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全力抓好春耕備耕保糧食安全

3月14日,廣州市春耕生產現場會在增城區朱村街省級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內舉辦。據廣州市農業農村局消息,2024年,廣州全市糧食播種面積45.55萬畝,增幅0.9%﹔糧食產量15.9萬噸,增幅4.6%﹔糧食單產349公斤/畝,增幅3.7%。實現糧食播種面積、單產、總產“三增長”,超額完成省下達年度糧食生產目標任務。
活動現場演示的機械化插秧。活動主辦方供圖
開春以來,廣州緊盯全年糧食生產任務,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採取有效措施充分調動農企、農戶積極投入春耕生產,全力以赴打好2025年春耕生產“第一仗”,確保全年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不斷夯實糧食安全“耕”基
落實“藏糧於地”是廣州夯實糧食生產能力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廣州通過健全耕地管理政策體系、接續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持續實施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加快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積極推動冬種綠肥等舉措,有效挖掘和利用土地生產潛能。2024年,廣州市高效開展高標准農田建設,全年完成撂荒耕地復耕復種面積7162.93畝。
今年,廣州將以春耕生產為契機,加快推進年度高標准農田項目建設,持續實施商品有機肥購置補貼,繼續推動耕地質量提升,引導經營主體通過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等技術措施,增強土壤肥力,培育更多糧田為良田,提高單位耕地糧食產能。
深入實施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
近年,廣州市堅持“穩面積、提單產”兩手發力,“耕種管收、地技利義”協同推進,在穩定糧食面積的基礎上,把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擺在更突出位置抓緊抓實抓好。
為強化科技裝備支撐,廣州市加快標准化育秧大棚建設,持續提高水稻秧苗生產能力。新建8個規模化集中育秧中心,新增育秧能力1.48萬畝,全市水稻集中育秧能力可覆蓋面積達9.5萬畝。加快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全面提升農機綜合裝備能力。安排2012.51萬元資金專項用於農機購置補貼與推廣應用,全市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達86.5%以上。加快稻谷烘干中心建設,不斷提升產地稻谷烘干能力。新增3個水稻烘干中心項目建成投產,全市累計建成投產稻谷烘干點19個,年烘干處理量超10萬噸,烘干能力增加590噸/批次,糧食產后處理保障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今年,廣州市將繼續以“隻增不減”為原則推進糧食生產目標任務,預計全市早造糧食種植面積約為21.3萬畝,其中水稻18.7萬畝。除糧食生產外,也將積極挖潛擴能,大力推動油料作物生產。
為落實好今年的春耕春播任務,廣州市預計投入農機總動力100.5萬千瓦,農機具3.9萬台。同時,全力抓好技術示范,大力推廣良種良機良法,優化品種結構和種植技術。實施“穗種強芯”攻關行動,培育高產穩產、品質優良、多抗廣適的水稻新品種,發布糧食主導品種11個、糧食主推技術5項。引導廣大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科學選用省農科院“粵香430”“南晶香佔”、市農科院“二廣香佔3號”等優質品種,促進大面積單產提升。同時,提高關鍵技術覆蓋率,集成推廣良田、良種、良機、良法。
接下來,廣州市將繼續加大種糧大戶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商品有機肥購置使用補貼等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宣傳力度,按規定要求及時、足額發放到農企農戶手上,不斷提高群眾對重農抓糧、惠農政策的認知度和滿意度,切實增強農企農戶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調動農企農戶種糧積極性,給種糧者吃上“定心丸”。(朴馨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