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培养“法律明白人” 探出乡村治理新路

兴宁市持续深化“智慧司法云”建设以治理有效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022年03月16日11:15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培养“法律明白人” 探出乡村治理新路

  村居微型调解庭内,村干部、“法律明白人”为村民调解矛盾纠纷。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村干部请教“法通小博士”,学习掌握更多法律知识。陈泽铭 摄

  治理有序、产业兴旺的陂蓬村。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法律服务供给不足、可持续性保障困难,是当下农村地区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法律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挑战。

  去年11月,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提出把“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纳入法治社会建设和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作为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

  “就是让身边人解决身边事。”这是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妇联执委罗伟兰对“法律明白人”的理解。“我们人熟、地熟、事熟,更容易取得各方信任,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据其介绍,该村2021年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1起。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近年来,兴宁市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智慧司法云”项目建设,加大“法律明白人”培养力度,将法律公共服务网络延伸到最基层,完善基层治理,有效化解矛盾。据统计,项目建成至今,兴宁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咨询量达46586人次,业务办结量达12501件。

  转机

  “问题村”飘来一朵“智慧云”

  3月的陂蓬村,春意绵绵,阳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村居微型调解庭。

  庭内,村民陈老伯与施工方负责人罗先生相对而坐,一边是调解员、书记员、村民小组长代表,另一边是法律机器人“法通小博士”以及视频连线的专业律师,10多名“法律明白人”围坐其间。

  没有面红耳赤的激烈争吵,没有唾沫横飞的互相指责,谈诉求、讲法律、想办法……朝着同一目标,在场人员仅用半小时,就化解了一起因修路挖崩村民鱼塘引发的矛盾纠纷。

  “当面把事情摊开讲明白,机器人和律师没有任何偏向,让人心服口服。”对于调解结果,陈老伯很是满意,“换个角度想,其实大家都是为了村里,当然要支持。”

  同样,施工方负责人罗先生也满意地在调解书上签下了名字。“相当高效!我们会尽快对村民的鱼塘进行修复。”罗先生坦言,他在其他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没有村干部从中调解,工程进度便会受到影响。

  陂蓬村位于梅州兴宁东部,总人口1386人,总面积5.22平方公里,曾是矛盾多发的“问题村”,每年发生的矛盾纠纷都达上百宗。

  在该村党支部书记陈焕新看来,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陂蓬曾是省定贫困村,发展滞后,村民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村里的项目越来越多,由土地流转等衍生而来的矛盾也越来越多。

  虽然已有村居法律顾问,但每月仅8小时的服务时长,远不能满足村民的法律服务需求。“关键是我们村干部没有专业法律背景,以往只能将纠纷积累在一起,等村法律顾问进村时一并处理,解决问题的周期太长了。”罗伟兰指出痛点,“整天吵来吵去,还怎么发展!”

  一边是日益积累的矛盾纠纷,一边是供不应求的法律服务资源,由此引发的问题,一度影响了乡村振兴项目的推进。

  转机,源于一场基层智慧治理实践。

  2019年4月,“智慧司法云”项目在陂蓬村启动试点建设,在帮扶单位广东省司法厅的牵线搭桥下,该村引进“法律机器人”,打造全国首个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远程调解等法律服务。

  “前方是驻村的‘法律机器人’,如果解决不了问题,还有24小时在线的律师团队可为村民提供远程调解、法律咨询、书写法律文书等法律服务。”广东定海针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超本介绍。

  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落户,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建设,将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延伸至乡村最基层,提高了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但这还不够。

  “平台对于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我们还得在前端做功夫,从源头上减少矛盾,提升村民法治素养,引导村民知法、守法,这才是长久之计。而这,需要一支扎根基层、人熟地熟事熟的普法队伍。”说着,陈焕新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法律明白人”。

  探索

  24名“法律明白人”走马上任

  所谓“法律明白人”,是指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民。他们能及时了解村民的法律需求,用法律方法化解矛盾,提升村民的法治素养。

  “陂蓬村选‘法律明白人’的标准有三条:会操作智能手机、高中学历以上、积极参与村内事务。”陈焕新说,在村“两委”干部中先行培育4人的基础上,2021年该村“法律明白人”队伍扩大至24人,以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老党员为主。

  陈冬英是陂蓬村“法律明白人”队伍的一员,也是一名退休村干部。上任伊始,一个难题便摆在她面前。

  彼时,陂蓬村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正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但有10户村民不同意。“他们长期在外工作生活,又想保留自家土地的使用权,迟迟不愿签字。”陈冬英说,由于找不到突破口,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恰逢春节村民返乡,陈冬英打算从宗亲关系入手,换个思路再试一试。

  她将突破口瞄准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一户村民,趁着入户拜年,与一家老小拉家常、讲政策、说道理。“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村民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村委会可以收回承包地。大家流转土地扩大农业种植面积,也是为了做强村里的产业。”结束铺垫,她翻开法律条文,指着里面的内容敛容屏气地说。

  最终,该户村民同意签字,并带动了其他9户跟进。

  梅州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谢明认为,乡村“法律明白人”土生土长于农村,根植于群众内部,既依法化解问题,又发挥地缘感情优势,法情理结合,有效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

  不过,乡村“法律明白人”不是科班出身,需要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才能真正知法、懂法、用法、普法。为此,司法部门、律师及村民进行了多方探索。

  据兴宁市司法局普法办公室主任邓伟国介绍,该市已制定“法律明白人”目标,对“法律明白人”开展集中培训(轮训),确保每人每年完成不少于8课时的学习辅导。

  “内容方面一定要接地气,我们选取了《民法典》《乡村振兴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并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开展培训,力求实效。”邓伟国说。

  驻村律师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开展专业法律培训。“除了定期的线下培训,我们也会不定时开展线上讲座,并把讲座视频分享给他们,供大家学习讨论。”李超本说。

  回到陂蓬村,村干部、“法律明白人”陈文彬掏出手机,打开置顶的“陂蓬村党支部”微信群,冒充客服诈骗、邻里纠纷调解方法等案例链接占满屏幕,每个链接下面都有数条长语音。“我们每天都会在群里分享些案例,学习完大家再讨论各自的看法。”陈文彬说。

  系统的培训带给这支队伍更多的底气。

  不久前,陈文彬遇到了一起村民安装水管占用邻居用地的纠纷,在调解现场其搬出《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很快便让剑拔弩张的当事双方冷静下来,顺利化解了这起纠纷。

  蝶变

  解纷聚人心 发展添动力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时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在陂蓬村委会集约复耕的69亩土地上,头戴草帽、脚穿水鞋的农人开始了新一轮的耕耘。

  “村子在变,人也在变,矛盾少了,产业多了。”望着田野里忙碌的身影,81岁的老党员、“法律明白人”陈饶章感慨万分。

  系列举措之下,陂蓬村矛盾纠纷已从过去每年上百宗降至十余宗。“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就地化”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不是大话,通过渐进式调解,绝大部分村内群众的矛盾都可以搞定。”陈文彬补充道,24名“法律明白人”一旦发现村民有矛盾就先行调解,解决不了再交给村居微型调解庭,由村干部利用自身业务知识和经验进行调解。

  如果矛盾双方对村干部的调解不满意,或是村干部需要更多的法律知识来协助调解时,则会请教“法通小博士”,或通过现场连线方式,由专业律师进行最终调解。

  “到了这个阶段,大部分问题都能圆满解决。”陈文彬说,如果问题实在棘手,则依托“智慧司法云”项目,请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出手解决。

  问题少了,人心聚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去年,该村发动村民自筹资金对全村6个老祖屋进行修葺,家家户户都主动捐款,短短时间内就筹资300多万元。

  “前面花这么大力气做好治理工作,为的就是今天这样的局面,为的就是聚集人心,为的就是将村干部的生产力从调解一桩又一桩的矛盾中解放出来,专心谋项目、推项目、促振兴。”对村里治理取得的成效,陈焕新比喻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正如陈焕新所言,有了坚实的治理基础,陂蓬村乡村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

  2018年,该村1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脱贫。彼时流转的千亩荒地已变为高山茶油、单枞茶、百香果等农产品种植基地,实现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同时,依托“互联网+农产品”等形式,陂蓬村农产品走出围龙、走向全国,仅半年的销售额就有5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4000多元提高至2万多元,村集体收入从不足1000元增至40多万元。

  地图比例尺缩小,“智慧司法云”工程正在兴宁全市铺开。截至目前,兴宁已完成1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62个村(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累计128个实体平台点位投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在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项目评选中获评优秀普法项目,并作为法制乡村数字化的典型案例成功入选中央网信办等7部委联合编制的《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

  名词解释

  “法律明白人”

  指具有较好法治素养和一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实践,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村民。

  典型案例

  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

  选用标准

  会操作智能手机、高中学历以上、积极参与村内事务。

  队伍规模

  从最初4人扩大至24人,以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老党员为主。

  调解效果

  矛盾纠纷从过去每年上百宗降至十余宗。

  ■声音

  梅州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谢明:

  完善机制+精准服务

  深化乡村治理

  法治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兴宁市径南镇陂蓬村在农村法治建设中,打造了全国首个数字乡村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并培育了24个“法律明白人”,成为乡村普法队伍的生力军。基层智慧法律服务对乡村治理有何积极意义?如何进一步发力?南方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梅州市法学会常务理事、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谢明。

  南方日报:您如何评价陂蓬村的基层智慧司法实践?

  谢明:陂蓬村打造基层智慧法律服务平台的做法体现了“智治”与“联动”两个特征,实现矛盾化解目标的共识达成、政府治理职能的适应调整、技术赋权赋能的深度嵌入。

  引进“法律机器人”、培育“法律明白人”能有效破解农村法律服务人才资源匮乏、农民群众法律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等突出问题;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群众诉求的“一站式”受理与解决,也可以借助信息平台的力量整合司法、行政、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治理资源与专业力量,实现了多元主体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时有了技术支撑。

  农村普法工作的推进需要针对农民生活中的现实需求而有重点、有目的地推进,需要了解农民日常生活中对法律的具体需求,将解决农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普法教育联系在一起。

  陂蓬村的做法正是把握了“普法是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思想主流,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让广大农民真切地感受到“平时所学到的法律知识,是能够真实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疑难问题的”。这种做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公信力,从而提高村民的主体意识,推动农村的民主政治秩序的完善,助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南方日报:在法治乡村建设中,培育“法律明白人”还需注意哪些问题?

  谢明:乡村“法律明白人”土生土长于农村,分布在农村各个地方,可以在农村的普法和法治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乡村治理、法治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也可以为基层民主自治创造良好氛围。

  然而,作为一项起步不久的基层治理创新举措,在实践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难题。我认为,“法律明白人”的培育、使用要考虑两个问题。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配套机制。在已有“法律明白人”的选拔与培养机制之下,要完善评价与考核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工作激励机制等。完善的配套机制加上因地制宜的创新模式,才能使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落到实处。

  其次,农村普法要打破盲区僵局。我国农村经过长期的普法宣传,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要使农村法治建设更加健全,需要更为具体的措施来实施普法教育,进行精准普法。比如,农村留守儿童、老人比较多,针对这部分人要进行相应的思想引导与精准服务。(记者 黄韬炜 陈泽铭)

(责编:张晨牧、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