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粵港澳大灣區春晚明晚播出
國風芭蕾蛇舞翩躚 英歌蛇步新春添彩
《到灣區過大年——2025蛇年粵港澳大灣區春節晚會》(以下簡稱“蛇年灣區春晚”)將於1月27日(年廿八)19:30在廣東衛視及全網播出。日前,蛇年灣區春晚衍生出的功夫賀歲概念片《五福臨門》、嶺南春早概念片《驚蟄》、幸福團圓概念片《圓》、灣區年俗概念片《金蛇狂舞》、煙火潮味概念片《外來女婿本地囡》,以及全國首部非遺功夫賀歲微短劇《以和為貴》已率先播出,閱播量超3億。“用中國的功夫打開世界的英歌”“廣東人的電子榨菜”……在一片熱評聲中,觀眾對灣區春晚的期待值不斷攀升。
多種文化融合詮釋“和合共生”
蛇年灣區春晚,以傳統文化之萬變,創造年味新體驗、拓展文旅新縱深,廣邀多位知名藝術家、藝人參演,打造眾多“到灣區過大年”不可錯過的“名場面”。“蛇”全“蛇”美,是本場春晚的一大特色。講究好意頭的廣東人,不僅為經典名曲《金蛇狂舞》填新詞,還創排了一出吉祥蛇舞,國樂藝術家方錦龍、國風少年劉宇領銜,載歌且舞步入嶺南年畫。而廣東版“白蛇傳”、舞蹈節目《驚蟄》,則以中國古典舞的柔美身韻,配合古典芭蕾舞的腳下技巧,碰撞出“粵式”蛇舞的另一種創新表達。
常唱常新的戲曲、民謠,將鄉音化作情感紐帶。中國戲劇最高獎項“梅花獎”得主曾小敏、黎駿聲等名家薈萃,將粵劇、潮劇、雷劇、漢劇四大廣東非遺劇種匯成《一出好戲》,讓鑼鼓點變得更流行、戲曲腔變得更青春。以粵語、客家話、潮汕話譜寫的《嶺南新民謠》裡,有時節風光、市井煙火,個體記憶與人文情懷彼此相融。
多種文化的融合實踐,詮釋著“和合共生”之美。杜德偉、鳳小岳演繹的《葉問》,醒獅斗技、功夫傳神。符龍飛、李振寧帶來的《天地回聲——面譜》,貫通英歌舞與音樂劇,展現非遺的現代魅力。在佛山千年祖廟取景的《五福臨門》,集結150頭醒獅、107人的“滿編”英歌隊,以人山人海之勢,展國泰民安之景。
蛇年灣區春晚在創制過程中提煉灣區民眾關於“年味”的鮮活記憶,重點展現粵港澳三地對於年俗的在地傳承,英歌舞、醒獅、詠春、洪拳、蔡李佛拳、粵劇、潮劇、雷劇、漢劇等非遺元素都將登台,聚合成灣區春晚的“文化磁場”。灣區春晚聯合總導演盧戰介紹,今年的戲曲節目將有突破創新,除了融合四大廣東非遺劇種,整體表達也將更趨流行,希望能夠得到年輕觀眾的共鳴。
打造讀懂灣區、廣東潮流之窗
今年,灣區春晚主創團隊從“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新廣東”維度出發,取材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制造業當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百千萬工程”“海洋強省建設”“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喜迎十五運”等,讓蛇年灣區春晚成為一扇讀懂灣區、讀懂廣東的潮流之窗。
灣區之“潮”,潮在敢為人先、新益求新。為新時代精神而創作的歌曲《圓》,將由孫楠傾情獻唱,扣住了“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的主題。為繽紛廣東文旅創作的嘉年華歌曲《OKK》,將由黃霄雲與荷蘭電音組合Vicetone聯袂呈現,穿行於潮流時尚的大灣區,感受著樂天豁達的生命力。
灣區之“潮”,潮在海納百川、氣象萬千。與廣東頗有淵源的周筆暢帶來粵語新歌《毛毛雨》,溫柔細膩且充滿力量。她帶來的另一首歌曲《J-U-M-P》,則以躍動騰飛的昂揚姿態擁抱2025年。知名旅游博主房琪與主持團也化身“灣區導游團”,將在灣區春晚中帶領觀眾解鎖多條精品路線游、多個寶藏打卡地。
灣區之“潮”,潮在花開同源、山海同心。在全球合唱比賽中勇奪雙冠的小雲雀合唱團,用《春天組曲》喚醒大地。鄺美雲深情唱響《我們的家》,小家團圓成大國盛景,萬家燈火映家國歡顏。奧運冠軍謝思埸、陳清晨等大灣區體育健兒,與群星合唱《大灣》《我攜山海等你來》,為即將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辦的十五運會振奮發聲。
灣區春晚聯合總導演黃敏麗表示,“到灣區過大年”既是蛇年灣區春晚的主題,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向全國觀眾發出的盛情邀請。“蛇年灣區春晚既是一場‘文化盛宴’,也是一份‘旅游攻略’。希望全國的觀眾能夠感受到大灣區最熱鬧的年味,還有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南方日報記者 張思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