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廣東多項成果入選“鎮館之寶”
粵企上演“機器人總動員”

一聲令下,機器人現場“手工制作”咖啡﹔戴上AI眼鏡,不僅能實時導航,還可查看食物熱量、進行外語實時翻譯……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在上海開幕,廣東人工智能企業整裝亮相,集中展示未來生活場景。
本屆大會展覽面積首次突破7萬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業參展,展出3000余項前沿展品,規模創歷屆之最。這些展品涵蓋40余款大模型、50余款AI終端產品、60余款智能機器人,超百款新品將在此“全球首發”或“中國首秀”。
新技術
機器人出得廳堂入得廚房
在數字華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展台,迎面打招呼的是一個四肢修長的全身紅色人形機器人。音樂響起時,“她”帶來了極具上海特色的歌舞表演《夜上海》,並與真人角色扮演者同台互動。
機器人出得廳堂,也入得廚房。“我想要一杯冰淇淋。”聽到觀眾的指令,機器人抬起左手手臂,拿起紙杯,放置到冰淇淋出口下方,右手精准地握住冰淇淋機的手柄,緩緩壓下,冰淇淋開始順滑地旋轉落進杯子。等杯子裝滿后,機器人立即鬆開手柄,將冰淇淋遞給觀眾。整個過程行雲流水。
在生活服務體驗區,來自深圳的人形機器人企業智平方搭建了一個全場景軟飲吧,讓機器人秒變“全能店員”,一杯咖啡或冰淇淋的制作時間隻需要1分30秒左右。
本次大會可謂人形機器人“總動員”,來自廣東的越疆、樂聚、智平方、帕西尼、廣州裡工等人形機器人企業集體參展。從外觀來看,這些機器人的體型和面部特征越來越像“人”,而“大腦”也變得更加聰明。
當人形機器人“快步”走進現實,企業接單接到“手軟”。眾擎聯合創始人姚淇元透露,今年將按照1000台的規模小批量落地。“我們上線一台、交付一台。”樂聚機器人副總裁柯真東說。
產業鏈優勢是廣東發展人形機器人的一張王牌。天眼查數據顯示,廣東省擁有機器人相關企業約為17.8萬家,位列全國第一。作為全球制造業基地,廣東擁有從核心零部件到整機制造、從軟件開發到系統集成的完整產業鏈。
新應用
AI讓問答互動更有溫度
大會現場,以人工智能、算力、自動駕駛等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領域均有粵企身影。在軟硬件協同的突破中,粵企全力爭奪智能競爭制高點。
來自廣東的科技企業所展出的人工智能產品成為本次大會中的“明星”。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昇騰384超節點”、金山辦公的“‘WPS靈犀’原生辦公室辦公智能體”和OPPO Find N5手機,更是入選了本次大會的“鎮館之寶”。
在雷鳥展台,不少觀眾試戴了AI眼鏡。它能像攝像機一樣,記錄第一視角畫面﹔能將路線信息疊加在現實視野中,實現實時導航﹔還能識別食物熱量、監控股票、進行外語實時翻譯。
佳都知行交通大模型則展示了專業車駕管在線客服機器人,它就像一個“百事通”,擁有最全的車駕管知識庫,能及時快速解答市民在車駕管業務辦理方面的疑問。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大模型可以根據用戶過往信息、行為,知道用戶的喜好,將冷冰冰的自動回復轉變為更加有思考的溫情回復。
越來越多產品成為新的互動載體。來自深圳的雲天勵飛展示了全自研全國產的“深界DeepEdge10”系列芯片,該芯片在國產工藝下首創“算力積木”架構,實現算力的靈活配置。雲天勵飛董事長兼CEO陳寧表示,未來幾乎所有電子設備都將具備“主動工作”的能力,能像人類一樣開口交流、理解復雜指令、主動回應需求,甚至能解決實際問題。
南方日報記者 郜小平 葉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