护,就是增加GDP。如果腐蚀防护措施到位,25%—40%的腐蚀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据悉,接下来,阳江将打造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引领区、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风电科技创新策源地、全球化海上风电母港及产城融合发展新典范。争取到2025年,阳江国际风电城的产品和技术覆盖全国并辐射至东南亚地区,风电产业链年产值超1000亿元;到2035年,阳江国际风电城的技术和产品覆盖亚洲并辐射全球,风电产业链年产值超2000亿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