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发布
4月13日,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2020)”(下称“‘双一流’大学榜”),以人才培养指数、科学研究指数、社会服务指数和综合声誉指数四个一级指标构建综合指数,对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含军事院校,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实行“一个校名、两地办学”,分别进行评价)进行评价,同时推出“人才培养TOP100”、“科学研究TOP100”、“社会服务TOP100”和“综合声誉”等四个子榜单。
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评价体系
国内外知名的大学评价体系,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GDI智库发布的系列大学排行榜,打破“重规模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科研轻育人、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科”等误区,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GDI智库发布“‘双一流’大学榜”,全面评估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测量“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建设成效,用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评价结果,旨在尝试建构中国特色的大学评价体系,打造世界大学评价的第三极。
以内涵发展统领“双一流”评价
“双一流”大学榜坚持大学评价的四大国际通用标准:结果导向原则、协商评估原则、多元评估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双一流”大学榜以内涵发展统领“双一流”评价,破除“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破除“SCI至上”。此外,榜单着重分类评估原则,拒绝“一把尺子量天下”,倡导高校立足自身定位,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绩效。
四大一级指标综合评价
人才培养指数的评价原则是“产出为主,投入为辅”,通过高校高考录取分数、考生向往度、毕业生薪酬、雇主满意度、人才卓越度和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等二级指标,评价“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
科学研究指数以“知识生产深度为主,广度为辅”作为评价原则,聚焦高校的科研成果,在对高校学科基础水平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分类评价文科、理工科高校科研产出指数,研判高校知识生产的深度和广度。
社会服务指数理工科与人文社科并重,强化分类评价,衡量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引领和服务功能。
综合声誉指数所反映的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从国内声誉与国际声誉两方面分析和展示高校的社会声誉。
长期以来,GDI智库不断拓宽和完善大学评价覆盖领域,特色鲜明的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趋于成熟。“‘双一流’大学榜”的发布,标志着“广州日报系列大学排行榜”已形成成熟的“3+1”的评价格局,即三个综合性榜单和一个单项类榜单:“‘双一流’建设大学百强榜”、“应用大学排行榜”、“高职高专排行榜”和“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