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劉經南:陽江風力資源助力大灣區綠色能源發展,北斗技術創新引領產業升級

2024年11月16日11:00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陽江11月16日電 (寧玉瑛)11月16日,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綠能產業科技創新分論壇在廣東陽江海陵島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原校長劉經南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詳細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能源發展的戰略地位,特別是陽江地區的風力資源優勢和技術創新對綠色能源產業升級的重要作用。他強調了技術創新,特別是北斗技術在風力發電和電網管理中的應用,提出了一系列提升綠色能源產業智能化、高效化發展的策略和願景。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原校長劉經南。人民網 何善福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原校長劉經南。人民網 何善福攝

廣東頻道:請您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在綠色能源發展方面承載著怎樣的戰略地位,以及綠色能源發展對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何具體作用?

劉經南: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世界上著名的灣區之一,在綠色能源發展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然而,珠江兩岸本身的資源稟賦有限,因此需要向周邊地區拓展,特別是東西兩翼。陽江地區因其優越的風能資源和地理位置,成為大灣區綠色能源發展的重要區域。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建設的不斷發展和人員交流的增多,對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長。陽江地區憑借其在風能資源、儲能以及產業集聚等方面的優勢,承接了大灣區對綠色能源的巨大需求,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動力。

除了陽江地區,汕頭一帶也具備良好的風力資源。太平洋季風和印度洋季風的影響,使得該地區常年風能穩定,具有良好的開發潛力。

此外,中國在風力發電技術和裝備方面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中國的風力發電裝備已在全球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這將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綠色能源的長遠發展。

廣東頻道:陽江市在清潔能源布局、多能互補發展等方面已有一定經驗。請您談談技術創新在陽江綠色能源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陽江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綠色能源產業升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劉經南:技術創新在陽江綠色能源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陽江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但要將其轉化為高效、穩定的綠色能源,離不開技術創新。

風力發電是一個產業鏈很長的產業,需要面對台風等災害的影響,因此要實現長期穩定連續的發電,需要依靠自動和智能化的推動,例如通感一體、能源一體化建設就是創新的風力發電建設模式。

風力資源和災害如台風等都具有時空分布的特點,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以解決時間空間問題,因此在風力發電產業中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北斗技術本身是一個通導遙一體的技術,可以在風力資源的建設過程中提供時空位置賦能和時空信息數據賦能,成為風力發電的基礎設施。

此外,在風力發電的建設和運維過程中,海上風電不像陸上風電那麼方便,存在人力資源和裝備資源的風險。因此,需要對海洋資源和風力資源之間的互動關系、失控關系有清晰的認識。通過北斗技術與通信、5G等技術的結合,可以實現風力發電全鏈條的智能化,走出一條創新之路。

廣東頻道:衛星導航技術在綠色能源發展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請您談談衛星導航技術在綠色能源發展中的應用前景,以及如何通過衛星導航技術提高綠色能源的智能化、精准化管理水平?

劉經南:衛星導航技術在綠色能源發展中確實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我們國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領先地位,它能夠為綠色能源的發展提供精准的時間和空間信息支持。

首先,北斗可為風力發電提供時空位置賦能和時空信息數據賦能,成為風力發電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通過與通信、5G等技術結合,北斗可實現風力發電全鏈條的智能化,包括建設前期、中期及運維管理等方面。

其次,北斗提供的高精准時間標准可改進現代能源的運輸和運轉方式,如輸電、配電方式。北斗可將時間精度提升至一微秒甚至零點幾微秒,有助於電網電壓更穩、電流損耗更小。

總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綠色風力發電產業的結合具有廣闊前景,有助於推動風力發電產業的智能化、高效化發展。

(責編:寧玉瑛、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