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廣東省紀念第35個全國土地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廣州啟幕

2025年06月25日16:19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6月25日,廣東省紀念第35個全國土地日主題宣傳活動啟幕,通過構建“1+N”立體化活動體系,聚焦耕地保護政策宣傳、工作創新與公眾參與,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耕地保護傳播樣本。

廣東省紀念第35個全國土地日主題宣傳活動啟幕。人民網 朴馨語攝

廣東省紀念第35個全國土地日主題宣傳活動啟幕。人民網 朴馨語攝

支撐高質量發展

推動“良田比較集中”

近年來,廣東全面推行“田長制”,創新構建耕地保護“5+1”網格化監督管理機制,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耕地保護“三位一體”補償激勵機制,深化耕地佔補平衡改革,率先編制實施省級耕地保護專項規劃,劃定164個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區,並積極探索集中連片整治實施路徑,系統性地優化耕地布局、提升耕地質量,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用地監管、標准規范、存量盤活及政策措施的全面升級,推動耕地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實效,連續25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連續4年實現耕地淨增加,以僅佔全國1.9%的土地面積,承載起全國8.9%的人口和10.9%的經濟總量。

據了解,2024年以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實施“百畝方、千畝方、萬畝方”耕地集中連片整治,通過連續開展了兩批耕地集中連片整治試點工作,支持珠海市、中山市、廣州市南沙區等地結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高標准農田建設等工作,合力推進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保護,推動“良田比較集中”,積極探索耕地保護新路子。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胡建斌表示,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自然資源廳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抓好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工作,全省耕地面積連續4年實現淨增加,“田長制”全面落地實施,率先編制實施省級耕地保護專項規劃,順利通過耕地保護全國“首考”,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實現擴面提質,國家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向全省鋪開,節約集約用地水平保持全國前列,用有限的土地資源有力支撐了全省高質量發展。

講好南粵土地故事

致敬耕地守護者

本次活動設置1場全省土地日主會場(廣州)宣傳活動、1場廣東耕地保護全景展,聯動全省地市主場活動,形成“全省政策宣導—產業鏈接—全民參與”的“耕地保護新格局”。主會場活動邀請了5位耕地保護一線工作者代表,以“訪談+風採展示”的形式生動演繹了“我們都是耕地守護者”的精神內核。

韶關南雄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鄧明珠表示,南雄既開展先行建設項目,以項目點來探索新機制、驗証新機制,又在全市范圍內統籌推進補充耕地、高標准農田建設,進一步提高“多田套合”率至81.7%。梅州蕉嶺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陳彩琴表示,蕉嶺通過破解耕地碎片化,打造“千畝方”耕地,推動“小田”變“大田”,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15°坡度一筆劃林耕,我們實現了退出8.4萬畝林地換連片耕地,審批流程從3個月縮至7天。”茂名高州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梁海波說。

“廣東作為糧食主銷區,守住耕地紅線就是為國家糧食安全‘扛擔子’‘守底線’。”“村民從‘要我保護’到‘我要保護’的轉變令人欣慰,從被動約束轉向主動守護,讓農民成為耕地保護的最大受益者。”耕地保護政策觀察員朱艷紅、盧世強紛紛認同。

全景展精彩紛呈

沉浸式感受發展新成效

為進一步提升耕地保護公益宣傳的影響力和感染力,6月23日至7月1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在廣州圖書館負一樓展廳推出“廣東耕地保護全景展”,圍繞“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這一全國主題,“一站式”、多主題展示廣東在“百千萬工程”推動下耕地保護的成果與經驗。

“廣東耕地保護全景展”。人民網 朴馨語攝

“廣東耕地保護全景展”。人民網 朴馨語攝

全景展通過視頻及圖文宣介、實物展示,同時,設置AI數字人互動區、科普互動體驗區等,生動展現廣東省耕地保護成果。在“卓粵·自然”黨建引領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板塊,可以沿著“政策法規長廊”了解廣東耕地保護歷程及黨建引領耕地保護的長治之路。全景展免費開放,無需提前報名,廣大市民群眾可自行前往觀展。

“小展廳”發揮“大作用”,本次全景展切實助力增強全民耕地保護意識,讓每一寸土地都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沃土,為廣東省糧食安全保障以及生態環境保護注入強大動力。(朴馨語)

(責編:王雅蝶、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