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蔡司光學:以整合助推技術創新 以溝通賦能國民眼健康

寧玉瑛
2024年08月16日19:20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8月8日至12日,第二屆蔡司光學科技特展於廣州塔舉行。本次展會以“你所見的,不凡如你”為主題,通過互動展示、沉浸式體驗和專家講座,從微觀、自然景觀和宏觀等視角,全面呈現眼健康管理新發現和前沿光學科技成果。

“蔡司基本的DNA,是精准、創新和社會責任感,這三者相輔相成。”近日,蔡司光學中國區總裁兼董事長彭偉博士接受人民網採訪,圍繞眼健康管理做出分享,並進一步介紹了蔡司的發展理念和創新方向。

蔡司光學中國區總裁兼董事長彭偉博士。涂妍攝

蔡司光學中國區總裁兼董事長彭偉博士。涂妍攝

記者:蔡司光學科技特展是蔡司首個面向公眾舉辦的大型科技體驗展,請問舉辦該展覽的初衷和目的是什麼?

彭偉:蔡司提出了“積極預防、全面管理、精准校正”的概念,如何讓這一概念走出行業范疇,為社會各界接受和理解,蔡司一直在思索和踐行中。

過去幾十年間,我們聚焦在產品研發和行業交流方面,很少跟消費者直接對話。我們也一直在思考,要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跟消費者溝通。最早我們通過數字平台、各類媒體與消費者間接接觸。但是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試,試和體驗很重要。蔡司光學科技特展希望通過沉浸式的體驗和各類科普講座,架起蔡司與公眾溝通互動的橋梁,讓大家通過良好的體驗,看見更美好的世界,提升眼健康管理的認知。打造眼健康領域的標杆型特展,持續倡導公眾對眼健康的關注。

記者:從布展規劃來看,蔡司光學希望人們在不同場景都能看清看好,目前蔡司光學為了這一目標都做了哪些?

彭偉:一直以來,蔡司以“讓人們在不同場景下生活得更加愉快、更加健康”為己任,致力於提供具有個性化、功能性的產品,為在不同場景下的、不同的人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比如,人們在強光下面滑雪、海邊沖浪、騎行時的狀態與平時工作學習時是不同的,這表現出不同場景下的差異﹔在閱讀時,有人眼睛轉動,有人頭轉動,這表現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有差異就有不同的需求。根據消費者需求,蔡司要設計出解決方案,並不斷創新和改進。

另一方面,現在青少年的近視率較高,因此蔡司提倡大家進行積極預防。近年來,蔡司從視力健康管理的角度做工作,推出了一系列定期監測視力的解決方案和相應的設備和儀器。同時對家長做出提醒,讓孩子有更多的室外活動,要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等,從多方面進行積極預防。

記者:這次科技特展的主題的是“你所見的,不凡如你”,怎樣理解這個主題的概念?

彭偉:每個人都有非常獨到的一面。比如說,面向青少年的近視管理,我們倡導的戶外鍛煉、監測自己的視力發展進程等等,是希望大家去發現自己最光彩的一面,不斷去創造和保持獨特的自己,每一個你皆為不凡。我們希望能夠與消費者產生共鳴,調動公眾對視力健康管理的意識,更加“看清、看好”這個世界。

記者:蔡司提出終身視力管理,在您看來科技賦能國民眼健康管理意識的提升,主要有哪些實踐路徑?

彭偉: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的健康意識也逐漸提高,這要求我們行業要更加積極主動了解市場變化。比如,目前的穿戴設備越來越多,人們的視力甚至聽力等其它感官,都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基於變化與影響的種種聯系,未來蔡司產品的“視野”也逐漸從視覺拓展到更多感官。

在服務模式方面,以前是點狀服務。比如,過去我們針對近視問題,會通過配眼鏡來解決,這是點狀服務。如今,是終身視力健康管理。蔡司關注前期預防,並且可以對消費者進行長期視力監測,關注消費者身體各方面的變化,以此來推動開發一系列檢查設備和產品等,真正實現終身視力健康管理服務體系的完善。

記者:您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它在蔡司光學的發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彭偉:新質生產力的“質”是指質量要達到了一定高度,“新”就是代表著企業對市場的敏感度、執行力和通過不斷試錯去糾正和學習的能力。對於蔡司來說,新質生產力不僅體現企業在產品解決方案上的能力與創新,還體現在企業的動態管理與文化方面。

從“看見”到“看好”,從傳統眼鏡店到呵護市民健康的診所……一直以來,蔡司保持“空杯”心態,以隻爭朝夕的精神,了解人們不斷增加的需求,快速找到解決方案推向市場。接下來,蔡司將繼續以新銳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助力行業進步和產業發展。

記者:蔡司從1957年首次進入中國市場到根深葉茂發展至今,蔡司目前在中國的發展情況如何,接下來有怎樣的規劃?

彭偉:蔡司進入中國很長時間了,我們堅定不移地在中國發展。在公司文化層面,我們秉持“雖是外企,但根植中國”的理念,扎根中國本土,以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為目標。比如,蔡司最早把生產樹脂鏡片的工藝帶到了中國,以國內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做進一步發展。

1995年,蔡司光學在廣州起步,在過去二三十年當中,我們在這裡生根發芽,見証了這個產業、這個行業巨大的變化。現在,蔡司已經在廣州打造了世界范圍內高集成度的生產體系和管理體系,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視光生態圈,覆蓋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銷售等全流程。

(責編:寧玉瑛、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