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使用自主研發的碳化硅芯片后,產品良率達99%以上”

廠家新技能︱家電巨頭跨界“芯”賽道

涂勝 張永生
2025年05月14日09:19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拍攝、剪輯:何善福(部分視頻素材由受訪單位提供)

全年動態能效提升15.8%以上,降低耗電量13.6%以上……剛閉幕不久的第137屆廣交會上,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電器”)展出的多款智能空調,吸引海外客商紛紛駐足。這些空調搭載的AI動態節能科技由格力電器自主研發,AI控制芯片同樣是“格力造”。

走進位於珠海的格力電器碳化硅芯片工廠無塵車間,隻見地面上各種設備高速運轉,屋頂上搬運“天車”來回穿梭,工作人員身穿防塵服有序忙碌。晶圓經過切割、裝片、固晶、塑封、測試等工序,一個個成品下線。

“生產線每分鐘流轉20片6英寸碳化硅晶圓,一片晶圓可分割出數百顆乃至上千顆芯片。去年年底,格力電器已有100萬台空調使用自己設計、制造和封裝的碳化硅芯片,產品良率達99%以上。”格力電器全資子公司格力電子元器件公司項目總監、數字智能中心副總監楊浩介紹,該生產線從搬運到生產、儲存全自動化,能極大地提高產品良率,生產更具一致性的產品,提升企業競爭力。

芯片是智能制造的“大腦”。為解決行業面臨的“卡脖子”問題, 2018年,格力電器成立集成電路公司,專注研發家電主控芯片和功率器件芯片﹔2023年,又瞄准更高性能的第三代半導體前沿領域,斥資近百億元建設碳化硅芯片工廠。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工廠從打樁到量產,僅用了388天。

“我們的碳化硅芯片不僅在格力電器內部進行了大量地驗証、使用,像充電樁、工業電源,甚至在部分車規級芯片行業,也都大量地使用我們的產品進行驗証。”楊浩表示,工廠已崛起為亞洲領先的全自動化碳化硅半導體工廠,年規劃產能達24萬片6英寸晶圓,芯片產業正成為格力電器新的市場增長點。

“相對於硅基芯片,碳化硅芯片更加耐高壓、耐高溫、耐高頻,同時開關損耗更低,但其材料生產工藝相對不成熟,晶圓制造工藝難度更高,相對應的制造成本會更加昂貴,對設備要求也更高。”回顧“造芯之路”,楊浩坦言,高端人才缺乏和高端設備依賴進口是最大的難題。為此,格力電器一方面與各大院校深度合作,組成了近千人的研發團隊,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不斷地進行嘗試和創新﹔另一方面,在核心設備上大量使用國產替代,努力實現芯片從設計到制造再到封裝全產業鏈自主可控。

芯片研發的過程復雜而漫長,元胞尺寸、芯片面積、封裝打線等每一個因素的微小變化都可能對芯片的整體性能產生重要影響。“我們要加大產品的研發力度,拓寬產品的應用范圍。”楊浩表示,企業將加大產能和產業投入,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籌備工廠一期二階段建設。

創新是制造業的核心。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表示:“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成為家電出口新趨勢,格力電器將持續加強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助力中國制造開拓國際市場。”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