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代表委員說

沈燕芬代表:從新農人到興農人 鄉村振興越走越有奔頭

2025年03月09日10:31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廣州3月9日電 (王雅蝶)“從新農人到興農人,我相信,鄉村全面振興是一個大有可為的舞台。”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廣州增城星級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沈燕芬持續關注鄉村振興。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廣州增城星級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沈燕芬。受訪者供圖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廣州增城星級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沈燕芬。受訪者供圖

返鄉五年來,沈燕芬組建了一支“90后”的新農人團隊。“我們深入到農業生產一線,開農機、做服務、做調研,我們的故事也吸引了很多‘00后’的大學生來到田間地頭。看到他們‘一腳深、一腳淺’地踩在地裡,這讓我很感動,覺得鄉村振興越走越有奔頭,越來越有干勁。”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廣州增城星級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沈燕芬(左二)與同事在田間地頭觀察紫雲英生長。人民網 王雅蝶攝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廣州增城星級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沈燕芬(左二)與同事在田間地頭觀察紫雲英長勢。人民網 王雅蝶攝

沈燕芬表示,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她始終關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痛點問題,今年圍繞“農業科技創新、農業安全韌性增強、農村生態價值轉化”三大方向,提出兩項建議。這些建議既源於她在基層一線實踐的觀察,也凝聚了鄉親們的共同心聲。

一是強化農機安全保障與農機手發展。推行“普惠保險+精准補貼”模式強化農機安全保障,逐步探索建立普惠性農機保險體系,降低農戶因事故致貧或返貧的風險。同時,要大力推廣“師徒制”農機人才培訓模式,鼓勵農機合作社定向培養一線技能人才,加速培育一支懂農機農藝、能經營管理、會操作維修的農機技能人才隊伍。另外,推動“科研機構+農機合作社”產學研合作,加速農機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用。

二是推動農田碳匯交易試點。農田碳匯是“隱藏的財富”,我國農田生態系統年固碳量超5億噸,但碳匯價值尚未有效轉化為農民收益。建議加快制定農田碳匯核算標准,支持主產區試點交易﹔將農田碳匯納入國家碳市場,收益反哺農田建設和農民﹔設立“減排獎勵基金”,鼓勵農民參與低碳耕作。讓農田不僅能產糧,還能“產碳票”,讓更多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廣州增城星級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沈燕芬。人民網 王雅蝶攝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廣州增城星級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沈燕芬。人民網 王雅蝶攝

“我堅信,隻有讓農民有保障、農業有潛力、農村有未來,鄉村振興才能真正‘活起來’。”溫暖春日,沈燕芬笑著說。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