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博物館之夜”韶關上演,文博“黑科技”組團秀實力

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啟動

2025年05月16日10:13 | 來源:南方日報
小字號

美輪美奐的“博物館之夜”將博物館搬進劇院,大灣區企業組團展示“文化+科技”新成果……5月15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東省文物局)、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5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在韶關啟動。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廣東主會場活動匯聚全國500余名博物館館長、專家學者及業界代表,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大會、“古虞名郡 風度韶州”博物館之夜、主題特色展覽等多元化活動,展示廣東博物館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為大灣區的觀眾送上年度文博大餐。

粵企文博“黑科技”吸睛又吸粉

作為主會場核心活動,大灣區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大會聚焦“博物館與社會參與”“博物館文旅融合”“博物館建設運營趨勢”三大議題,邀請一批頂尖文博大咖,共同探索文博事業破局之道、大灣區博物館高質量發展之路。

“博物館需要突破傳統邊界,通過文旅融合激活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介紹,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3年來共舉辦25個展覽,其中訪客超300萬人次,門票收入達1億港元。當下,越來越多年輕觀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產生興趣,博物館需要以更多新角度、新形式參與文化傳承,做更多的跨界合作,讓傳統文化的影響變得更廣、更遠、更深。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譚平談到,當前,人工智能、元宇宙、數字孿生等技術正在重塑博物館形態。“我們很高興看到,大灣區博物館發展始終走在創新前沿——AI導覽讓文物‘開口說話’,VR技術重現歷史場景,智慧博物館建設惠及千萬觀眾。”

MR眼鏡、VR沉浸式體驗、多國語言智慧導覽機……記者注意到,眾多科技企業紛紛亮相發展大會,將VR互動、AI導覽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場景“搬”到現場,展現大灣區文博產業的創新活力。

其中,一款來自力天文化科技集團的MR智能導覽眼鏡吸引眾多參會人員駐足體驗。“今年暑期,我們將與南越王博物院聯合上線墓室等場景的體驗項目,行走在墓室中還能近距離觀看當年考古隊員進行發掘時的真實場景。”廣州力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林煌透露。

來自深圳的快語科技公司則為本次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定制了一款韶關市博物館的AI導覽講解小程序。觀眾在逛展的同時,用小程序隨手拍下文物,就能自動識別播放文物的介紹,還可以與數字人“九齡童”進行AI互動實時問答,趣味感十足。“我們已經為南越王博物院、滕王閣、岳陽樓、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等文旅場館定制了AI導覽服務,依托這次博物館日的展示活動,我們期待未來能與大灣區的博物館有更多合作和落地。”該公司副總裁陶洋洋說。

“博物館之夜”打造沉浸式視聽盛宴

5月15日晚,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啟動儀式暨“古虞名郡 風度韶州”博物館之夜在韶關劇院啟幕。啟動儀式現場頒發了5個博物館獎項,隨后,一場跨越時空的“博物館奇妙夜”在光影變幻中精彩上演。

晚會以“博物館+戲劇”的沉浸式敘事,通過全息投影、動態舞台與演員時空互動,匯聚舞蹈、古詩吟唱、情景表演、歌伴舞、小音樂劇等表演形式,展現韶州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從遠古時期馬壩人的生活場景起筆,到盛唐時期張九齡開鑿梅關古道的壯舉,再到紅軍粵北突圍的英勇事跡,以韶關現代燈火輝煌的都市景象收筆,繪制成一幅悠長的歷史畫卷。現場,韶關市還與2026年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承辦城市梅州市交接主會場旗幟。

本次廣東主會場活動將持續至5月17日,通過富有創意、彰顯特色的各類活動和多項主題展覽,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作用。據悉,韶關市博物館推出《風度得如九齡否——張九齡和他的時代》特展,通過200余件唐代文物,全景展現開元盛世與“嶺南第一人”的政績文採﹔韶州歷史文化博物館將推出《古虞名郡 風度韶州》,集中展示韶關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地位狀況,還將推出《“博物館裡的廣式生活方式”非國有博物館聯展》等精品展覽。

此外,主會場還將舉辦“南粵鑒真”公益行,由省文物鑒定站組織專家在韶關市博物館為市民提供免費的民間收藏文物咨詢鑒定服務,並推出文創研學薈、博物館主題游徑首發團、線上淘“寶”節等特色活動。

南方日報記者 黃堃媛 唐音 范永敬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