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村蚝年產值突破7億元
“蚝產業”成致富“好產業”

今天,“綠美陽江·中國蚝都”2024程村蚝美食文化周暨“味動中國”調味品產業創新發展大會舉行,各界人士將相聚在陽西縣程村鎮紅光村,實地體驗“蚝”產業,欣賞“蚝”風景,品嘗“蚝”味道。
近年來,陽江的蚝產業日新月異,邁上了發展的快車道。2023年,陽江蚝產量33.99萬噸,其中陽西縣程村鎮蚝產量6.1萬噸,產值7.03億元,“蚝產業”成為當地的致富“好產業”。
傳承百年蚝味道
打破傳統探索養殖新模式
12月18日中午,在紅光村碼頭,一艘艘滿載而歸的蚝船有序停靠在岸邊,戴著草帽和袖套的蚝農們,正用工具敲打、撬開蚝殼,取出蚝肉清洗。
程村鎮位於豐頭河、織河的出海口,水質優良、咸淡適中,周邊有萬畝連綿紅樹林,餌料豐富,形成了理想的天然蚝場。該鎮已有近200年的蚝養殖歷史。
陽江蚝太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文楚與弟弟葉世奕曾在廣州從事服裝生意,2017年選擇回到家鄉,接手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蚝”事業。
“年輕的女孩子多數不願意回來干這行,太辛苦了。”葉文楚說。然而對她而言,程村蚝承載著她兒時的記憶。小時候,她常提著小桶跟在長輩身后,撿“蚝仔”去換零花錢。返鄉與蚝打交道,讓她感到無比親切。
在此之前,葉文楚的家人僅憑土方法來養殖和銷售生蚝。兩人接手家族生意后,便注冊公司,對原有的生意進行企業化管理。姐姐葉文楚負責坐鎮“大本營”,而弟弟葉世奕則走南闖北,了解全國蚝產業動態,為公司帶來最新的信息。
2019年,姐弟二人嗅到三倍體生蚝的商機。所謂三倍體生蚝,即是用四倍體與二倍體雜交得來,細胞體積較二倍體大,是優良的養殖品種。
傳統的程村白蚝為二倍體,每年4至10月需要繁殖育種,這會導致蚝的個頭變小,口感變澀。而三倍體無須繁殖,克服了季節性難題,一年四季都很肥美。
2019年下半年,該公司投入10萬元試養成功,次年便帶動當地養殖戶加入其中。截至目前,公司已投入超400萬元,用於研發及養殖三倍體生蚝。
經相關農業專家考察論証,三倍體生蚝在鹽度20度、海岸線至45千米海域均可養殖,陽西縣符合條件的海域面積達200萬畝。
如今,三倍體生蚝已在陽江掀起了養殖熱潮,無數蚝農加入其中。在政府的引導與蚝農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陽西縣榮獲“中國蚝鄉”、國家級近江牡蠣吊養標准化示范區等榮譽,程村鎮(程村蚝)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有力擦亮了陽江“中國蠔都”品牌。
走標准化生產之路
程村蚝“含金量”大幅提升
長期以來,程村鎮蚝產業主要以養殖為主,加工產業較薄弱,家庭作坊式生產蚝油、蚝豉沒有行業標准,品質參差不齊。
如何讓程村蚝產業“更上一層樓”?這是90后“蚝四代”謝廣仁日夜思考的問題。2015年,他毅然辭掉珠三角的工作,返鄉創辦了陽西縣程村金質原生態蚝業有限公司,成為當地第一家有國家生產許可証的蚝產業企業。
近年來,該公司積極探索標准化生產之路,制定詳細的工藝流程,再按流程引進自動化設備,對蚝進行清洗、分揀,根據蚝的大小、品相分等級售賣,蚝的“含金量”大大提升。
目前,該公司蚝的清洗、冷凍儲藏、蒸煮提煉、過濾等工序已全部實現機械化、智能化,生蚝日均生產加工能力從5000公斤提升至5萬公斤,年產值3000多萬元。
生蚝加工業從無到有,並不斷升級,讓程村蚝向著附加值更高的產品躍升——生蚝刺身。
程村鎮青州漁歌海洋牧場公司負責人鄧超榮說,為達到生食的標准,該公司配套建設了處理車間,生蚝同海水一起從陽西青州島海域運輸回來,放置到淨化池養殖數日,打磨干淨外殼,再經液氮速凍處理后,以保鮮膜密封包裝上市,便成為高檔餐廳裡的刺身佳肴。
“法國吉拉多生蚝刺身能賣到30多元一隻,我們的程村蚝比它更肥美、更鮮甜。”葉世奕對生蚝刺身的前景很有信心,並正在著手謀劃建設生產線。
在陽西縣程村金質原生態蚝業有限公司裡,工人們正忙著建設生蚝潔淨化加工車間。謝廣仁介紹,該車間計劃於明年1月試產,建成后最高可同時處理4萬公斤生蚝,達到生吃標准。
近年來,陽江創建程村蚝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總投資2億元,養殖面積達4.3萬畝,產業園內有水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共15家,產值突破5億元。其中,二、三產業佔程村蚝總產值70%以上。
“三產”融合拓新路子
“中國蚝鄉”喜迎八方來客
陽江以蚝旺業、以蚝為媒、以蚝聚人,推動程村蚝產業不斷融合發展。
今年國慶假期期間,許多外地游客走進程村鎮,登上紅樹林觀景平台,以萬畝紅樹林“山水畫”為背景拍照打卡。
“人最多的時候,碼頭旁連車都停不下了。”紅光村養蚝大戶謝常升說,不少游客在游玩后,還會到碼頭邊購買生蚝、蚝豉等產品,更少不了在當地的飯店品嘗一頓豐盛的“蚝宴”。
對比幾年前,改造后的紅光村碼頭煥然一新,曾經隨處堆積的蚝殼“不見蹤影”,連片紅樹林有序管護……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不少文旅企業將目光瞄准了這片“蚝”地方。
10月中旬,在程村鎮獅子嶺,依托“中國蚝鄉”品牌打造的攜程度假農庄陽西紅樹林項目全面動工,一期工程預計明年5月完工。
該項目預計總投資9億元,結合程村鎮萬畝紅樹林資源與獨特的蚝文化,設立蚝鄉文化體驗展示區、紅樹林田園風光科普區、攜程度假農庄三大板塊。
文旅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將游客吸引過來后,如何用蚝文化打動游客,從而變“流量”為“留量”,讓游客對程村蚝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12月18日,在陽西縣程村蚝產業文化推廣中心,室內的各項布置已基本完成。徜徉其中,可以見到游客服務中心、蚝鄉有禮商店、蚝文化主題展廳、蚝·咖coffee等游覽區都已打掃干淨,隻待游客來“打卡”體驗。
程村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充分融入“蚝元素”,打造農文旅融合新業態。前來參加蚝美食文化周的游客,在品嘗肥美生蚝的同時,可以在此進一步了解程村蚝文化,感受蚝鄉風土人情。
“中國蚝鄉”鄉村振興示范帶串珠成鏈,一大批文旅項目因蚝文化而落戶,三產融合呈現發展新態勢……陽江的蚝產業正迸發出源源不斷的盎然生機。
一年一度的蚝美食文化周,正是陽江蚝產業的生動縮影。“歡迎各地朋友過來,賞萬畝紅樹林‘山水畫’,品新鮮肥美的程村蚝。”蚝養殖大戶謝常升一句誠懇的邀請,代表著陽江所有蚝農最淳朴的願景。小小的生蚝,正讓富民興村的藍圖在這片土地變為現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