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高州市平山鎮仁耀垌村:黨建引領綠富同興 干群共繪田園畫卷

2025年03月03日11:37 |
小字號

高州市平山鎮仁耀垌村——這片坐落於高州水庫腹地的村庄,青山環抱,碧水蕩漾,荔枝林如綠毯般鋪展至天際。2024年,在“百千萬工程”的建設浪潮中,仁耀垌村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產業振興為抓手,以生態宜居為底色,繪成了一幅“山水共富”的美好畫面。

黨建引領:凝聚“一盤棋”發展合力

自2024年9月以來,平山鎮黨委以“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包片化”模式,將仁耀垌村列為全鎮重點培育對象,鎮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包片攻堅,形成“黨委統籌、支部引領、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的聯動格局。 來自高州水庫管理中心,平山鎮仁耀垌村駐村第一書記、茂名市駐平山鎮幫扶隊隊員的蘇嬋是這場變革的“領頭雁”。在鎮委、鎮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仁耀垌村黨支部上下齊心協力,她在黨員先鋒隊中“身先士卒”,挨家挨戶動員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落實“門前三包”責任,拆除危舊房屋23處,清理村道雜物138處,打造“四小園”40余個。高州市人大代表黎清強更是以身作則,將自家庭院改造成“美麗庭院”樣板,帶動村民爭相效仿。村黨支部書記梁超令表示,“環境美了,游客多了,我們的荔枝也賣得更好!”

產業振興:一顆荔枝激活共富密碼

仁耀垌村的荔枝產業,是一部“黨員帶頭、群眾接力”的奮斗史。20世紀80年代,黨員馮伯佳率先種下200多株荔枝樹,豐收后無償分享果苗給困難戶,點燃了全村開山種荔的熱情。如今,這裡已成為“高州水庫荔枝”的核心產區,種植面積達2000余畝,年產值超500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新增2萬多元。 品質是產業的生命線。村黨支部在村黨支部書記梁超令的建議下,開始推廣生態種植技術,建立病虫綠色防控體系,並建成2個專業預冷車間,吸引順豐、京東等物流企業入駐,破解荔枝保鮮難題。2024年5月,“平山白糖罌”荔枝品牌推介會上,在蘇嬋帶領下,黨員干部化身“推介大使”,講述“好心生態荔”故事,吸引客商訂單同比增長30%。

電商東風更讓荔枝“飛”出深山。村黨支部書記梁超令和駐村第一書記蘇嬋帶頭“觸網”,仁耀垌村聯合平山鎮39家電商企業和42個專業合作社,開辟了線上銷售“高速路”。2024年,平山荔枝線上線下“雙線飄紅”,收購價同比上漲15%,成為高州農業的“金字招牌”。

生態宜居:繪就山水田園新畫卷

漫步仁耀垌村,湖光山色與整潔村道相映成趣。這一變化,離不開人大代表和村民的齊心共建。蘇嬋介紹,通過“人大代表+鎮村干部+志願者+群眾”聯動模式,90余人次代表參與整治行動,清理雜草垃圾138處,推動村庄實現“淨化、亮化、美化”。 “幸福夕陽,你我相伴”——2024年11月,村文化廣場上一場老年人趣味運動會熱鬧非凡。雙百社工以定點投壺、趣味套圈等活動為載體,宣傳“百千萬工程”,鼓勵老人參與環境治理。村民們說,“活動既有趣又有意義,希望以后常辦!”

文化浸潤:厚植鄉村振興精神沃土

仁耀垌村的振興,不僅是物質上的豐盈,更是文化基因的覺醒。村黨支部深挖荔枝文化,連續兩年舉辦荔枝品牌推介會,將荔枝採摘與庫區旅游結合,打造“荔枝+文旅”融合IP。去年以來,陽信高速平山段通車在即,村內加速建設仁耀垌至志慶塘快速通道,未來將融入“珠三角3小時生活圈”,吸引更多游客體驗“荔枝之鄉”的魅力。 村內還成立強村公司“尚仁農業”,以荔枝產業為“龍頭”驅動村集體經濟穩步增長,去年總收入約4300萬元,增收800多萬元。茂名市駐平山鎮幫扶隊隊長柯偉國透露,下一步將規劃環水庫荔枝公園,統籌鄉村綠化與產業擴面,打造“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的生態田園。

向“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全力沖刺

從“靠山吃山”到“綠富同興”,仁耀垌村的蛻變是“百千萬工程”在高州大地的生動實踐。蘇嬋表示:“我們將繼續以黨建為引擎,推動產業提質、環境升級、治理創新,讓仁耀垌村成為鄉村振興的‘高州樣板’!”

站在高州水庫畔遠眺,連片荔枝林隨風搖曳,村居白牆黛瓦錯落有致。仁耀垌村正以奮進之姿,在“百千萬工程”的賽道上加速奔跑,書寫著綠水青山與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時代篇章。

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鄧暉暉 鄭耀林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