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小切口” 融合“大格局”
澳門新街坊 樂居在橫琴

前不久,位於橫琴“澳門新街坊”商業街的中國銀行橫琴澳門新街坊支行正式對外營業,提供品類齊全的智能服務,讓澳門居民能夠在各類智能設備上輕鬆便捷地開立賬戶、社保卡等,同時還基本涵蓋了各類對公對私金融服務。作為境內首家且唯一一家進駐新街坊的金融機構,中國銀行以金融力量進一步助力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
早在新街坊支行開業前,中國銀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行就已創新推出為首批澳門居民購買“澳門新街坊”項目商品房的首期款提供外幣收結匯服務和跨境人民幣便利化結算服務﹔落地全國首筆“澳門居民—澳資企業”數字人民幣住房按揭貸款業務,從金融服務角度增強了澳門居民在合作區生活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家住“澳門新街坊”的澳門居民何女士開立了個人賬戶和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在房產項目銷售中心認購后,可以在澳門直接匯款給內地銀行完成相關流程,資金當日就可以到開發商賬戶,大幅縮短了購房耗時。”如今,家門口又多了一家中國銀行網點,對何女士而言,無疑更加方便了。
開展澳門居民代理見証開戶試點、推動澳門移動支付工具在合作區使用、推進跨境人民幣全程電子繳退稅和繳納社保費、擴大澳門單牌車跨境停車無感支付覆蓋面、拓寬數字人民幣在合作區的使用場景、指導銀行優化琴澳兩地務工人員的薪酬匯劃結算服務……合作區在民生領域的金融創新不斷取得新進展。
在橫琴工作的澳門居民和內地職工一樣,可以參加橫琴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享受各類社保待遇。這為澳門居民在橫琴創業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真健康(廣東橫琴)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張昊任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澳門人,2023年,張昊任將企業總部搬到橫琴,並入選合作區首批“上市后備企業”。
“乘著合作區建設的東風,越來越多的澳門居民選擇在橫琴工作、生活。可以說,橫琴為澳門居民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對於未來,張昊任信心滿滿,她期待在琴澳兩地推動更多國際先進醫療技術引進轉化落地,也為澳人澳企在橫琴創業、發展提供更多有益經驗。
與張昊任一樣,灣谷科技研究(珠海)有限公司創始人黃茵也是懷揣夢想扎根合作區的澳門人。黃茵不僅在橫琴創辦了公司,還在“澳門新街坊”認購了一套面積約130平方米的房子。
“澳門新街坊”是內地第一個專門為澳門居民打造的綜合性民生項目,集居住、教育、養老、醫療等功能於一體。歷時3年,備受關注的4000個住房單位建成,學校、長者服務中心、家庭社區服務中心、商戶等相繼入駐,衛生站和澳門政務24小時自助服務中心也將陸續啟用。一個居民生活圈,由粵澳合作打造,運作模式和保障體系均用澳門標准,這一切都是全新的探索。
今年9月,“澳門新街坊”項目的教育配套設施——濠江中學附屬橫琴學校正式開學,配套的中學正加快建設,未來將提供從幼兒園至高中的“一條龍”教育服務。這段時間,黃茵正忙著裝修橫琴的新家,未來計劃搬進新街坊,也想讓孩子以后就讀新街坊的學校。“在橫琴我找到了家的感覺。”黃茵說。
合作區以“澳門新街坊”這樣的“小切口”推動民生融合“大格局”,不斷增加琴澳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截至今年6月,在合作區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超1.5萬人,同比增長18.8%﹔在合作區就業的澳門人數超5000人,同比增長18.2%。
隨著琴澳融合程度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人“工作在橫琴,生活在澳門”,或者“工作在澳門,生活在橫琴”,書寫著一個個精彩的琴澳“雙城”故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