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揭示“細菌治腫瘤”關鍵原理

近日,深圳科學家團隊一項研究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細胞》,首次揭示了“細菌治腫瘤”的關鍵原理,為利用細菌治療惡性實體瘤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研究員劉陳立介紹,早在150多年前就有科學家用細菌來治療腫瘤,但安全性、穩定性等關鍵問題一直未能解決,未能走向臨床。
劉陳立團隊構建了一種特殊的合成菌株,發現合成細菌在結腸癌、黑色素瘤、膀胱癌等多種疾病動物模型上具有優異的治療效果,展現了其治療腫瘤潛在的靶向性和廣譜性。
“與傳統藥物不同,細菌是活的,細菌能在腫瘤中存活,說明它們能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同時,細菌又能抑制腫瘤生長,這表明它們還能激活抗腫瘤的免疫反應。”劉陳立解釋說,“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正是因為我們對細菌與腫瘤之間的‘對話’機制還不了解。弄清楚這種‘對話’機制對於設計出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很重要。”
研究人員發現,細菌通過一種叫“白介素-10”的信號分子與免疫系統“周旋”——這種物質一方面能“說服”免疫系統停止攻擊細菌本身,另一方面能喚醒腫瘤中沉睡的免疫細胞,讓它們攻擊腫瘤。
研究人員將該療法在多種動物模型中進行驗証,結果顯示,這種合成生物改造的細菌能夠顯著抑制多種腫瘤的生長、復發和轉移。
構建一種全新的細菌,驅使它們殺滅腫瘤。這種“造物致用”的新手段,是合成生物學應用的生動案例。
合成生物學目標是設計改造天然生物體系或合成新的生物體系。深圳先進院於2020年3月與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共建“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在國內首創“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模式,累計培育孵化引進合成生物初創型企業117家,涌現出賽橋生物、賽陸醫療等一批極具成長性的領軍企業,吸引了華熙生物、廣新生物等龍頭企業落戶。
2023年7月,由深圳先進院牽頭建設的國家生物制造產業創新中心正式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成立,成為我國生物制造領域首個國家級產業創新平台。
南方日報記者 鐘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