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驚喜!紅耳鵯(bēi)筑巢,選中野保專業學生

寧玉瑛 朴馨語
2024年05月16日08:36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宿舍“長鳥”遇到野保專業學生,是怎樣一種體驗?近日,一對國家“三有”保護鳥類紅耳鵯(bēi)夫婦飛進華南農業大學泰山區11棟608宿舍的陽台,在晾衣架上筑巢育雛。巧合的是,這間宿舍住著的4名男生,正是來自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長隆班”(以下簡稱“野保專業”)的2023級同學沈秋辰、史騏毓、王春翔和石家偉。

出現在宿舍陽台上的紅耳鵯。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出現在宿舍陽台上的紅耳鵯。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從左至右依次為史騏毓、石家偉、王春翔、沈秋辰。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從左至右依次為史騏毓、石家偉、王春翔、沈秋辰。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據悉,紅耳鵯繁殖季為每年的四至八月,男生們猜測,因雨季來臨,紅耳鵯急於繁殖,匆忙選擇在宿舍陽台筑巢。

“當時我們准備收衣服,一隻紅耳鵯突然攻擊般飛來,仔細看才發現衣架和衣服之間藏著鳥窩。”史騏毓回憶當時的情景,“很驚喜,紅耳鵯在野保專業的宿舍落腳,有種被它們選中了的感覺。”更讓男生們激動的是,巢內還有兩顆預示著新生命到來的鳥蛋。

紅耳鵯幼鳥。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紅耳鵯幼鳥。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為了讓紅耳鵯一家四口把日子過好,男生們著實體驗了一把“為人父母”的感覺。雖然四位男生學的是野保專業,但此前並沒有太多近距離接觸野生鳥類的經驗。沈秋辰迅速將這一發現分享到學校的“愛鳥群”,了解到“紅耳鵯的警覺性強,若感到被人類打擾,棄巢率極高”后,宿舍四人商議要和紅耳鵯保持距離。同時,他們還學習救助落巢、被遺棄幼鳥的相關知識,以防萬一。

陽台是晾晒衣物、洗漱的必經之地,但很快,男生們就找到了與紅耳鵯和諧共處的秘訣:盡量減少日常去陽台的頻率、將衣服晾在宿舍裡面、趁著親鳥出門覓食時快速洗漱……漸漸地,紅耳鵯一家安心地在宿舍陽台“住”了下來,還有閑情逸致放聲歌唱。“或許我們也和紅耳鵯形成了某種默契。”王春翔笑稱。

為確保紅耳鵯順利孵化、育雛,四位男生大量搜集資料,成功預判了小鳥的出生時間。當小鳥破殼而出,沈秋辰趁親鳥外出覓食的短暫空檔,將紅外相機綁在晾衣杆上,記錄下了幼鳥出巢、展翅的生動畫面。史騏毓不禁感慨:“有種自家孩子終於學會走路的喜悅感!”

兩隻小鳥站在水管上。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兩隻小鳥站在水管上。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幼鳥孵化后,親鳥的警覺性增強,開始限制男生們的靠近,還將鏡中的自己當作威脅,發出攻擊性的鳴叫。於是,男生們緊閉陽台門並細心拉上窗帘,給予紅耳鵯一家四口足夠的空間。

盡管小心翼翼,但“沖突”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日,王春翔趁親鳥外出,想悄悄收下陽台一旁的衣服時,晾衣杆的接近讓幼鳥受驚飛散,察覺到異常的親鳥迅速返回並帶著幼鳥飛離。自此,紅耳鵯一家再未歸來,留下的鳥巢成了男生們回憶紅耳鵯一家的紀念品。

紅耳鵯一家留下的鳥巢。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紅耳鵯一家留下的鳥巢。華南農業大學供圖

與紅耳鵯共處的時光,讓四位野保學子受益良多。“我從未與野生鳥類有過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也深刻領悟到,對於野生動物而言,不被打擾就是它們最大的幸福。”沈秋辰說。“親眼目睹親鳥帶領幼鳥飛翔使我更加堅信尊重自然、珍愛生命是‘野保’學子應有的態度。”石家偉表示。

(責編:寧玉瑛、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