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全国首个!广州出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

2023年03月10日10:01 |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广州3月10日电 (宁玉瑛)建设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打造2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培育4个枢纽型国际知名商圈,打造5个高端餐饮集聚区,支持在广州东站、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等口岸开设口岸免税店......3月8日,《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正式印发实施。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个以国际消费中心为主题的城市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指出,广州将锚定“国际”重要方向,“消费”核心功能,“中心”关键定位,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预计用5年左右时间,将广州打造成全球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中国现代消费潮流的标杆城市、汇聚区域资源的大湾区消费枢纽,让千年商都再次绽放商业活力。

图片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用5年左右时间 基本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发展规划》指出,广州具有“千年商都”“世界工厂”、国家中心城市、地处大湾区中心等多方面优势,但在品质化程度、品牌化程度、国际化水平以及体系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弥补不足,适应新发展阶段国内消费升级和消费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发展规划》明确,广州应以高站位、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将广州建设成为消费人群高度汇聚、消费文化繁荣发展、消费场景新型示范的千年商都,为活力全球城市建设注入新的动力,打造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新时代示范、“四个出新出彩”的代表典范、人民美好生活的广州样本,实现“广聚天下客、广卖天下货、广货卖天下”,成为全球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中国现代消费时尚潮流的新标杆。

《发展规划》指出,广州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大协同、创新资源大集聚、国际交通大枢纽、国际贸易大通道、消费潜力大释放优势。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制,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围绕“产业型”“流量型”“服务型”特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力提升广州国际知名度、通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增强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更好汇聚全球消费资源、吸引全球消费人群。

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湾区制造”引领、全球资源荟萃,错位互补协同、城乡生态包容,文商旅体融合、岭南文化凸显,自由便利流动、交向互济共进,面向世界的数智化、时尚化、现代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焕发“千年商都”的经典魅力与时代活力。

建设“一带两区一轴”世界级消费功能核心承载区

在发展布局方面,《发展规划》指出,广州要对标全球顶级消费中心城市,围绕“国际范、广州味、强强项、补短板、增供给、优环境”,结合广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深化提升,系统谋划广州“世界级消费功能核心承载区—消费促进区—产业消费示范园区”消费空间格局。

打造国际大都市“一带两区一轴”世界级消费功能核心承载区。依托珠江打造世界级消费服务业发展带,聚焦中央活力区和南沙滨海新城打造国际文化旅游消费地,拓展提升城市新中轴打造消费地标聚集地。

图片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构建“5+2+4+N”总体商圈布局体系

加强规划引领,构建“5+2+4+N”的总体商圈布局体系,推进广州城市商业空间集聚发展、复合发展、品质发展,着力破解优质零售商圈单中心集聚、外围商圈发育不足的短板,提升消费空间的系统性、标志性、引领性,塑造消费新场景、新地标。

《发展规划》指出,要建设5个世界级地标商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标志性商圈,树立全球消费潮流标杆;要打造2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岭南特色商圈,增强特色商业街区吸引力;要培育4个枢纽型国际知名商圈,发挥集聚辐射国际国内,引领带动湾区作用;要打造若干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型城市级商业中心,提升优质零售商业消费服务水平;要发展国际化新型社区商业,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5分钟便民生活圈。

图片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各区协同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聚焦珠江高质量发展带、中央活力区、五大新城与交通枢纽地区,结合各区特色资源与发展基础,开展各具特色、差异化推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动一批新场景、新地标示范项目建设与落地,实现各区协同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发展规划》对各区发展提出指引,越秀区要建设广府文化引领型国际消费城区;海珠区要建设数字会展平台型国际消费城区;荔湾区要建设岭南文化引领型国际消费城区;天河区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城区。白云区要建设活力时尚特色枢纽型国际消费中心;黄埔区要建设数字科技引领型国际消费城区;花都区要建设商旅融合枢纽型国际消费城区;番禺区要建设时尚经济引领型国际消费城区;南沙区要建设粤港澳滨海型国际消费城区;从化区要建设康体特色引领型国际消费城区;增城区要建设商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型国际消费城区。

(责编:宁玉瑛、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