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深圳罗湖:住有所居 住有所管 住有宜居

2020年04月18日08:37 | 来源:人民网-深圳频道
小字号

4月17日,深圳市罗湖区“双周发布”举行住建专场。 王星 摄

  人民网深圳4月17日电(吕绍刚、王星、申阳洋)“这次免租不需要免租对象主动申请,由我们来为租户办理租金减免手续。”4月17日,在深圳市罗湖区“双周发布”会上,罗湖区住房和建设局局长马晓东介绍,为支持辖区有关企业和家庭(个人)共渡疫情难关,近日,罗湖发布关于公租房和人才住房租金减免有关事项的通告,将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减免2月份和3月份的租金。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数据显示,2012年来,罗湖以“保基本”“重人才”为原则,共完成筹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29622套,供应9336套。

  “在粤港澳大湾区与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进程中,我们一直积极探索与其相匹配的住房建设与管理模式,就是如何在‘住有所居’的基础上,通过监管与服务,实现‘住有所管’,打造‘住有宜居’的罗湖模式。”马晓东说。

  多渠道 构建多主体供应住房保障体系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既面对着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又面临着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将引进大量人才,对住房保障提出更高的挑战。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

  为了寻找解决住房问题的最优方案,罗湖与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共同组建罗湖人才安居有限公司,试点“政府+企业”的模式。“也即是由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准入门槛和条件,由企业负责运营管理,实现了人才住房规模化供应和专业化管理。”马晓东解释。

  根据该模式,罗湖先后规模化租赁深业东岭、万科泊寓、招商开元、深南广场等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的项目。

  城市更新配建,也是罗湖筹集住房的重要途径。2019年,罗湖向辖区52家重点科技企业及引进企业配租交付170套银湖蓝山人才住房。“这是罗湖区城市更新配建最早成功的一个项目。”马晓东说。

  罗湖在每年推出一定房源的同时,还发放货币补贴,从“实物+补贴”的方向出发,突破房源筹集困难的瓶颈。

  “十三五”以来,罗湖面向企业配租人才住房3223套,发放人才货币补贴7786.7万元。同时兼顾解决产业菁英人才、医疗、教育等人才住房困难。另外,“十三五”以来,罗湖年均发放廉租保障对象货币补贴300户,累计发放1667万元,对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未来,我们将优化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机制,结合罗湖市场租金水平和保障对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租赁补贴标准,探索发放租房消费券、市场租金补差等多种形式扩大货币补贴的保障覆盖面。”马晓东说。

  面对辖区土地的限制,罗湖也将筹集住房的范围扩大,与相邻的城区合作,通过异地购买或租赁的方式,跨区域筹措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建制度 精细化机制保障租售公平

  “住有所居,还有赖于制度的建立。”马晓东认为,罗湖区在对接市级政策的基础上,健全完善适合罗湖的制度,最为突出的便是出台城市更新配建、棚改、物业专项资金等方面政策文件。

  近年来,罗湖城市更新项目不断增加,但是,缺乏具体细化的操作准则,规划建设、收购移交、配租配售、租售后管理、公开共享信息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019年底,《深圳市罗湖区城市更新项目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这一文件的公布,明确住建部门、人才住房专营机构等各方职责。市民在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精准找到相关部门,避免出现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办事更流畅、效率也更高。”马晓东说。

  为加快保障房的建设进程,罗湖在保障房规划建设前期,严格落实保障房用地指标,明确审批时限,完善绿色通道审批制度;积极协调多部门联动配合,做到联审联批,提高审批效率;采用“企业承诺+后评估”、压缩审批备案时限等方式简化流程。

  同时,罗湖充分利用信息科技强化租后管理,实现对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动态监管,严肃处理各种违法行为,确保住房保障资源公平善用。

  为保障住房建设管理链条顺畅运转,罗湖还制定66项工作制度,编印《深圳市住房建设常用法规规章政策文件汇编》及《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将78项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流程规范化。

  细服务 软硬件加持打造宜居环境

  在去年出台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过往大家常说的“住有所居”,升级为“住有宜居”。

  “一字之差,代表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马晓东说,为了实现“住有宜居”目标,罗湖在筹措房源时,优先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齐全的区域。同时,大力推进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

  此外,罗湖在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筹建中突出绿色、环保理念,探索全面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

  提到住房的操心事、糟心事,很多人吐槽最多的就是物业服务。在马晓东看来,引起如此多矛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业主、物业服务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管理不透明。

  作为大陆物业管理的发源地,罗湖一直引领全国物业管理行业的潮头。这一次,罗湖再度先行出发,建立“罗湖物管”数字平台。

  通过该平台,业主可以在手机上便捷查询到物业服务企业的合同、维修基金的缴纳以及使用、物业服务资金的使用、小区物业管理的其他有关信息。

  目前,已注册“罗湖物管”的物业项目有1086个,注册率达到92.6%。马晓东透露,下一步,罗湖将打造全国首个由5G技术支撑从而实现智慧物业管理的区域。

  另外,罗湖在全国率先探索“互联网+物业公益法律服务”模式,宣传普及物业管理法律知识。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住房的需求和向往。”马晓东说,建设宜居乐园,是罗湖坚定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懈探索,实现住有所居、住有所管,打造与先行示范区相适应的‘住有宜居’的罗湖样板。”

(责编:陈育柱、李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