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人行道變窄?網友呼吁廣州整治電動自行車佔用盲道亂象

王雅蝶 房於情 實習生陳星 王鵬
2025年07月23日09:20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看起來很寬闊的人行道,走著走著就“變窄”了,咋回事?近日,網友李先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廣州市電動自行車佔用盲道亂象,道出了不少市民的心聲。他表示:“電動自行車佔用盲道停放,不僅讓人行道越來越窄,更為盲人等殘障人士出行帶來不便。”

網友李先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的留言截圖

網友李先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的留言截圖

為此,李先生建議廣州市從三個方面採取措施,改善相關問題。

一是由全市統一部署,開展集中整治電動自行車佔用無障礙設施專項行動。

二是加大對電動自行車佔用無障礙設施行為的執法力度和處罰力度,由相關部門及時拖移違規佔用無障礙設施及通道的電動自行車。

三是對過於靠近無障礙設施的電動自行車停車區域進行整改,對於新規劃的電動自行車停車區域,要保留與無障礙設施的安全距離。

7月22日,廣州市天河區匯金中心附近,大量電動自行車佔用盲道停放,該區域旁設置“請規范停車”的告示牌。實習生 陳星攝

7月22日,廣州市天河區匯金中心附近,大量電動自行車佔用盲道停放,該區域旁設置“請規范停車”的告示牌。實習生 陳星攝

連日來,人民網廣東頻道在廣州市天河區、番禺區等地調查發現,車輛佔用盲道停放的地點涉及人行道、公交站台、地鐵站口、混合道路等,以電動自行車為主,自行車、機動車次之。

例如,在天河區中山大道、黃埔大道、科韻路地鐵站、車陂地鐵站附近,大量電動自行車、自行車、機動車長期佔用盲道停放,部分盲道上還放置廣告錐形桶、圓形桶等物體。盡管部分區域有設置告示牌,提醒群眾在規定區域內停放電動自行車,否則車輛將被依法拖移,但收效甚微。

7月22日,廣州市天河區匯金中心附近,大量電動自行車佔用盲道停放,人們在人行道邊緣、非機動車道行走,該區域旁設置“禁止停放非機動車”的告示牌。實習生 陳星攝

7月22日,廣州市天河區匯金中心附近,大量電動自行車佔用盲道停放,人們在人行道邊緣、非機動車道行走,該區域旁設置“禁止停放非機動車”的告示牌。實習生 陳星攝

在天河區匯金中心附近工作的保安表示:“我們放了告示牌在這裡,就是提醒電動自行車不要停放在盲道上,但是這些車主要停,我們只能進行勸導,也不能和他們吵架吧,電動自行車量太多,有時候我們也管不過來,只能讓他們臨時停放。”

7月17日,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駿唐大廈附近,大量電動自行車佔用盲道停放。人民網 王雅蝶攝

7月17日,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駿唐大廈附近,大量電動自行車佔用盲道停放。人民網 王雅蝶攝

去年12月30日,《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正式施行,提出加強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管理,明確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落實規范停放、安全充電等管理工作﹔電動自行車應當在臨時停放區內規范停放,不得在臨時停放區外的道路停放。但該規定未對電動自行車佔用盲道等無障礙設施停放作出具體說明。

7月18日,廣州市天河區羊城創意產業園門口,天園街道工作人員拖移佔用盲道停放的共享單車。人民網 王雅蝶攝

7月18日,廣州市天河區羊城創意產業園門口,天園街道工作人員拖移佔用盲道停放的共享單車。人民網 王雅蝶攝

就人民網廣東頻道7月17日至22日的調查情況來看,除天河區黃埔大道附近有天園街道工作人員在拖移佔用盲道停放的共享單車,其他地點少見工作人員進行處置。對此,留言網友李先生表示:“我之前通過12345熱線反映相關問題,解決辦法多是拖移、勸導,雖然工作人員當時成功處置,但是過一會兒,這些車輛又停過來了。”

7月17日,廣州市天河區車陂地鐵站附近,電動自行車、自行車、機動車佔用盲道停放。人民網 房於情攝

7月17日,廣州市天河區車陂地鐵站附近,電動自行車、自行車、機動車佔用盲道停放。人民網 房於情攝

受電動自行車等佔用盲道停放影響,在上下班高峰時段,行人往往只能收腹、側身通過或行走到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不僅不方便,也極易產生交通隱患。“太多佔用盲道亂停亂放、隨意行駛的現象了,我們深受其擾!”調研過程中,多位市民向人民網廣東頻道表示。

7月17日,廣州市天河區車陂地鐵站附近,電動自行車、機動車、圓形桶等佔用盲道。人民網 房於情攝

7月17日,廣州市天河區車陂地鐵站附近,電動自行車、機動車、圓形桶等佔用盲道。人民網 房於情攝

去年12月,人民網廣東頻道發布報道《盲道“危險”何時能解除?》(點擊閱讀),實地了解在廣州市工作、學習的盲人群體面臨的出行困境。他們表示:“走在人行道被電動自行車剮蹭的經歷明顯變多。”甚至有時候,他們還會遭到電動自行車車主的責罵,稱其“走路不看路”。

對此,廣州市殘聯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人民網廣東頻道採訪時表示:“建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佔用盲道等無障礙設施的執法主體、執法程序﹔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手段賦能視障人士出行,推廣電子盲道﹔加強宣傳引導,增強社會對特殊群體人文理解和關懷,自覺維護盲道等無障礙設施。”

7月17日,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市新公路附近,大量機動車佔用、臨近盲道停放。實習生 王鵬攝

7月17日,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市新公路附近,大量機動車佔用、臨近盲道停放。實習生 王鵬攝

人民網廣東頻道查閱了《廣東省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規定》,該規定明確,禁止損毀、擅自佔用無障礙設施或者改變其用途。因城市建設、重大社會公益活動等原因需要臨時佔用城市道路的,應當避免佔用無障礙設施﹔確需佔用的,應當經無障礙設施所有權人或者管理人同意。

《廣州市無障礙環境建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則指出,廣州市無障礙環境規劃設計、建設、實施的條塊分割現象仍存在,建設主體多元化、設施設計不合理、系統性不強、建設碎片化、執法主體不明確等問題仍較為突出。

7月22日,廣州市天河區科韻路地鐵站A口外,非機動車停放區域有大量空位。實習生 陳星攝

7月22日,廣州市天河區科韻路地鐵站A口外,非機動車停放區域有大量空位。實習生 陳星攝

今年5月26日起,廣州交警、交通、城管等多部門及屬地政府在全市重點地鐵站口周邊開展交通環境聯合整治行動,對違停且妨礙通行的車輛予以拖移,進一步改善地鐵口周邊交通環境及通行秩序。

除了重點地鐵站口周邊,電動自行車等在其他區域佔用盲道帶來的出行不便與安全隱患,如何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無障礙設施如何才能真正無障礙?

截至發稿前,相關部門暫未對網友李先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的留言進行回復。人民網廣東頻道將持續關注。

(責編:寧玉瑛、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