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親”聯珠澳

台上,演員傾情演繹柯麟醫生控瘟疫、申醫權、辦醫校的事跡,共產黨人無私無畏、堅韌不拔的精神風採令人動容。
台下,座無虛席,觀眾聚精會神。謝幕時分,掌聲經久不息,不少師生眼眶泛紅……
這部現代粵劇《無聲的功勛》,由廣東省珠海市委宣傳部會同澳門中聯辦宣文部、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等打造,邀請珠澳兩地文藝工作者參與,一年內赴澳門、廣州、北京、香港等地巡演近40場,生動詮釋珠澳文化協同發展的創新活力,成為珠澳“文化走親”交流活動的重要成果。
“用藝術方式講好澳門故事,是促進人文灣區建設的一次成功探索。”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局長梁惠敏稱贊道。
“看珠海的文藝演出,仿佛推開鄰居家的一扇文化之窗。”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主席、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中葡文化交流專委會主任鐘怡感慨道,“珠海與澳門在文化事業發展上打破壁壘、創新機制,推動珠澳文藝生態通過資源共享、人才互通和劇目共建等方式融合發展”。
從“分台獻藝”到“合作共創”,從“單向引進”到“雙向策展”,從“景點打卡”到“深度文化游”……開展珠澳“文化走親”交流活動3年多來,兩地在文化交流、人才培養、文藝精品創作、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聚力合作,引領兩地人文之橋愈加堅固。
如今,珠澳兩地文藝團體往來愈加密切:澳門“濠江之春”大聯歡連續3年邀請珠海粵劇團現代粵劇《南粵破曉》、珠海首部原創民族歌劇《僑批》等赴澳展演﹔珠海演藝集團多次受邀參與承辦澳門“同聲歌祖國”國慶文藝晚會﹔澳門霜冰雪創作實驗劇團的舞台劇《蝶戀·梁祝》、澳門曉角話劇研進社的劇目《二月廿九》進駐珠海藝術節……兩地文化交流“同頻共振”。
珠澳“文化走親”,堅持出成果與出人才相結合,尊重文藝人才,尊重文藝創造,加快培育形成文藝精品和文藝人才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
依托珠澳“文化走親”,不少澳門文藝工作者首次來內地開展文化交流。當前,兩地正著力推動文藝人才從交流到交融,計劃選派珠海骨干文藝人才到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等澳門文藝組織參與專項工作﹔探索以項目制形式聘請澳門優秀文藝人才來珠擔任文藝單位特邀演員、演奏員等業務崗位,進一步豐富人才培養、交流、展示的渠道和平台。
“‘文化走親’搭建起珠澳文藝工作者深度交流的橋梁,大家在這裡分享靈感、碰撞創意、攜手創作。”珠海演藝集團總經理鄒建紅說。澳門中華文化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梁劍丹表示,珠澳“文化走親”讓澳門與內地的青年朋友、藝術家們相聚一堂,共同推動人文灣區建設。
“文化走親”活動的累累碩果,正逐步從兩地舞台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去年底,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與珠海演藝集團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珠澳“文化走親”,進一步深耕珠澳兩地文化藝術項目,聯合創作更多文脈相連的精品力作,推進兩地開展演出合作,讓珠澳演藝精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未來,我們力爭把更多珠澳合作優質劇目帶給觀眾,助力進一步擴大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影響力。”鄒建紅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