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广东绝对可以引领中国下一个30年发展

人民网 吕绍刚 王星

2018年06月14日00:02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接受人民网专访。朱唯信 摄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富士康也迎来投资大陆30周年:

  1988年,38岁的郭台铭来到深圳,创办了富士康在大陆的第一家工厂。

  昔日的“三来一补”企业,如今已成长为年收入近9000亿元、拥有员工120万人的全球最大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

  “很高兴自己能成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近日,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接受人民网专访,讲述富士康如何抓住改革开放历史机遇,在祖国大陆扎根发展的点点滴滴。

  “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广东绝对可以引领中国下一个30年的发展。”郭台铭表示。

  谈改革开放

  从吃鸡蛋到吃鸡腿,物质丰富是最大的改变

  人民网: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较早来大陆投资的企业家,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这一进程?

  郭台铭:过去30年,我亲眼目睹了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也很高兴自己能成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1988年5月,郭台铭(左二)到深圳考察。富士康 供图

  我父亲是山西人,母亲是山东人。1987年,我以探亲的名义,第一次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从山西晋城老家返程时,我顺道来深圳考察,一路上看到的改革开放气象,让我非常激动。中央和广东省领导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和魄力,也让我非常佩服。

  1988年,我在深圳宝安投资开办了在大陆的第一家工厂。刚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山洼子,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每个人都要穿上大大的雨鞋。不过,当时整个深圳也没有几条完整的马路,不像现在,要找一条破碎的马路反而很难。

  那时,我们只有自己搞基础建设:买水管、买电管,甚至所有东西。第一年,我自己也在货柜屋里办公,顶着近40℃的高温。

  但我们很怀念那个时候。当时不管外商、台商,还是来自各地的工人,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人人心里都有股劲,要加速干、加油干。

1988年11月,郭台铭与工人一起在食堂吃饭。富士康 供图

  我出差过来,跟同事们住在一起,发现大家每顿都要吃一大碗饭,因为油水不够。那时候,我就说,至少让同事们每天吃一个鸡蛋,为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后来,我又规定,要让他们吃鸡腿。几万个员工要吃鸡腿,一只鸡只有两个腿,我们就去整个市场收购,从周一一直买到周五,放冰箱里冻着。这样才保证周六加餐时,每个人都能吃到一个鸡腿。

  但是,很多工人问:“能不能不要吃鸡腿,换成钱给我们?”我问为什么,他们说,省下来的钱可以寄回家里去。

  在1988年,一个来自农村的工人的收入将近200元钱,比他们家乡的中学校长赚得还要多。当时的伙食费是一个月240元,如果加到工资里,他们宁可吃一碗白饭,就点辣椒、咸菜,也要攒下钱寄回家去。

  我说,用鸡腿换钱是不行的,大家的营养得不到保障。我们后来就逐步调工资。跟工人们在一起,才能知道他们的需求。

  今天人们吃个鸡蛋、鸡腿,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但在30年前,这些东西却是非常珍贵。生活物质上的丰富,是这30年来我感受到的最大改变。

  谈产业工人

  从“手心向下”到“手心向上”,第一代工人特别爱加班

  人民网:富士康目前在全球有120万名员工。和30年前相比,中国的产业工人群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郭台铭:富士康的第一代产业工人,大多都是农民,入厂前从事“手心向下、手背向上”的田间劳动,晒得黑黑的。

  那时候,我们到每个地方去招工,都有源源不绝的人来应聘。来到工厂后,他们非常努力,很快就成为优秀的技术工人。

  当时,劳动合同法对工人加班规定很严,一周只能加班36个小时。但这一代产业工人都特别爱加班。

  他们的底薪是200元,平时加班有1.5倍工资,周末是2倍,算上加班费和全勤奖金,一个月收入可以达到500—600元。厂里管吃管住,一半收入可以寄回家。干三年,许多人都在老家建起了新房。农村的生活也改善了。

  其实,富士康很早就提出要发展自动化,发展机器人,但不敢引进:要是机器人都取代人了,那人做什么?

  这种情况,到2006年、2007年,发生了变化:工人们不愿意加班了。年轻人觉得,加班太累了,要出去玩。

  这就是第二代产业工人。这些孩子小时候,父母在外面打工,往往被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他们这个年龄,手心是向上的,缺什么伸手找父母要就好了。

  工人们的需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衣食住行,渐渐转向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单调的体力劳动,很难再引起他们的兴趣。

  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逼着我们改进机器人,除非我们放弃制造。服务业都在搞无人商店。将来,人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在休闲娱乐与学习上。

机器人把工人从流水线上解放出来。富士康 供图

  我们现在已经大量使用机器人,把单调的活拿走,把工人从流水线上解放出来,让他们更多地用头脑去参与创新。工人可以做软件,做编程,做机器人的控制,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层次也得到了提升。

  这就是第三代和未来的产业工人。最近我们的IT学院改成了工业互联网学院,就是希望用工业互联网来取代过去单纯的制造。

  这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产业不断升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带来的必然改变。

  谈创新发展

  “广深高速”是必备能力,创新不是急功近利的事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创新,您有怎样的理解?

  郭台铭:1984年至今,富士康的全球专利累计申请量,在华人企业中排名第一。从最早“三来一补”加工外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我们靠的就是创新。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一次成功的创新。深圳能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为国际化都市,就是最好的证明。

  今年,富士康计划开展园区改造。其中机器人会取代一部分劳动力,劳动密集型工厂会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二三线城市。而过去的老厂房会升级,作为研发产品、创新技术的场地。

  我们在深圳龙华的产业园,预计5年改造完成。产业园门口的梅观高速,我把它当成美国的“280高速公路”,因为我们隔壁就是华为,往南走就是腾讯,大量的创新企业、创新要素在这里聚集。

  “广深高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名字。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的领导者,都一定要具备“广深高速”这四个字的能力。我在这里稍作调整,把它变为“高广深速”,即有高度、广度、深度,才能有速度:

  高度要够,广东要站在高处看世界前沿的技术;广度要够,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最好的技术都可以拿来用;深度要够,不管现在还是将来,核心的技术,关键的组件和设备,我们要自主创新。

  有人问,中国能不能做出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我认为绝对可以。科技创新向来以市场为导向。而广东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珠三角周边人口有6000万—800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市场规模。广东背靠如此庞大的市场,只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未来一定没有问题。

  我认为,我们要引领未来世界科技的创新,以创新来驱动发展。不创新,发展就要停滞,聪明的中国人的脑力就会受到限制。我们应该不停地创新,不要抄别人的,走自己的道路。

  但是,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不能急功近利。例如打造一个操作系统,至少需要20年时间。方向定了,路还要一步一步慢慢走。

  谈对外开放

  广东要打的不是“全运会”,而是“世界杯”

  人民网: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对广东发展作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指示。其中,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您认为广东要如何为全国提供支撑?

  郭台铭:我觉得,广东一直是以外贸出口为导向的。然而,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你的出口加了很多障碍,更希望你进口他们的东西。面对这种贸易竞争,广东现在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方面,外销要提升自己的产品竞争力,要有“芯”,要有“魂”。

  我们在广州增城新盖的厂,是把日本最好的技术引进过来,如8K电视,产量有一半要外销。我们需要提升质量,实现软硬件水平共同提高。

  现在,我们“屏”不缺了,缺“芯”、缺“魂”。我觉得整个广东应该把短板的地方补足,提升技术含量,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这样,才能够跟美日韩同台竞争。

  第二方面,创新市场不要保护,让全世界的技术进来。

  中国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对广东创新发展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市场本身会带动产品的开发。技术是市场导向的,市场要什么,你就开发什么样的技术。

  广东在技术上应该更开放。买别人现成的,还是自主开发?我认为现在过渡时期,应该两者兼顾并存,而且互相竞争。

  关起门来研发,认为自己研发的是最好的,这是保护,不利于提升竞争力。我认为,广东不应该保护,而应该变成一个新的科技实验平台,让世界上的技术都进来,大家公平竞争。如果固步自封,广东的经济会走不远。

  解决好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广东的产品出口会更上一层楼。因为广东已经不能只打广东省运动会、全国运动会了,而是打世界杯、奥运会。

  然而,想在世界上拿一枚金牌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美国、日本、德国这些工业强国不会给你时间。我们先天就比人家弱,只能用中国人的勤劳和聪明去赶超。一遍不行做两遍,两遍不行做三遍,三遍不行做一百遍。

  所以,广东只要继续保持改革开放,保持创新驱动发展,少一点保护,多创造一些公平竞争的环境,我认为绝对可以去引领中国下一个30年的发展。

  谈粤港澳大湾区

  不错的养老地,5到10年超越东京湾成全球第一

  人民网:当前,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细则出台在即。您如何看待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前景?

  郭台铭:最近我常常在想,过几年退休后要到哪里养老。其实广州、深圳和珠海这些大湾区内的城市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照旧金山湾区,创新实力突出的深圳就好比硅谷;广州是商业发达的创新城市,与洛杉矶相似;而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和软件创新中心,更像旧金山;珠海和中山,则好比圣地亚哥和拉斯维加斯,休闲的地方。

  其实早在1994年我就有过一个判断:广州、深圳如果能与香港、澳门协同发展,未来这一地区一定会变成中国和世界的硅谷。现在看来,我当初的判断并没有错。

  从经济体量上来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超越了纽约和旧金山湾区,是仅次于东京湾的全球第二大湾区。我认为,5到10年内,粤港澳大湾区就将超过东京湾,成为全球最大的湾区经济体。

  人民网:广州和深圳同为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广东的两大“发动机”。未来,如何更好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

  郭台铭:广州和深圳是一体两面、各有所长:广州的人才底蕴、商业氛围、省会城市的高度,是深圳不具备的;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移民城市的包容文化、科技创新的氛围是特区独特的DNA。

  我认为,广州和深圳将来一定会融为一体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商业发展从广州起步,而科技创新应该始于深圳。两座城市各有特点,又互为补充,融合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人民网:广深融合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郭台铭:广深融合,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缩影。我认为,交通建设绝对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广州和深圳之间,应该形成一个半小时生活圈。以目前的交通状况来看,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比如,富士康的总部在深圳龙华,我要去广州增城的工厂就很不方便,经常因为堵车花上三四个小时。

  东京湾之所以成为全球第一大湾区,交通便利是很重要的因素。我把富士康总部所在的龙华当做东京的品川。当初品川是东京的郊区,现在品川是东京的市区。品川的交通很方便,有新干线、城际铁路、地铁,还有到羽田机场的单轨列车。这些交通工具让城市之间的距离模糊化,使得湾区内的东京、品川、神奈川、横滨连成一块。

  我出行喜欢乘坐高铁。深圳北站到广州南站只要半个小时,你可以在车上工作。希望广州到深圳之间多开几班高铁。同时,还可以规划城市地铁交通圈,形成几纵几横的交通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应该借鉴东京湾的经验,用交通让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城市,走向同城化开发、同城化发展之路。

  谈实体经济

  闻得到抓得到才是实体,工业互联网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人民网: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已成为享誉全球的“制造大国”,要迈向“制造强国”,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郭台铭:只有实体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中国才能跻身世界制造强国。“中国制造”要成为“中国创造”“中国品牌”,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科技竞争、国力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以广东为例,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聚集、培养人才。而对制造业来说,人才培养需要时间积累。

  在富士康,大学生进来都要从基层技工做起。我们给他一个锉刀打磨模具,要求锉到一根头发丝的七分之一那么细。

  这样的水准,没有10年功夫,加上精密机器,是做不到的。哪怕你是麻省理工、哈佛毕业的人才,都一样不行。因为动手的技术需要时间的积累。

  过去几十年,富士康在制造加工领域积累的技术经验和用心铸就的工匠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些财富得到传承。

“关灯工厂”无人操作。富士康 供图

  人民网:“工业互联网”是近年来富士康提的较多的一个概念。它的内涵是什么?

  郭台铭:如果以人的感官来比喻,眼睛看的、头脑想的、耳朵听的、嘴巴说的都是虚的。在互联网上,你可以下载电子书来看,却不能下载一瓶水来喝。所以我们实体经济,就是鼻子闻的、嘴里吃的、手抓得到的。这就是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我认为,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工业革命。第一次是以蒸汽机、内燃机为代表的硬件革命,充分释放人类的体力;第二次则是释放脑力的芯片革命,使人类从钢铁时代走进了硅时代。第三次是把前两者融合起来发展,实体经济加数字经济,软硬件融合发展。这就是工业互联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推动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我认为总书记的观点非常高瞻远瞩。

  最近几年,“互联网+”的概念很火,就是用互联网思维来提升实体经济的效率,是由虚看实。而富士康多年来一直从事实体经济,希望由实看虚,提倡“+互联网”。每一个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家,都应该拥有互联网思维。

  过去30年,富士康积累了上千万套模具的制作经验。如果把这些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能让我们的产品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

  富士康将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把工业大数据转换为人工智能,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掀开新篇章。这就是工业互联网给实体经济带来的新机遇。

(责编:陈育柱、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