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文村有望獲評第四批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追尋紅色記憶 打造濱海文旅
踏著柔軟的白沙,迎著海風,行走在蔚藍的大海旁,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拍打著岸邊,發出陣陣悅耳的嘩嘩聲,悠揚而深邃。這裡是湛江市遂溪縣樂民鎮墩文村,一座依偎在大海臂彎裡的村庄。不遠處,黃學增紀念園中游人如織。
墩文村位於遂溪縣樂民鎮西北部,面積約6700畝,下轄6條自然村,全村海岸線長4.2公裡。同時,墩文村是廣東省四大農民運動領袖之一、南路黨組織的創建者和農民運動的主要領導者——黃學增烈士的家鄉。2022年,墩文村被評為遂溪縣“紅情綠意藍韻”八大美景之一。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關於2024年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鎮(創先級)名單第四批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單的公示,遂溪縣樂民鎮墩文村擬獲評第四批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烈士故居紅色旅游升溫
廣東南路第一個具有共產主義理想的革命組織“雷州青年同志社”成立及活動遺址、廣東南路最早的農民運動大會遺址、廣東南路最早的農民武裝暴動遺址、斜陽島武裝陸上指揮中心遺址……在村中行走,一系列豐富的紅色革命文化旅游資源讓人目不暇接,仿佛穿越回了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歷史的厚重感扑面而來。
黃學增事跡陳列館內,導游正在向游客講解館藏文物背后的紅色故事,一旁參與研學活動的孩子們全神貫注地聆聽著。黃學增1922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組織,是大革命時期的廣東省四大農運領袖之一,也是土地革命時期廣東西江和海南島紅軍、蘇維埃的創始人之一。
1962年,廣東省民政廳劃撥專款,遂溪縣委、縣人民政府在黃學增家鄉墩文村修建“黃學增紀念亭”,當時黃學增紅色革命遺址主體建筑隻有黃學增烈士紀念亭。
1985年,黃學增烈士紀念亭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遂溪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被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評為湛江市黨史教育基地﹔2013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201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樂民鎮政府大力推進黃學增紅色教育基地建設。基地已於2019年7月1日全面對外開放,主要建筑有黃學增烈士紀念亭、黃學增事跡陳列館、黃學增紀念廣場等。其中,紀念亭為庭院式建筑,磚瓦結構,綠色琉璃瓦面,四周有走廊,周圍綠樹成蔭,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亭內陳列黃學增塑像及其成長和革命斗爭歷程。
黃學增紀念廣場佔地面積約1.14萬平方米,分為“南路革命”主題群雕展覽區、紅色文化學習游園區、“紅星”主題雕塑觀展區、濱水休憩區等四大功能區。此外,墩文村內還建有黃學增文化科技大樓、墩文文史館等配套服務設施。
如今,黃學增的革命事跡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自黃學增紅色教育基地開放以來,前往參觀游覽和學習的游客、社會各界人士、學生等絡繹不絕。
打造藍色濱海旅游空間
“我們早上帶孩子參觀了黃學增紅色教育基地,中午嘗了這裡的海鮮,特別鮮甜。”游客李女士對墩文村贊不絕口。瀕臨北部灣,長達4.2公裡的海岸線,賦予墩文村豐富的海洋資源,花蟹、對蝦、花螺等海產品馳名遂溪,深受游客喜愛。
據村干部介紹,墩文村現有花蟹收購散裝點10個,年可收購產量60萬公斤,產值達6000萬元﹔海蜇加工場3間,年產值達800萬元﹔對蝦、石斑魚、花螺養殖塘近1500畝,年產值達3億元﹔對蝦苗孵化場2間,年產值近6000萬元。
除了鮮美的海產品,墩文村還坐擁豐富的濱海旅游資源。綿長的海灘上鋪滿柔軟的沙子,每到節假日,便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日出日落、野炊、開展沙灘體育活動。此外,游客還可以乘船出海游玩、享受垂釣等樂趣。
根據《北部灣旅游新區總體規劃(2023—2035年)》,遂溪擬總投資14500萬元,打造“學增故裡紅色文化村”。以黃學增故居作為發展基礎,聯動濱海區域,通過開發海洋空間,形成以黃學增紅色旅游為核心點、鄉村田園為觀賞點、濱海空間為體驗點的旅游體驗支線,打造“紅色學習+黨建培訓+田園休閑+濱海娛樂”特色項目。
當前,依托黃學增紅色教育基地,墩文村正積極打造研學教育、親子樂園、濱海休閑健康養生等特色項目,讓游客融入當地民俗風情,體驗漁民的日常,趕海打漁,田間農耕,提升游客體驗感。
2023年籌建的黃學增紅色大講堂,擬投資800萬元,建成一幢四層,建筑佔地面積420平方米,集研學、講課、吃宿一體的大講堂,項目爭取2025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同時,墩文村充分利用農戶閑置的房屋進行民宿、酒店改造,並在紀念公園、文化樓周邊規劃設置自駕游、房車露營地設施、紅色服務站等,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激發鄉村活力,為旅游業蓬勃發展注入源源動力。
下一步,墩文村將借鑒全國各地紅色旅游村的成功實踐經驗,將紅色資源與濱海、農田、林業和人文資源等有機結合,構建以南路農民運動為主題的“南路紅旅大景區”和“綜合性主題體驗區”,構建多元化旅游產業,樹立墩文村獨特的“南路文化”品牌。
南方日報記者 林日清
通訊員 鐘茵 王思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