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關稅戰帶來的挑戰
廣州市總工會匯聚200名勞模工匠助企破局

日前,記者從廣州市總工會獲悉,面對關稅戰帶來的嚴峻挑戰,廣州市總工會匯聚勞模工匠智慧,以技術破壁壘、布局抗風險、生態拓市場為路徑,推動全市廣大勞模工匠深度參與技術攻關與產業升級,助力廣州外向型企業全面構建風險抵御與市場拓展體系。
在過去一個月,廣州市總工會聯動市稅務局、市商務局,以“破局·突圍——關稅戰2.0時代的企業應對之策”為主題開展4場專項活動,匯聚近百家企業,近200位勞模工匠、行業專業人士及企業代表,助力企業破題、破障、破局。
政策解讀識變局
針對關稅戰帶來的復雜形勢,廣州市總工會邀請市稅務局、市商務局等部門,主動走進企業、產業園區開展“政策工具箱”宣講。通過“穩外貿”“出口退稅”等政策解讀和案例分享,使企業充分了解“出口退稅”提速提質等關鍵策略,推動“政策紅利”向“發展動力”轉化。
其中,政策解讀“供應鏈多元化”和“開拓新興市場”等建議,幫助部分外貿企業重新規劃海外布局,降低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找到新的增長點﹔政府推出的“外貿保穩提質”政策矩陣和“雲端退稅”等數字化服務,極大簡化企業辦事流程。多家企業調整戰略,從“被動防守”轉向“主動出海”,逐步構建起更靈活的抗風險體系。
技術支撐破困局
與此同時,廣州市總工會組織全市勞模工匠和行業專業人士深入一線,走進車間,以技術攻堅為核心,精准對接“專精特新”企業及中小微行業共性難題,按領域分類推進政策宣講、經營應對、技術幫扶與工藝改進,針對設備故障、工藝瓶頸等問題提供定制化解決建議,幫助企業突破“卡脖子”難題,把技術短板變為競爭長板,推動灣區制造融入全球產業鏈。
據悉,白雲電氣與供電部門合作優化儲能系統,提升生產效率,降低能源成本﹔部分制造企業依托“工匠學院結對”模式,快速攻克生產線上的技術難關,提升產能﹔部分企業借助“專精特新”技術突破,逐步擺脫對進口技術的依賴,從“跟跑”轉變為“並跑”,為灣區制造注入了硬核底氣。
對話共商開新局
此外,廣州市總工會還通過搭建政府、企業、工匠三方對話平台,打破行業壁壘,推動資源整合,跨境電商平台、物流企業、制造工廠等實現無縫對接,動態更新“技術需求清單”數據庫精准匹配企業需求與工匠資源,助力產業鏈上下游深度聯動,形成“抱團取暖、協同突圍”的新局面。
如京東集團以優惠政策助力出口企業“出口轉內銷”,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堵點,解決庫存積壓難題,通過全渠道營銷幫助外貿企業快速建立品牌認知度,實現“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的轉型升級。巨大創意產業園展示“產品出海+品牌孵化+全鏈服務”跨境電商生態,吸引多家跨境企業集聚,實現從“貼牌代工”到“自主品牌出海”的轉型。智能電網技術與傳統制造進行跨界創新,提供貿易壁壘突破新思路,實現政策、技術、市場三方協同,讓灣區制造逐步融入全球產業鏈高端環節。
廣州市總工會表示,將持續深化“勞模工匠助企行”品牌內涵,圍繞產業鏈共性難題開展專項攻堅,推動灣區制造在全球貿易變局中突圍領航。
來源:南方工報
南方工報全媒體記者 許接英 通訊員 穗工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