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兩條全新指廊,正式投運!

2024年01月01日08:06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據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消息,2023年12月31日,白雲機場東四西四指廊正式投運。新增的兩條指廊各項設施全面升級,實現原本T1、T2兩座航站樓的貫通,這意味著旅客可以更方便地一次性通關轉機。據生產快報顯示,白雲機場2023年累計接送旅客突破6300萬人次,提前“鎖定”年旅客吞吐量榜首位置,實現全國“四連冠”。

投運儀式現場。富嘉俊攝

合體——

全球最大單體航站樓誕生

據介紹,位於T1、T2航站樓之間的白雲機場東四西四指廊工程是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投運儀式上,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運行總監潘健表示,新投運的兩條指廊的運行效率和綠色指標都屬於世界領先水平,為白雲機場航班安全運行、航線業務增量擴充了保障資源,也將為旅客帶來更多便捷、智能、舒適的出行體驗。

兩條全新指廊以協調統一兩個航站樓的整體立面效果為前提,外立面造型延續T2航站樓現代、簡潔的設計風格。白雲機場東四西四指廊南面與T1航站樓相接,北面與T2航站樓相接,南北分別長507米,東西分別長256米,呈“T”字型,兩座航站樓“牽手”后,形態宛如一艘破浪北行的龍舟,合攏后的白雲機場航站樓總面積達到156.10萬平方米,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單體航站樓。

全新指廊帶來優質出行體驗。富嘉俊攝

東四、西四指廊整體用地內設有候機指廊、機坪、綜合管廊、陸側停車場等建筑。其中,東四指廊為國際指廊,西四指廊為國內混流指廊。啟用之后,白雲機場將新增登機口35個,近機位25個,白雲機場現有航站樓使用面積及效率大幅擴大,運營能力得到提升,可以更好地滿足旅客的需求,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體驗。

在功能方面,東四西四指廊在設計之初就大量融入了智能建筑設計,建有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登機橋及橋載設備監控管理系統、能源計量系統、電力監控系統、建筑設備集成管理系統等,高度適配白雲機場打造“運行一張圖”“安全一張網”“出行一張臉”、建立領先技術架構的數字化轉型規劃。

貫通——

旅客中轉體驗未來更“絲滑”

新指廊建筑最高點高度34.3米,候機區超高的挑高,加上視野開闊的超大落地玻璃和電動遮陽百葉,顯得空間十分寬敞明亮。樓內配置全新標識標牌,休息等候區內配置了吧台式桌椅、超3000張可充電座椅、14台智能旅客指引PISS機、童趣氛圍十足的母嬰休息室,巧克力色的商鋪設計大氣時尚……設施與裝潢相得益彰,整體指廊流程簡捷、導向清晰、空間舒適、設施豐富、體驗多樣,為旅客帶來愉悅的出行體驗。

全新指廊帶來優質出行體驗。富嘉俊攝

新指廊不僅設施先進、設計美觀,更在於建成之后貫通了白雲機場原有的兩座航站樓。白雲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東四西四指廊將作為T2航站樓的候機指廊使用,旅客的進出港值機及中轉旅客手續辦理可在T2航站樓完成,東四西四指廊與東五西五指廊“無縫連接”。

據了解,在后續規劃中,白雲機場現有航站區還將建設多條APM捷運通道,進一步打通空間,縮短出行距離。同時,白雲機場也將聯合各大航空公司,豐富國內國際各種聯程、跨司中轉的出行產品,從硬件、軟件兩方面入手,優化中轉流程,實現“一站式辦理、一次性通關完成中轉”,讓廣大旅客體驗“經廣飛”的便捷與順暢。

啟航——

客流“四連冠”再出發

潘健介紹,回首2023年,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白雲機場乘勢而上,篤行實干,一路領跑:

——全年接送旅客超6300萬人次,實現國內機場旅客吞吐量“四連冠”﹔

——7月接送旅客604.51萬人次,成為2020年以來國內首個單月客流超600萬人次的機場﹔

——單日接送旅客22.44萬人次,成為2023年國內單日客流第一。

白雲機場堅持錨定“建設世界一流機場”目標。富嘉俊攝

一份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白雲機場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和部署要求的實際行動。2023年以來,白雲機場承接了全國首個入境“免隔離”航班,全國試點恢復旅行社出境團隊旅游業務后首批出境旅游團,以“開局即沖刺”的姿態,聯合航司開拓航線、推廣業務,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航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升內外循環質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務和融入國家、省市新發展格局。

截至2023年末,白雲機場已攜手航空公司新增、恢復、加密國際客運航線超100條。站在“新起點”,白雲機場將錨定“建設世界一流機場”目標,以“再出發”的拼勁干勁闖勁,堅決貫徹落實廣東省“注重發揮好交通先行作用,積極謀劃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重要指示要求,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爭取規模首位優勢,推動客貨兩翼齊飛,為航司、旅客和貨主提供更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自覺扛起世界級機場群建設主力軍的使命責任。(王雅蝶)

(責編:王雅蝶、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