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投身博物館事業的年輕人

本報記者 施 芳 姚雪青 張丹華
2024年04月14日12:1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王申(左)通過石膏鐘翻模給小學生講解古鐘鑄造技術。受訪者供圖

朱曉雪在查看展線文物狀況。井 然攝

胡中亞(左)與策展組成員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討論陳列文物。吳 超攝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博物館,承載的是歷史記憶,傳承的是綿長文脈。近年來,在博物館品質提升、策展、文物保護等方面,年輕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博物館事業發展注入青春活力。記者採訪了幾位投身博物館事業的年輕人,聽他們講述自己的奮斗故事。

——編 者

王申:

“講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

“古鐘種類很多,按照使用場合和用途可分為更鐘、朝鐘、壇廟鐘……”在北京大鐘寺古鐘博物館“古韻鐘聲”基本陳列展廳,王申講得投入,身旁的觀眾聽得專注。

王申今年32歲,是博物館的業務部副主任,已經在這裡工作了近10年。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是收藏、展覽、研究中國古代鐘鈴類文物的專題性博物館,由於展品相對單一,觀眾參觀時經常走馬觀花、一知半解,甚至提不起興趣。

“講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王申深有感觸。在撰寫“古韻鐘聲”基本陳列的講解稿時,他查閱了100多篇文獻,深入挖掘文物故事,3萬多字的講稿修改了10余遍。在“閱古鐘林”展廳裡,有一口閣院寺鐵鐘復制品,又名“飛狐大鐘”。王申查閱了《遼史》《廣昌縣志》等資料,發現這口大鐘出自河北淶源(舊稱廣昌),地處古時“太行八陘”之一的“飛狐陘”,當地道路奇險,人們形容僅飛狐可過,所以有“飛狐陘”之謂。講解時,王申從鐵鐘的鑄造工藝和用途,講到“飛狐大鐘”的名字由來,觀眾們興趣盎然。

作為講述人,王申先后參與《這裡是北京》《鎮“澱”之寶》《文物裡的北京》等節目的錄制。在一次博物館日直播活動中,觀眾達百萬人次,更多人得以了解中國古代鐘鈴文化。

古鐘鑄造既是金與火的技術,也是形與聲的藝術。一口造型精美、聲音純淨的古鐘融合了古代材料學、化學、物理學、聲學、美學等多學科成果。王申與同事一起為青少年精心設計“鐘鈴之聲”課程,通過找一找、敲一敲、數一數等10個環節,激發小觀眾探索鐘鈴文化的興趣。聆聽永樂大鐘等不同鐘鈴的聲音、學習用羊角編鐘演奏一首曲目、觀察不同地域古鐘的造型差異、動手制作一個石膏小鐘……活動一經推出,就深受青少年歡迎,預約名額經常“秒光”,博物館裡出現了難得的火爆場面。

要講好文物故事,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王申和同事通過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實地調研,收集京津冀地區古代鐘鈴文物信息近萬條。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覺生寺古建筑群建立,但目前關於覺生寺的研究比較少。王申和同事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查閱了大量史料,抄錄檔案資料1000余份、數十萬字,先后參與了“關於大鐘寺古鐘博物館館舍(覺生寺)歷史功能研究”“覺生寺古建筑彩畫研究(第一期)”等課題,為覺生寺古建筑群的保護與利用奠定了基礎。

明永樂青銅大鐘是鎮館之寶,上面有很多銘文。王申參與的課題組在對永樂大鐘進行研究時,由於大鐘體量巨大,鐘樓內空間狹小,大型設備無法進入。加之鐘架與建筑梁架縱橫交錯,造成部分銘文遮擋,影響圖像採集。

“我們想了很多辦法,利用不同高度的梯子、可移動腳手架以及不同功能的攝像鏡頭,成功採集大鐘全部銘文圖像3000余幅。”王申說,經過研究,大家發現銘文內容與傳世版本存在差異,還有正俗字混用等現象,填補了相關研究的空白。

朱曉雪:

“博物館展陳不應是冷冰冰、教條式的,而應是活生生、有溫度的”

用紅、黑、黃3種顏色的水筆,在幾十頁厚的策展文本上一字一句修改調整﹔打開電腦,撰寫“文物商借函”,發往兄弟博物館,更新文物清單……眼下,江蘇南京市博物館綜合業務部副主任朱曉雪,正在為即將於今年7月正式展出的“南北朝歷史文化特展”做准備。

1988年出生的朱曉雪,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牽頭策劃這項特展也與她的專業有關。“從漢到唐,中華文明發展到了一個高峰,這是通過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兼收並蓄、融合互鑒而來。其中,南北朝歷史時間較短,不被大眾熟知,但對六朝古都南京、對中華文明發展都有著深遠影響。”朱曉雪說,舉辦展覽的目的就是讓這段歷史更好地“被看見”。

學生時代的朱曉雪就是個愛看展的姑娘,在她看來,“博物館展陳不應是冷冰冰、教條式的,而應是活生生、有溫度的,成為連接參觀者與歷史文化的橋梁”。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她深入學習了《魏晉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輯叢》《北魏平城時代》《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等學術專著,在提升自身積累的基礎上不斷修改策展文稿,刪除了一些“板著臉”的部分,代之以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內容。

什麼樣的文物合適展出?“計劃展出近200件文物,南朝展品依托南京出土的近百件文物,北朝展品要去各地商借。文物和文字不能是‘兩張皮’,文物和文物之間、文物和文本之間要能‘對上話’,讓參觀者穿越時空、觸摸這段歷史。”朱曉雪忙碌的另一件事就是文物商借。要知道這個主題下有哪些文物、分別在哪裡、有沒有在展出等,需要策展人不僅從博物館的圖錄中搜集展陳信息,還要從訂閱的學術期刊上了解它們的前世今生。

為了講好文物故事,朱曉雪查閱考古信息,“看中”了一組南朝畫像磚,最初以為在常州博物館,經過追蹤,發現在常州市武進區博物館。“這件文物具有鮮明的南朝地域特色,展現了南朝時期中華文明的傳承與創新。我們已寫好了商借函,計劃近期前往溝通,但也做好了准備——還有備選方案,以館內同類型的文物替代。”朱曉雪說。

在南京市博物館,剛剛舉辦過的“中國龍——甲辰年賀歲展”,也是朱曉雪和同事們一起策劃的。生肖展是各博物館“春節檔”的常見主題展,怎樣在同台競技中更勝一籌?朱曉雪的秘籍是“新”。

首先,文物是“新”的。“我們立足館藏,挖掘很少露面或從未展出的文物,讓庫房中沉睡的文物活起來。”朱曉雪說,光有展品還不夠,吸引年輕人的創意來自於蘊含巧思的互動環節:序廳醒目位置有個“生肖大轉盤”,將十二時辰與十二生肖排序的傳說對應起來,讓不同屬相的參觀者都有體驗感﹔展廳中還設置了“翻板裝置”,上面畫著與龍的各部位相似的動物,例如龍角像鹿、鱗片像鯉魚、爪子像老鷹,小朋友們將翻板翻過來就完成了龍的拼圖﹔尾廳中還設有年輕人喜愛的“蓋章打卡點”,設計師打造了龍年圖文印章,供游客印在展廳貼紙上表達新春祝福,也可以印在筆記本上帶回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尾廳中有一面“尋龍記”的主題照片牆,上面是博物館中的“龍”——這座博物館本身就是古建,屋頂上的吻獸、大門上的鋪首、八字牆上的磚雕等,都有滿滿的“龍”元素,等待參觀者探索、發現。“通過這個‘彩蛋’,展陳從展廳裡延伸到展廳外,增強了青少年與博物館的鏈接。”朱曉雪自豪地說,賀歲展期間的觀眾量比預期增加了60%,博物館迎來開門紅。

在朱曉雪所在部門,平均年齡34歲的策展人不斷用自己的創意激活博物館展覽的新意。去年,南京全市博物館參觀人次超過3000萬。“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人愛上博物館。”朱曉雪說。

胡中亞: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豐富、立體的形式廣泛傳播”

“通過史前玉器,我們了解了先民們的精神世界。可你知道嗎,這些玉器還是破解史前社會運轉之謎的鑰匙呢。”點開陝西歷史博物館微信公眾號,打開“聽小姐姐講美玉”系列音頻,胡中亞優美清晰的聲音從手機中傳了出來。

畢業於西北大學考古學專業的胡中亞今年35歲,是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員、科研工作部副主任。近幾年,胡中亞作為關鍵成員參與了陝西歷史博物館策劃實施、展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早期中國”系列展覽。

2001年啟動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經過20余年持續不斷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實証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1萬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

為了把如此宏闊的史前文明進程通過展覽的形式全面、深入、多維地呈現給公眾,在前輩的帶領下,胡中亞參與策劃了“早期中國”系列展覽,通過“彩陶·中華”“玉韞·九州”“吉金·中國”3個展覽中的彩陶、玉器、冶金三重視角,依次解讀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偉大進程。

“我所在的內容設計組,主要工作是撰寫展覽大綱文本,內容包括參展文物的選擇、展板上的文字和圖表等。”胡中亞說。展覽大綱經過考古、陳列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多輪論証后最終敲定。之后,胡中亞需要根據大綱准備文物、招標展覽設計公司、聯系文物運輸公司。

為擴大展覽的傳播和影響力,胡中亞和同事們還配套策劃了學術、教育、文創等豐富的子項目。比如,在對相關展覽主題進行深度解讀時,她根據展覽大綱中涉及的細節問題,先后邀請了學界近40位頂尖學者。為了讓觀眾不僅能看還能聽,展覽開始后,胡中亞就和團隊裡的小伙伴們一起撰寫音頻文本,“希望可以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系統地將彩陶、玉器的文化內涵闡釋給聽眾。”最終,她們在展期推出了12期“聽小姐姐講彩陶”和10期“聽小姐姐講美玉”系列音頻。

胡中亞喜歡用“歷史文化的擺渡人”來定義所從事的工作。“博物館具備以文物為中心的獨特教育資源,我們要利用好這個寶貴資源,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豐富、立體的形式廣泛傳播。”胡中亞說。

版式設計:張芳曼

(責編:寧玉瑛、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